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敌虚,则我必为奇。”1

三国魏景元四年,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指授节度,使邓艾与蜀将姜维相缀连2;雍州刺史诸葛绪邀3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泓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诣4甘松。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退还。欣等蹑5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6截维,较7一日不及。维遂东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去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难,粮运将匮,频至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阵待艾。艾遣其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胜。”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进军到雒。刘禅遣使请降,遂灭蜀。

注释

1敌虚,则我必为奇: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意思是,现敌人有虚弱之点,我就采用出奇制胜战法袭击它。

2缀连:连结,这里指保持接触以吸引对方。

3邀:拦击,截击。

4诣:迂回。

5蹑:追。

6趣:急,赶快。

7较:晚。

正战

凡与敌战,若道路不能通,粮饷不能进,推计1不能诱,利害不能惑,须用正兵。正兵者,拣士卒,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战且前,则胜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远?”2

宋檀道济为高祖北伐前锋,至洛阳,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戮以为京观3。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王师以正为律,何必杀人?”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众。

注释

1推计:行以计谋。

2非正兵,安能致远: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若非正兵,安能致远。”意思是,如果不使用大部队实施正面进攻,怎么能进行远程作战。

3京观:亦称“京丘”。古代战争,胜利者为炫耀其武功,常常将敌尸收集一起封土作高冢,称为“京观”。

虚战

凡与敌战,若我势虚,当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法曰:“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1

三国蜀将诸葛亮在阳平道,魏延诸将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余守城。魏司马懿率二十万众拒亮,与延军错道,径前,当亮军六十里,候2还白懿云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懿军垂至,恐与己相逼,欲赴延军,相去又远,势不能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命军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开四门,扫地却洒。懿尝谓亮持重,而复见以弱势,疑其有伏兵。于是,率众北趋山。明日食时,亮与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还白,如亮言。懿后知之,深以为恨。

注释

1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敌人无法同我交战,是由于我采取示形之法而改变其进攻方向的缘故。乖,违背,背离。这里之改变或调动。之,往,去。

2侯:侦察。这里指侦察人员。

实战

凡与敌战,若敌人势实,我当严兵以备之,则敌人必不轻动。法曰:“实而备之。”1

三国蜀先主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屯江陵。是岁,羽留兵屯公安、南郡,以备吴,而率兵攻魏将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等救仁。秋,大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庞德被诛。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支党,羽威震华夏。

注释

1实而备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力量充实雄厚的敌人,要严加防备。

轻战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则必为敌人所败矣。法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1

春秋晋文公与楚战,知楚将子玉刚忿褊急,文公遂执其使者宛春以挠之。子玉怒,遂乘晋军,楚军大败。

注释

1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语出《吴子·论将第四》。意思是,有勇无谋的将领必定会轻率与敌交战,轻率与敌交战而不考虑有利与否是不可取的。轻合,轻率与敌交战。

重战

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若此,则必不陷于死地1。法曰:“不动如山。”2

春秋晋将栾书伐楚,将战,楚晨压晋军而阵,军吏患之。裨将范匄趋进3,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4。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佻,吾持重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全胜。”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嚣,合而更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公说。于是败楚师于鄢陵。

注释

1死地:危亡之境地。其义与《孙子兵法·九地篇》所讲之“死地”即“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不尽相同。

2不动如山: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是,屯兵防守要像山岳那样稳固。

3趋进:小步急行而进。

4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填塞水井,夷平锅灶,在军营中摆开阵势,拉宽行阵间战道的距离,以利出战击刺。行,即行道,战道。

利战

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1

春秋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注释

1利而诱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于贪婪好利的敌人,就用小利引诱之。

害战

凡与敌各守疆界,若敌人寇抄我境,以扰边民,可于要害处设伏兵,或筑障塞以邀之,敌必不敢轻来。法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1

唐时,朔方军总管沙吁忠义为突厥所败,诏张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贼已出,率兵蹑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崖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祀,然后引兵渡而南。时默啜2悉兵西击突骑施3,张仁愿请乘虚取漠南,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贼虏所有。”仁愿固请,中宗许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擒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为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

里远。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复无寇。岁省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注释

1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能使敌人不能达到其预定目标的,是由于我制造困难妨害它的结果。

2默啜:亦作“墨啜”。东突厥可汗,亦即阿波干可汗,名环。自唐武后至玄宗间,屡扰边境,四出扩张,拓地万余里,有兵四十万,成为颉利可汗之后最强盛的时代。

3突骑施: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后时逐渐强大,建政权于碎叶川位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之楚河流域,统治地区至伊丽水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安战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1

三国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朝廷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孚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食甚众。懿审其必死,曰:“天才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懿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食,今皆弃之,岂有人损五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着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已死。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注释

1安则静:语出《孙子兵法·势篇》。意思是,实施坚守防御的部队,应像木石置于平地那样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