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胡氏不爱说人是非,但这屋里大大小小丫鬟婆子十来个人,再加上凌仙阁的裁缝,七嘴八舌的,哪里守得住消息,不多时,这事儿便传得满府皆知,连老太太那里也得了信,气得直骂人,“瞧瞧她那小家子气的样儿,真是要把家里那两个孩子都给耽误了。”

胡氏朝采芹使了个眼色,采芹点点头,快步踱了出去,很快地便领着卢瑞进了屋。

梁康闻言顿时惊了,讶道:“师父您还会看相?咋就教仲哥儿不教我,师父您也太偏心了。”

“婉婷回来了。”三个儿媳当中,老太太对许氏最为敬重,又把她当做女儿一般心疼,瞧见许氏和胡氏一同进门,却先开口唤许氏的名字。好在胡氏心性宽广,并不曾往心里去,反开口笑道:“母亲真是偏心,眼睛里头只有大嫂,哪里瞧得见我哟。”

许氏未曾做过母亲,而今好容易才过继了七娘在膝下,偏偏七娘又早已不是孩童,且又过过好几年的苦日子,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相处,只是费尽心思地把一切打点好,生怕她受半点委屈。

卢瑞却是想得开,反倒劝起七娘来,“姐姐莫要担心,熠哥儿说那客居就在他住的院子旁边,我们每日一同读书。而且我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例,花都花不完。再说,大婶婶的院子离得也不远,我若是想姐姐了,就过来看你。”

他说到此处,梁康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上前止住他的话,飞快地关上门,压低了嗓门小声骂道:“仲哥儿你疯了,这种话也能乱说的么?”

至于邵仲的心魔到底是什么,连陪在他身边许多年的梁康也不清楚。他初初认识邵仲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童,像只警惕的小豹子,不管对谁都十分排斥,至于后来他怎么养成了现在这无赖又流氓的德行,梁康只能是苦笑无奈了。

梁康起先还以为他在开玩笑,而今见他说话时一本正经的样儿,心里头忍不住一阵疑惑,“仲哥儿你还来真的呢?那丫头——我也没觉得她有多漂亮啊?而且那脾气还大,凶巴巴的。我看你是昨儿被她给骂傻了吧。漂亮姑娘哪里找不到,那上回那个谁,刘宰相家的那个七小姐,不就长得挺好看的,说话柔声细气,别提多温柔了。”

“我的书呢?”邵仲猛地转过头,一副恶狠狠的神态,“《春秋》、《尚书》、《大学》、《孟子》……”

他的话还未说完,邵仲就已经冲出了门,晃着脑袋朝船舷上左右看了看,好半天才把脑袋缩回来,气急败坏地骂道:“你怎么不早提醒我!”

“做作!虚伪!”七娘心里狠狠地骂,面上却还要装得若无其事,着实有些憋屈。见众人都齐齐地盯着邵仲看,并无人注意到她,遂狠狠剜了他一眼,只恨不得在他脸上划出一刀来。

梁康只道他是小孩子脾气又犯了,只得强忍住笑,道:“行了行了,我不笑话你了。今儿事情闹得够大,你也累了,早些睡吧。”

一说起卢瑞,七娘脸上的神情立刻柔软了下来,眉目间不由自主地荡漾起笑意,柔声道:“瑞哥儿打小都是自己穿衣铺床的,到现在都好几年了,熠哥儿一时半会儿难免有些不适应,却也不奇怪。”

她既然都这么说,七娘唯有应了。张妈妈赶在七娘前头站了出来,说要送采芹出门。七娘知道她有话与采芹说,也不点破,只沉默地点了点头。

“唔?”卢瑞歪着脑袋仔细想了想,缓缓摇头,“他说他打算送我去读书,去什么鲁大师门下。哎呀那人我也不认识,姐姐可知道那个大师?”

二人才出院子,就瞧见二房的两个妯娌李氏和于氏也结伴朝这边走过来,身后的两个丫鬟手里头各自托着托盘,上头用红布盖着,不知道到底放着什么。

卢熠摸了摸她的脑袋,没说话。昨儿下午卢之安考校过众人的功课后,卢熠就好奇地让书童查过卢瑞的来历,自然晓得他过得颇为拮据。但他们姐弟的生活到底有多艰难,却不是他和卢嫣可以想象的,便是今儿上午瞧见卢熠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两个年幼的孩子要长大到底有多艰难——艰难到甚至某一天七娘出个门,就有可能再也回不来。

“没想到真能飞起来。”卢熠眯起眼,仰着脑袋看着半空中摇曳的风筝,又惊又喜,罢了又故作成熟地拍了拍卢瑞的肩膀,表扬道:“本来以为你是个只会作几首酸诗的假秀才,没想到还是挺有本事的。”

胡氏听到此处,忽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悄悄朝许氏看了一眼,见她面如如常,心里不由得又是一叹。

