费扬古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比孝献端敬皇后小6岁,在他的脑海中姐姐的印象已经非常模糊,但他却承袭了姐姐办事认真、为人谦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当他的父亲在顺治十四年去世时,13岁的费扬古就承袭了父亲在一年前因女儿被封为皇贵妃而晋升的伯爵。13岁的小伯爵懂得约束自己,在姐姐最得宠的时候,不敢有任何放纵自己的言行,而且抓紧时间学习文韬武略,为将来建功立业奠定基础。

“纱蕊。”

早知道她就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吃饭了啦,听耶和华大人和玉帝唠叨也好,看那些没劲的舞蹈也罢,都好过在这里做苦力耶,真不明白自己好奇心那么重干嘛啊,弄乱了月老的红线,现在不光要把错乱的姻缘改过来,还要把改不掉的想办法让他们相遇,相爱。唉,这个一个现代人,一个古人,穿越吧,穿越吧,据说人界现在最流行穿越了,你们也就跟一次流行吧。黑猫啊黑猫,苦了你了,这个苏苏可是个杀手呢,除了自己的妹妹谁都不会多看一眼的,你可要自求多福啊。

农历腊月,就是十二月,从初一日就开始准备过年。

第一件事:皇帝开笔写"福"字。清代皇帝过年有亲笔写"福"字的习俗。从康熙帝开始,将写好的第一个"福"字,挂在乾清宫的正殿,其余的张贴于等处,有的则赐给王公大臣等人,当时人们以获得"福"字为荣。乾隆二年(1737年),定于十二月初一日,在漱芳斋开笔写"福"字,以后成为常例。皇帝写"福"字很有讲究。毛笔是黑漆笔管,管上刻有金色"赐福苍生"四字。写"福"字多用绢,先涂上丹砂,再绘以金云龙花纹。乾隆年间,曾任礼、户两部尚书的王际华,是一个幸运者。际华,浙江钱塘人,乾隆十年(1745年)探花。在职31年间,得到"福"字24幅,他把这些"福"字加以装裱,挂在厅堂,将厅堂命名为"二十四福堂"。

恭王府花园里今存的大红"福"字,就是康熙帝的真迹。据恭王府管理处刘霞副主任介绍,这个"福"字有五个特点:第一,左偏旁的"示",草书像"才"字;第二,左偏旁的"示",草书又像"子"字;第三,右偏旁"畐"的上半部,草书像"多"字;第四,右偏旁"畐"的下半部"田",草书像未封口,表明疆土无垠,国富民阜;第五,右偏旁"畐"整体看像草书"寿"字--所以,人们联想这个"福"字蕴含五层意思: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清宫当时写的"福"字虽然多,但留存下来的却很少。因此,恭亲王府花园的"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第二件事:大臣献吉祥字画。早在南宋时,就有大臣向宫廷进献吉联、画轴的习俗。清朝官员,更加重视。每年从腊月初一日起,内廷的文臣撰写各宫新年悬挂的椒屏、岁轴,呈皇帝御览之后交内务府,按照吉语内容,绘制景物图画,并在上面题词,做成吉祥字画,向进献张挂。

第三件事:正常听政。

腊月初八后,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腊八相传腊月初八为释迦牟尼成佛日。早在北宋汴梁(今开封)有僧、俗在腊八日,煮果子杂料粥,称"腊八粥",互相馈赠。清朝北京腊八粥,用料为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红枣等,及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仁、松子、葡萄干及红糖等。

放爆竹清宫规定,腊月十九日,始放爆竹。放爆竹之俗,魏晋以前就有记载。相传:西方山中有一种人长尺余,一只足,名叫"山臊"。如果有人触犯了它,就令其冷烧。当地人将竹子放入火中,竹爆声响,山臊惊惧而逃,人们得以消灾免祸。后到宋代,用纸做炮仗,但仍称"爆竹"或"炮仗"。清宫在腊月二十四日以后,若皇帝出宫,每过一门,太监便放爆竹一声,入宫也是这样。爆竹跟着皇帝放。在内廷执事太监、官员,根据爆竹声的远近,了解皇帝的行踪。

