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苏一玮一开始就觉得市里和县里有些操之过急。生态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一阵风一阵雨。前几年,政府为了让一部人先富起来,鼓励农民打井抗旱,支持银行给农民贷款。现在回头一看走过头了,又说农民的盲目开有错,要关井压田。这是谁之错?难道我们的各级领导没有责任?认为是政绩的时候,谁都去争,并且把它当成了升迁的垫脚石,升的升了,调的调了,所有的恶果,所有的损失,却统统留给了农民,让他们来承担,这公平吗?合理吗?再说了,就是要关井压田,生态移民,也得解决了农民的切身问题再实施,不能因为生态告急了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政府早干啥去了?为什么农民贷款打井的时候不去制止?为什么不等做好了善后工作再关井?难道各级政府就没有责任?

人就是怪,当王文达最初怀疑钟晶晶与苏一玮有那种事儿后,他的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平衡,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妒忌与愤恨。尽管他知道,他与苏一玮根本无法比,也根本就没有资格吃他的醋,但是,作为一个深深爱着钟晶晶的男人,他又无法摆脱对同类的仇视。现在,当事物展变成了利益交换的时候,他又恨不得他们多生点事儿。他就好比一个猎人,设好圈套,专门等着猎物上钩。然而,猎物却不再来了,这使他感到很失望,难道他们根本就没有那回事,还是苏一玮有所觉察?

王文达的好消息始终接连不断,组织部考察时,同事们都给他说了好话,又给他投了推荐副局长的票。票一投完,就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叫他王局长了,叫得他眉开眼笑,心里暖融融的好不受用,甚至还有人要让他请客。当然,客是不能随便请的,不是不想请,只是时候没到,他只好向他们做了承诺,等什么时候下文了再请

当然,王文达非常清楚,杨明山之所以积极为他办事,说到底就是看准了他所掌握的苏一玮的那点私生活,想获取后报他的一箭之仇,置苏一玮于死地而后快。同时,他也知道等价交换的原则,仅凭他现在掌握的那点秘密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要想用它换取一个副局长的位子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进一步掌握到更多的东西,否则,就有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为了搜集更有利的证据,做到等价交换,王文达不得不找了一趟他的弟弟王文忠,详谈了他与杨明山的交易。末了让王文忠多注意点对门的情况,能拍照的话就偷偷拍上几张照片,最好是他们俩人的照片,到时候也好给杨明山交代。王文忠一口答应说没问题,我把门上的猫眼换成电子眼,把他的来来往往都录下来,不愁抓不到他的证据。王文达听完,深为弟弟的聪明而折服,就叮嘱弟弟一定要注意安全与保密,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了

她嘻嘻地轻笑着,用眼睛勾着他说:“是你的……小——妖——精。”他的心动了一下:“过来坐吧,站着干吗?”她说:“路过这里,看一眼我就走。”他向她招了招手说:“坐吧,既然来了,就来坐一会嘛。”她走到了他的办公桌对面,坐在了沙上,才说:“没想到我会来这里吧?”他这才玩笑说:“你好大的胆,前天直接闯到了我家,今日又闯到了我办公室来。”她说:“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他嘘了一口气说:“还惊喜哩,你再这样下去,非把我的心脏病给吓出来

方进财说:“太好了,我正想搞一个软件开园区,苦于没有地方。要是苏市长能给我,那我就搞个工业园区算了。”

方进财也站起身,朝叶瑶说:“叶瑶,你跟大姐聊聊,我和市长到书房里去说件事儿。”

苏一玮觉得,自从上次他公开退了杨明山的贿赂款后,李兰花的话就越来越不中听了。他本不想与她再交流什么,因为今天实在是高兴,就想与她一起分享分享,没想话开了头,就让她一盆子冷水泼灭了,再也没有了兴致。他就突然想起了钟晶晶,要是与她在一起该多好呀,她不仅让人看着舒服,就是与她交谈也是那么的心心相印,甚至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相视一笑中,彼此就读懂了对方。这样想着,就有了一种急切想见见钟晶晶的冲动。就在这时,门铃响了,他就没好气地对李兰花说:“门铃响了,去开门吧。”李兰花就叨叨着说:“下了班了,也不让人安闲一阵。”说着,上去开了门,进来的却是方进财和叶瑶

钟晶晶笑了笑说:“谢谢科长的理解,我确实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

成了单身男人的王文达并没有感觉到单身有多好,也没有感觉到单身有多差。他知道,这一半是他自选的,一半出于无奈。既然生活选择了他,他又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他只有默默地去承受。虽然他的心早已被生活搓揉得成了一块破抹布,但是,为了生活,他还得去上班;上了班,该笑的时候还得笑,该说的时候还得说。尤其是见了钟晶晶,还要热情地打一声招呼

她点了点头。就在此刻,她已暗暗下了决心,既然王文达不要我了,我何苦还要低三下四地求得他的宽恕,何苦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也许,刘光德更能给她带来幸福,更能让她活得自尊

杨明山一看卫国华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就想起了那个倒霉蛋王文达,如果能让卫国华解决了王文达的事,王文达就可以全部提供出他所要的信息,这样对他来讲是绝妙的好事,不给王文达退钱,王文达也能乖乖地讲出他所知道的秘密来。对王文达来讲,也是天大的好事,讲出一个秘密,就可以得到一个副局长的位子。至于卫国华,随便提拔一个副处级干部就像喝一杯酒一样,轻轻动一动嘴皮子,什么都解决了,而他却能以此为突破口,彻底击败他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大好事对人人有利,何乐而不为?于是,便高兴地说:“这是真的,绝对是真的。前几天,我出了这事儿后,文化局的一个朋友安慰我说,苏一玮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与一个女人不清不白。我让他给我拿出真凭实据,他现在正在给我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