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术方∶《大清经》云∶服术,令人身轻目明,延年益寿,颜色光泽。白更黑方∶取术好白者,刮去皮,令净、末,下筛,若以酒浆服方寸匕,后食,日三。常使相继,老而更少,气力充盛。弘农人刘景伯服之不废,寿六百岁。八月取之甚好。服术禁食桃。

又方∶末当归粉之。

张生子吉昌,身体无咎,富贵。一云∶可以移徙,嫁娶,贾市,百事皆吉。

又云∶一法先以水洗胞,令清洁讫,复用清酒洗胞,以新瓦瓮盛胞,取鸡雏一枚,以布若缯缠雏置胞上,以瓦盖其口埋之。按十二月图于算多上藏之吉。其地向阳之处,深无过三尺,坚筑之,勿令也,大吉。男用雄雏。女用雌雏。一说云∶如来云∶我不杀生,故得寿长,何杀生求寿命?故不疏之。

凡四味,切,于绢袋盛之,以清酒一大升,浸七日,温服一盏,日三。

《僧深方》解散甘草汤治散烦闷不解方∶甘草一两半茯苓一两生姜一两

《夏侯氏论》云∶观世人了不解寒食药意而为节度者,又大误。以不解修误法,安得不有顿踬耶。遂不思故而其怨咎于药,此药正不宜以病进时服也,当以病退时服之。此药以助正气为主,病进时则病气强、正气弱,药不能制也。病退则因气强遂扶助之,遂凌病气矣。

《范汪方》治灸疮出血不止方∶莲子草汁注中止,冬月未干者敷之。今按∶《本草》云∶鳢肠,针灸疮、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一名莲子草。

卷第十六治瘤方第十五

凡十三物,冶下筛,以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以饮服十丸,取二三行快利,常服为微痢。

《范汪方》治尸注毒痛往来方∶烧灰杏子中仁熬令紫色

又云∶二车丸主临饭腹痛不能食,复又大便难方∶大黄十三两柴胡四两细辛二两茯苓一分半夏一两

《广济方》疗霍乱心腹痛烦呕不止方∶厚朴四两橘皮二两人参二两当归二两藿香一两高良姜四两,切

又方∶灸第五椎并左右相去一寸五分。

又云∶浓煮猪槟榔,饮三升,虫则出尽。

卷第五治咽中如肉脔方第七十四

又方∶铜器近耳边打作声,即出。

三味,下筛,渍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承山二穴∶一名鱼肠,一名肠山,一名肉柱。在兑肠下分肉间陷者中。刺入七分,灸五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足太阴脾,又飞扬二穴∶一名厥阳,在外踝上七寸。刺入三寸,留十呼,灸三壮。足太阳膀胱。主∶下阳交二穴∶一名别阳,一名足。在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刺入六分,灸三壮。

荠和名佐歧久佐奈,一名美乃波。

《医心方》三十卷日本·丹波康赖撰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王大鹏、樊友平校。该书是据日本现存最早版本---半井家本为底本,旁参安政本、仁和寺残本、1909年浅仓屋本等整理完成。本次整理,将中国已佚数百年的而潜藏于日本的《黄帝内经明堂》、《小品方》残卷一并收录、整理。

又云∶《导引经》云∶凡导引调气养生,宜日别三时为之。谓卯、午、酉时,临欲导引,宜先洁清。

又云∶道人刘京云∶人当朝朝服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坚齿。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未起早嗽漏之满口乃吞之。辄辄喙齿二七过,如此者,二乃止,名曰练精。

又云∶《养生内解》云∶常以向晨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

又云∶常以黄昏指目四,名曰存神光满。

又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令人魂魄安。魂门魄户者,两手大母指本内近爪甲也。

此固精、明目、留年、还白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母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积习不止,眠中亦不复开。一说云令人不厌魅。

又云∶常以向晨摩目毕喙齿三十六下,以舌熟kt二七过,嗽漏口中津液,满口咽之。

三过止,亦可二七喙齿,一喙一咽,满三止。

又云∶旦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

又云∶清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之,二七之,令人耳不聋。

又云∶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下,止邪气,令面有光。

又云∶令人摩手令热,当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疾皆除。

《服气导引抄》云∶卧起先以手巾若浓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皆使员匝温温然也。顺摩头,若理栉之,无在也。谓卧初起先宜向壬行此法,竟乃为kt手及诸事。

《千金方》云∶自按摩法∶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走马,此是婆罗门法。一两手相捉向戾如洗手法。一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一两手相捉,共按髀左右同。一两手相重按髀,徐徐戾身。一如挽五石弓力左右同。一作拳向前筑左右同。一如拓石法左右同。一以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一太坐殿身,偏如排山。一两手抱头,宛转髀上,此是抽胁。

一两手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一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一大坐曳脚,三用当相手反制向后左右同。一两手拒地回顾,此是虎视左右同。一立地反拗三举。一两手急相叉,以脚蹋手中左右同。一起立以脚前后踏左右同。一太坐曳脚,用当相手拘所曳脚,着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

凡一十八势,但老人日别能依此法三遍者,如常补益延年续命,百病皆除,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

又云∶每日恒以手双向上招下傍下傍,招前招后,下又反手为之。

又云∶人无问有事无事,恒须日别一度遣人踏背及四肢颈项。若令熟踏,即风气时气不得着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论之。

《唐临脚气论》云∶每旦展脚坐。手攀脚七度,令手着指渐至脚心,极踏手用力攀脚,每日如此,脚气亦不能伤人。

《苏敬脚气论》云∶夏时腠理开,不宜卧眠。眠觉令人按,勿使邪气,稽留,数劳动开节常令通畅,此并养生之要,提拒风邪之法也。

卷第二十七行止第六

《千金方》云∶凡人有四正∶行正、坐正、立正、言正。饥须止,饱须行。

又云∶凡行立坐,勿背日月。

又云∶寒跏趺坐,暖舒脚眠,峻坐以两足作八字,去冷,治五痔病。

又云∶或行及乘马不用回顾,回顾则神去人。

《养生志》云∶旦起勿交臂膝上坐,凶。

卷第二十七卧起第七

《养生要集》云∶内解曰∶卧当正偃正四肢,自安无侧无伏无劬无倾,常思五脏内外昭明。欲卧,无以人定时加亥,是时天地人万物皆卧为一死与鬼路通,人皆死吾独生矣。欲卧,常以夜半时加子,是时天地人万物皆卧,为一生生气出还,不与人同卧息,常随四时八节。

春夏蚤起,与鸡俱兴;秋冬晏起,必得日光。无逆之,逆之则伤。

《千金方》云∶春欲兴卧早起,夏及秋欲偃息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

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晏起,莫在日出后。

又云∶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此为常法。

又云∶暮卧常习闭口,口开即失气,又邪恶从入。

又云∶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又云∶睡不厌kt,觉不厌舒。凡人舒睡则有鬼物魇邪得便,故逐觉时乃可舒耳。

又云∶丈丈夫头勿北卧,卧勿当梁脊下卧讫勿留灯烛,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

又云∶行作鹅王步,眠作师子眠。右胁着地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