封印封印就是把印封存起来,表示放假、不办公了。就是小年之前四天--腊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布告天下,各个衙门,照例封印。宫殿封印,举行仪式:将宝印安放在交泰殿中供案上,设酒果,点香烛,请皇帝拈香行礼,官员捧着宝印出殿,内阁有关官员,到乾清门外,洗拭宝印后,捧入殿内,加以封贮。来年正月,吉日开封。开宝印时,礼仪同前。如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封印,康熙帝不御门听政。午时,康熙帝向太皇太后、皇太问安(《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甲辰)。

封印后,各部院衙门的掌印官员,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谢一岁辛劳。封印之后,京师"万骑齐,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居楼,均无隙地矣"!但是,封印后各衙门休假,一些"乞丐无赖攫货于市肆之间,毫无顾忌,盖谓官不办事也,亦恶俗也"(《燕京岁时记》)。

彩服日腊月二十一日是"彩服日"。上书房"自彩服日,至次年初五日,不入学"(《清宫述闻》),学生开始放寒假。"彩服日"有个典故,唐朝制度官员每十天洗沐,就是洗澡沐浴,休息一天。后来一个月中的三个十天分别称为上浣(huan)、中浣、下浣。所以《燕京岁时记》说:"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放年学,就是今天的放寒假。开学的时间,皇家是正月初六,民间是过了正月十五。大约皇家放年假(寒假)两周,民间放年假(寒假)四周。

祭灶腊月二十三祭灶。祭灶神习俗,历史很久远。灶神来历,先秦已有,传说不一,没有确证。据载:汉武帝初年,大臣以祀灶可化丹砂为黄金,以黄金为器皿可以延年益寿,因而皇帝开始亲自祭灶。祭灶,古时候用黄羊。据《后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有一个人叫阴子方,因杀黄羊祭灶,后暴,成巨富。这个习俗遂沿袭下来,但普通百姓家做不到。民间祭灶,用南糖、关东糖、糖饼等。为什么用糖呢?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说好话。元代王恽谓:岁末二十四日诸神上天,家人如设供祭灶,灶君上天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可为隐恶扬善,所以祭灶都用糖,以甜其口、以粘其口。民间谚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完之后,将灶神像揭下焚烧。到除夕接神时,再供奉新灶神像。这一天,鞭炮极多,俗称"过小年"。

清朝宫中祭灶与北京民间一样,在腊月二十三日。所不同的是:其一,地点。在坤宁宫煮祭肉的大灶前。其二,贡品。祭灶神时,要设供案、奉神牌、备香烛,摆供品,供品共33种,并由南苑猎取黄羊一只,使用由盛京(今沈阳)内务府进贡的麦芽糖(关东糖)。其三,帝后分别主祭。汉族祭灶神,禁妇女主祭(《燕京岁时记》)。清宫祭灶神时,皇帝、皇后等先后到坤宁宫的佛像前、神龛前、灶神前拈香行礼。皇帝礼毕回宫;皇后再行祭礼(《国朝宫史》卷六)。

上灯清宫规定,腊月二十四日,上天灯、万寿灯。这一天,总管内务府大臣率领太监,举着灯进乾清门,将天灯安设在乾清宫两侧的丹墀内,将万寿灯安设在丹陛上。从安设之日起,每晚点燃天灯,到二月初三日出灯为止。自安设之日始,万寿灯每日升灯联,至除夕由内务府大臣率员役换联,并安两廊栏杆的灯。于除夕、元旦、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日上灯,至正月十八日出灯。

宫训图腊月二十六日,清宫按年俗,张挂宫训图。在张挂门神、春联之日,东、西六宫各挂宫训图,赞一份于东、西墙,每图都画历代有美德的后妃故事一则,作为后妃的榜样,至次年收门神之日撤下收藏。各宫所挂的宫训图有:景仁宫《燕姞梦兰图》、承乾宫《徐妃直谏图》、钟粹宫《许后奉案图》、延禧宫《曹后重农图》、永和宫《樊姬谏猎图》、景阳宫《马后练衣图》、永寿宫《班姬辞辇图》、翊坤宫《昭容评诗图》、储秀宫《西陵教蚕图》、启祥宫《姜后脱簪图》、长春宫《太姒诲子图》和咸福宫《婕妤当熊图》。