卢瑞却不动,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卢之安看,半晌后才郑重地摇头,“不好的,我姐姐在这里,我得跟姐姐在一起。”

这份履历说起来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但真正做得到的又有几个。卢之安若是没有过人的本事,只怕早在军中那会儿就已经丢了命,又岂是卢瑞这天真单纯的孩子能比得上的。

她何尝不晓得三房一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可是瑞哥儿还年幼,将来读书考学还有许多地方要靠卢家,便是过得太苦,她也不好撕破了脸面闹起来。更何况,而今也不算过不下去,相比起村里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家,她们姐弟俩还算是幸福了。

“哎哟我的小祖宗。”红芳赶紧上前抱住二郎,柔声哄道:“千万别哭,奴婢过来抱您。哎哟你看看这都委屈得……”

大郎不高兴地瞥了红芳一眼,想开口说什么,终究没出声,尔后不高兴地径直进了亭子,规规矩矩地朝许氏行礼问安。许氏赶紧让他起了身,想了想,竟恶作剧似的抓了把花生递给大郎,忍住笑道:“大郎吃花生,你们府上的花生煮得好,竟比上回我在福王府吃到的味道还要好些。”

大郎愣住,迟疑地伸手接过了,苦着脸不知如何是好,稚嫩的小脸皱成一团,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许氏终是忍不住笑出声来,点了点大郎的额头,笑着道:“瞧瞧你这小老头样儿,这都是谁给教的。你爹和你娘都是随性人,怎么把你教得跟个迂腐的小老头似的,一点小孩子样儿都没有。”

大郎撇撇嘴,似乎有些不赞同。但他对许氏又一向敬重,且卢之韵又一再叮嘱要听许氏的话,再加上,手里的花生——的确美味……大郎想了想,还是小心翼翼地剥了个花生扔进嘴里。

“这是你大姐姐。”许氏指着七娘道。

大郎抬头,好奇地看着七娘,唤了一声“大姐姐好。”想了想,又问:“怎么以前没见过大姐姐?”

七娘笑着道:“我以前住在乡下,这几日才回京。”

“咦——”大郎的脸上顿时写满了好奇,“大姐姐住在乡下,那你见过牛吗?”

“自然是见过的。”七娘朝他比划,“有这么高,这么长,身上是黑棕色的,脑袋上长着牛角……”

大郎的眼睛愈发地亮了。

说话的工夫,卢之韵也到了。她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虽穿着宽松,却依旧能看出些行迹来。不过这位郡王妃的性子显然十分急躁,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半点孕妇的样子也没有。

还未进亭子,就听到她高亢又爽朗的声音,“这就是我大侄女了吧,哎哟,这模样真好看,还是大嫂眼光好。哎你说我怎么就生不出个女儿来呢,一个接着一个都是混小子,瞧着真呕心。”

七娘还未来得及给她行礼,卢之韵就已经飞快地进了亭子且握住了她的手,笑着打量了她几眼后,啧啧地赞道:“不错不错,这相貌,这气度,跟大嫂确有几分相像。”

许氏柔声道:“昨儿母亲还说,碧舸与宋家大小姐长得像呢。”

卢之韵闻言也笑着点头,“是和安宁有几分相似,不过——”她皱起眉头,脑子里闪过另一张温和贞静的面容来,再看了看七娘,压低了声音问:“大嫂以前有没有见过彭家的二小姐?”

七娘心一动,不由自主地朝卢之韵看过去。

“哪个彭家?”许氏问。

“就是那个——拼命三郎的彭家。”卢之韵的声音格外的低,语气中有几不可察的惋惜。说罢了,又朝红芳挥挥手,示意她把诸位丫鬟们一起带走。

许氏眉目微动,深吸一口气,轻轻点头。七娘的心愈发地提起来,“拼命三郎”说的是谁?张妈妈只简单地说了彭家的家世,可府里除了外公外婆之外还有哪些人,她却丝毫未曾提及。七娘先前只当彭家只有她母亲一个,而今听起来,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他家的二小姐,先前一直在老宅住着的,到十五六岁才进了京,我也只是偶尔见过两回。”卢之韵并没有刻意回避七娘,“那位二小姐,和碧舸真真地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七娘到底年岁小,听到此处眼睛已是微微发红。许氏见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碧舸——”

七娘吸了吸鼻子,想开口,一抬眼,豆大的眼泪却滑了出来。

卢之韵也是个聪明人,见状自然明了了,小声喃喃,“保成堂哥瞒得好严。”

当年卢保成成亲并不曾给府里下帖子,只在婚后跟老太太打了声招呼,为了这事儿,老太太还发了一通火,只道他眼睛里没有长辈。却不料,这婚事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而今想来,那会儿卢保成却是为了卢家着想的。若不然,之后彭家被抄,侯府怎么着也要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