各宫贴春联春联就是桃符。早在战国时有桃梗(桃木人),晋时为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位神名,或画此二神的像,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后改为在纸上书联语。古之桃梗、桃符都用来辟邪驱鬼,改为联语之后,多为吉祥词句。入腊月就有文人墨客,在书房,在市肆,书写春联,准备过年。祭灶之后,千门万户,粘挂春联,焕然一新。民间或用朱笺,或用红纸,但清朝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燕京岁时记》)。

春联原是中原民俗,清定都北京后,也在宫中挂春联。但满俗与汉俗不同,汉族春联用红纸,宫廷春联用白绢。惟有皇帝所书的"福"字、"寿"字、春联等,凡是赐予亲近臣工的都用红色。这可能与考虑到汉族忌白的习俗有关。我在这里补充一句: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崇尚的颜色是不同的,如殷人尚白、周人尚红、秦人尚黑等,元朝蒙古人尚白,明朝汉人则尚黄。

门神也是中原汉族的古俗。汉代文献记载,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二人,曾在度朔山中桃树下,以苇索缚恶鬼喂猛虎。于是当地县官命以桃人、苇索及画虎陈于门,用来驱鬼,后演变为绘神荼、郁垒二人像为门神。又传说:一天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哭呼号,命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将军戎装立于门外,果然一夜平安无事,于是令画此二人像挂于宫门,后来就成为辟邪的门神。

清宫规定于每年腊月下旬张挂门神,来年二月初三日撤下贮存。清宫年节所挂的门神,为丝绢质,装裱框架,用沥粉贴金或用泥金描画,也有高丽纸画。所画神像,现在故宫尚存的多为将军,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画像。画工精细,制作考究,具有宫廷特色(《故宫辞典》)。

掸尘清宫规定,每年腊月,宫中清扫,大搞卫生。内管领事务处择吉日、吉时通知宫殿监,宫殿监预先奏闻。届日,内管领及员役进"内右门",由"月华门"入乾清宫、坤宁宫中扫除尘土。在扫除过程中,宫殿监率领、太监负责防范照料。十二宫等处扫除事宜,由宫殿监传知各宫太监自办。

得禄每年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等日,在中正殿前设供献,并设冠袍带履等物,皇帝御小金殿。喇嘛184人,手执五色旗旋转,唪护法经。又有喇嘛扮二十八宿神及十二生相。又扮一鹿,众神护而分之。"鹿"与"禄"谐音。这本来是满洲狩猎获鹿的仪式,入中原后变成"得禄"的意思。

打鬼清宫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等日,在中正殿树一个草人(或面人),佛事完毕,众喇嘛将草人出至神武门外送之。这类似古代大傩、逐厉的意思。清宫称作"跳布扎",俗称"打鬼"。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喇嘛36人在中正殿前唪迎新年喜经。

祭祖除夕前一日,早,祭祖。如文献记载,康熙帝在这一天躬诣太庙祭祖,致祭毕,回宫(《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丁未)。祭仪:奉先殿清代列圣(已故诸帝)、列后(已故诸后)合祭于前殿,称祫祭。事先致斋、视牲、书祝版、设乐舞及供品。遣官分别到供奉远祖的后殿和供奉太祖以后各帝后的中殿,告将同时请至前殿行袷祭之礼,并奉祝版、上香、献爵,行三跪九叩礼,是为祗告。并于前殿设好神座。至祭日,日出前七刻,公一人率宗室官八人诣后殿上香行礼后,捧肇祖帝后、兴祖帝后、景祖帝后、显祖帝后神牌,亲王一人率宗室官若干人至中殿上香行礼后,捧太祖帝后及以下各代帝后神牌,依次至前殿,安于神座上。皇帝盥洗就位,祫祭仪开始,读祝词,迎神,乐奏《开平之章》;初献,乐奏《肃平之章》,舞干戚之舞;亚献,乐奏《协平之章》,舞羽龠之舞;终献,乐奏《裕平之章》,舞同亚献;受胙、撤馔,乐奏《咸平之章》;还宫,乐奏《成平之章》,皇帝率群臣最后行三跪九叩礼;送燎,王公二人率宗室觉罗官恭奉各神位还于中殿、后殿。礼成。

赐荷包清宫对蒙古王公的礼节性的习俗。清前、中期,每至岁末皇帝赐蒙古亲王大荷包一对,内装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

京师市民,黄昏之后,合家团坐以度岁。酒浆罗列,灯烛辉煌,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以为乐。及到午夜,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已至来朝,旭日当窗,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矣(《燕京岁时记》)。

二、清宫过年

清宫过年,有人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算,也有人从除夕开始算。真正意义上的过年,是从除夕"请神"开始,到初五"送神"(有的地方初二送神)期间,是为过年。初六日,皇帝要上朝御政,商店要开门营业,皇子要上课读书。我还是从除夕开始说皇家的过年。

除夕农历腊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除夕之夜是过年的一个。下面分着说。

第一,接神。清宫除夕日,皇帝于寅时(早4时前后)即起床,到养心殿的东、西佛堂及宫内其他十多处拈香行礼,出入门有爆竹声相随。是向各处请神佛来宫里过年。民间,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于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燕京岁时记》)。

第二,踩岁。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都撒上芝麻秸等,在上面走,叫做"踩岁",既取"步步高"之吉祥,又含辞旧岁之寓意(《燕京岁时记》)。皇宫里如太后住的慈宁宫等也有这样的习俗。

第三,早膳。每年除夕,皇帝一般不再单独进膳,而与后、妃等人共进早膳。早膳吃什么呢?举一个例子:黄米饭一品,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各一品,燕窝芙蓉鸭子热锅一品,万年青酒炖鸭子热锅一品,八仙碗燕窝苹果脍肥鸡一品,青白玉碗托汤鸭子一品,青白玉碗额思克森鹿尾酱一品,金戗碗碎剽野鸡一品,金戗碗清蒸鸭子、鹿尾攒盘各一品,金盘蒸肥鸭一品,金盘羊乌叉一品,金盘烧鹿肉一品,金盘烧野猪肉一品,金盘鹿尾一品,珐琅盘竹节卷小馒一品,珐琅盘蕃薯一品,珐琅盘年糕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以上共二十一品。此外,皇后、妃嫔等各用帏子条桌,分等摆茶,有绿龙黄碗菜、霁红碗菜等。每桌还有:黄米饭一品,饽饽二品,盘肉三品,攒盘肉一品,银螺蛳盒小菜两个等(《故宫辞典》)。

道光七年(1827年)的除夕,早膳是:"鸭子白菜锅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溜野鸡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炖菠菜一品。"(《清宫档案揭秘》)

第四,晚宴。除夕日,在保和殿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陈中和韶乐、中和清乐于殿檐下左右,陈丹陛大乐、丹陛清乐于中和殿北檐下左右,笳吹、队舞、杂技、百戏待于殿外东隅,张黄幕于殿南正中,设反坫于幕内,尊、爵、金卮壶、勺具备。宝座前设御筵,殿内左右,布外藩王公及内大臣、入殿文武大臣席,宝座左右陛之下,布后扈大臣席,前左右布前引大臣席,后左右布领侍卫内大臣及记注官席。殿前丹陛上左右布台吉、侍卫席,按翼品为序,东西向,北上。殿东檐下为理藩院堂官席,西向,黄幕左右为带庆隆舞大臣、内务府大臣席,东西向。午刻,皇帝御殿,行燕礼、奏乐、进茶、进爵、行酒、进馔、乐舞、杂技、百戏、宴毕谢恩等仪节。帝后及宫眷分别诣太行辞岁礼,皇后及宫眷们到养心殿给皇帝行辞岁礼,宫眷们再到皇给皇后行辞岁礼。

第五,家宴。除夕皇帝的家宴,由后、妃等陪宴。平时,皇帝与后妃等不在一起用膳,除非谕旨蒙召。原因之一是人太多,如康熙四十六年(17o7年)毓庆宫主位3位、大答应7人、小答应22人,共32人。这仅是一宫的位数,如果算上东六宫和西六宫的人数,皇帝普通用膳怎么能全家合膳呢!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皇帝才举行家宴。家宴的宴桌用有帏子的高桌,皇后宴桌摆在皇帝宴桌的左前方,其他妃嫔等位的宴桌依位次分左右两排顺序摆放。陪宴宴桌之上,按后、妃地位之别,分设绿龙黄碗、白里酱色碗、里外酱色碗、霁红碗、唯紫龙碗等,每桌全备。陪宴桌各安绢花,每桌高头点心五品,干湿点心四品,银碟小菜四品(南小菜、青酱菜、"三样"、老腌菜)。

第六,上灯。清宫规定:除夕、元旦及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六天,按例为乾清宫丹陛上的万寿灯点燃蜡烛,称作"上灯"。届时,宫殿监副领侍一人,从乾清门引掌仪司奏乐人、领、太监等,到丹陛上两边排列。营造司领向上,行一跪一叩礼,赞上灯。敬事房、乾清门太监各一名,先点燃标灯,随之掌仪司清乐起奏乐。营造司太监点燃"万寿灯",各处领、太监点燃两厢栏杆灯。正月十八日,出灯。

第七,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称作压岁钱。尊长赐小儿的钱,也称作压岁钱(《燕京岁时记》)。

正旦(初一)

第一,拈香行礼。正旦丑时(2时左右)皇帝起床盥洗、着吉服,在爆竹声中,到养心殿神牌前、天地前,拈香行礼。依次到各处拈香行礼:御花园的天一门、钦安殿、千秋亭、斗坛,东六宫东侧的天穹宝殿、建福宫花园的妙莲花室、凝晖堂、广生楼,乾清宫东庑圣人前、药王前,坤宁宫的西案、北案、灶君前、东暖阁佛前,承乾宫、毓庆宫、乾清宫东暖阁等处,前代帝后御容或神牌前、佛像前,乐寿堂佛前,神武门外迤西大高殿,景山内寿皇殿前代列帝列后御影前。中间穿插其他礼仪,皇后及宫眷等人也大体到以上各处拈香行礼。

第二,元旦开笔。元旦,丑时,皇帝拈香行礼后,在爆竹声中,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开笔。这个习俗始于雍正年间,以后各帝都仿行。其制:每岁元旦子时或丑时,在明窗处桌上设"金瓯永固"杯,内注入屠苏酒,摆设玉烛,亲自点燃,用红漆雕云龙盘,上放一古铜质的吉祥炉,据笔薰于炉上,先蘸朱墨,写吉语数字,后用毛笔蘸墨,再写吉语数字,以祈求在新的一岁里,政和事通。所用笔的笔管皆镌有"万年青管"或"万年枝"字样。现档案中尚存有很多元旦开笔的吉笺。如嘉庆元年(1796年)元旦开笔笺为洒金朱笺,中间一行红字为"嘉庆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万事如意",右行黑字稍小为"三阳启泰,万象更新",左行黑字为"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第三,元旦祭堂子。堂子是满洲祭神祭天的庙堂。在今东城正义路北口,后在今贵宾楼附近。每年元旦,皇帝要谒堂子。寅时(4时左右),由礼部堂官至乾清门奏请,皇帝着礼服乘礼舆出宫。前引大臣1o人,后扈大臣2人。豹尾班执枪、佩刀侍卫2o人,佩弓矢侍卫2o人,扈驾前往。沿途街道清扫,警戒,午门鸣钟,卤簿前导。不参加行礼的汉人百官及外藩蒙古王公台吉等,都穿朝服跪送。导迎乐和鼓吹乐设而不作。至堂子后,皇帝率从祭群臣在圜殿前拜天,行三跪九拜礼,然后出门乘舆,导迎乐奏乐回銮。不参加行礼之百官跪迎,午门鸣钟,皇帝回宫,享奉先殿。

第四,享奉先殿。紫禁城内奉先殿是皇帝祭祖的庙堂。其制:有日献食、月荐新、朔望朝谒、出入启告,遇列先帝、后诞辰,列帝、列后忌辰及各令节、庆典,于后殿上香行礼;遇当朝皇太后、皇帝诞辰及元旦、冬至、国有大庆,则移列帝、列后神位于前殿祭享。如皇帝亲享,须在前三日斋戒,进祝版,宰牲,设中和韶乐及乐舞。皇帝跪,司祝读祝文,皇帝三拜。礼毕,还宫。

第五,皇帝早膳。皇帝元旦祭堂子、奉先殿后早膳。早膳与平日不同,平日帝后分食,元旦则皇后、妃、嫔共进早膳。先上煮饽饽(即饺子),用二号金龙盒一副盛装。再用楠木矮桌,为皇帝摆设拉拉膳热锅一品,珐琅碗菜五品,拉拉菜四品(金盘),鹿尾酱一品,碎剽野鸡一品(金饯碗),攒盘肉一品(金盘),年糕一品,点心三品(俱高盘),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金碟小菜二品,金匙箸、汤膳碗(珐琅碗、金碗盖)。皇后等用里边高桌四张,摆膳五品,拉拉菜七品,攒盘肉一品,点心四品。以上共三十二品。回乾清宫进奶茶,随即到西侧的弘德殿内进吉祥饽饽(吃饺子),其中一个饽饽内包小银锞,放在表面,吃到则吉利。

第六,元旦道新吉、递如意。元旦日,皇帝向各处神、佛、前代帝后像行礼,到太和殿受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朝贺后,到乾清宫或养心殿升座,接受皇后及宫眷分别朝拜,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并接如意。皇后再在本宫升座,接受宫眷朝拜,行三跪九叩礼,并接如意。若有皇太后,则先由皇后率宫眷等到寝宫依次请安、道新吉,皇帝再到寝宫请安、道新吉。后妃宫眷等到各处拈香行礼后,太后再正式升前殿宝座,皇帝率诸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礼,退。皇后再率妃、嫔、宫眷等依次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公主、福晋、命妇等则槛外随从行三跪九叩礼。

第七,元旦写《心经》。乾隆皇帝每年元旦,必书写《心经》一册。另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每月之朔、望亦写《心经》一册,系遵照康熙皇帝的先例。《心经》按通行唐玄奘译本只有26o字,但它是长达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精华。

第八,元旦朝贺。朝贺仪式如下:届日,五鼓,銮仪卫陈法驾卤簿于太和殿前及太和门、午门前。乐部和声署陈中和韶乐于太和殿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北面东西檐下。有司设表案于太和殿内东楹之南,设笔砚案于殿内西楹之南。丹墀内设有铜质品级山,按正、从九品排列,东西各18排,旁有纠仪御史及礼部司官多人,辨定百官朝位。王公百官有立位和拜位。立位南北横排,东西相向,拜位东西横排,一律面北。

王公在丹陛上,其余百官在丹墀内,百官立位在卤簿外,拜位在卤簿内,外国使臣列于西班之末。天将明时,王公百官在午门外集合后,由礼部官员引至立位等候。钦天监官报时后,礼部尚书、侍郎至乾清门,请皇帝御殿。午门鸣钟鼓,皇帝具礼服乘舆出宫,先到中和殿升座。此时,侍班、导从各官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侍班各官先就位。辰时(8时左右),皇帝在中和韶乐声中升太和殿宝座。升座后,乐止,阶下三鸣鞭。鸣赞官赞排班,丹陛大乐奏乐,王公百官从立位至拜位序立。赞跪,皆跪。乐止,宣表官捧表至太和殿檐下正中跪,大学士2人左右跪,展表宣读简短贺词,进表于案。退,丹陛大乐复作。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复原位立。外国陪臣另行三跪九叩礼,复原位立。乐止,皇帝赐群臣及外国陪臣坐。王公由左右门进入太和殿坐,其余百官就立位坐,跪行一叩礼。进皇帝茶,皇帝赐群臣茶坐饮毕,行一叩礼。阶下三鸣鞭,皇帝在中和韶乐中降座,百官按次序退下。

第九,太和殿筵宴。太和殿筵宴是清宫最高规格的最盛大的宴会,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殿内宝座前设皇帝御宴所用桌子。殿内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内外王公、额驸以及一二品大臣等人的宴桌共1o5张。太和殿前檐下东西两侧,陈设理藩院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及中和韶乐、中和清乐。太和殿前丹陛上御道正中,张黄幕,内设反坫(放酒具),丹陛上设宴桌43张,为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内务府大臣及带庆隆舞大臣用。三台下丹墀左右设皇帝的法驾卤簿,卤簿旁东西各设8个蓝布幕棚,棚下设三品以下官员的宴桌。外国使臣的宴桌设于西班之末。太和门内檐下、东西两侧设丹陛大乐及丹陛清乐。筵日,王公大臣穿朝服,按朝班排立。至吉时,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礼服御殿。午门上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皇帝升座,乐止。院内阶下三鸣鞭,王公大臣各入本位,向皇帝行一叩礼,就座后,大宴开始:先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进馔,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之章》;然后进庆隆舞,包括扬烈舞及喜起舞。舞毕,笳吹,奏蒙古乐曲,接着,进各族乐舞及杂技百戏。最后,丹陛大乐作,群臣行一跪三叩礼,中和韶乐作,皇帝还宫,众人退出,宴会结束。

席上,除用四等满席外,还有馔筵。馔筵主要是由宗室入八分公以上爵位者所进献。乾隆三年(1738年)元旦太和殿筵宴,用馔筵21o席,用羊1oo只,酒1oo瓶。亲王12人各进8席,郡王8人各进5席(均羊3只、酒3瓶),贝勒6人各进3席,贝子2人各进2席(均羊2只、酒2瓶),入八分公15人各进1席(均羊1只、酒1瓶),共进馔筵173席,羊91只,酒91瓶;又由光禄寺均备馔37席,酒9瓶;由两翼税务增备羊9只,以合命前数(《故宫辞典》)。

第十,内廷庆贺。皇帝元旦前朝大礼后,皇帝率王公、群臣到慈宁宫行礼。内廷等位在乾清宫向皇帝行庆贺礼。当日,在乾清宫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在乾清门内设丹陛大乐。宫殿监奏请皇后率领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位身着礼服,会集于乾清宫东、西暖阁。当皇上回到乾清宫时,起奏中和韶乐。皇上升座毕,乐止。宫门垂帘,宫殿监引皇后率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位各依次在皇帝位前就拜,行六福三跪三叩之礼。同时奏丹陛大乐。礼毕,乐止,皇后等退。升帘,宫殿监再引皇子等在殿外丹陛上行三跪九叩礼。与此同时,东西丹墀下,宫殿监率各宫领太监随皇子行礼。礼毕,皇帝起座还宫。

第十一,皇后内廷庆贺。元旦日,向皇后行礼。受礼之处由礼部奏准行总管内务府,转由敬事房遵照奉行。一般在交泰殿。设仪驾、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皇贵妃率贵妃、妃、嫔等及王妃、公主、命妇等,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再由皇子、皇孙等行三跪九叩礼。并在皇中设宴。

第十二,皇太后内廷庆贺。元旦,慈宁宫设仪驾、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皇帝率诸王、文武群臣向皇太后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由皇后率领皇贵妃、贵妃、妃、嫔等及公主、王妃、命妇等人,到皇太中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皇子、皇孙等行三跪九叩礼。并在皇太中设宴。第十三,乾清宫家宴。清宫元旦、除夕,往往举行乾清宫家宴。届日,乾清宫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及中和清乐,乾清门内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及丹陛清乐。宫殿率所司设御筵于宝座前,设皇后宝座宴席于御座东。左右设皇贵妃、贵妃、妃、嫔筵席,东西向,俱北上。届时,宫殿监奏请皇后率皇贵妃以下各位,着吉服,至宴次,各就本位立,奏请皇帝升座。中和韶乐作,升座毕,乐止。皇后以下各就本位行一拜礼。丹陛大乐作,奏《雍平之章》,礼毕,乐止。皇后以下各入座进馔,丹陛清乐作,奏《海宇升平日之章》。乐毕,承应宴戏,进果,中和清乐作,奏《万象清宁之章》。乐止,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皇帝进酒时,皇后以下均出座,跪,行一拜礼,乐止,仍各入座。承应宴戏毕,皇后以下出座谢宴,行二肃一跪一拜礼,丹陛大乐作,奏《雍平之章》。宫殿监奏"宴毕"。皇帝起座还便殿,皇后以下各还本宫。

第十四,元旦承应戏。宫中按节令演唱的剧目,又称节令承应戏。凡遇元旦、除夕等节令,都演相应的戏曲,剧本多为允禄、张照等所编,原分节令2o余种,每种有数出,以至十余出。清末,大部分失传,且剧本流失很多,常演者仅数出。如元旦承应为《喜朝五位》、《岁四时》。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