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要忘了,数学上的边际的概念,指的是非常非常小的变化,如果你买不到边际效用恰好是零的那一个,只是因为单位太大,只要把单位缩小就可以了。

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这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改革,就是用市场取代原来的计划。如今,民营经济比较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地区,这是市场效率高于计划的生动反映。开放,就是打开国门,跟全世界做生意。比如,我们目前还不能制造大型客机,可是很多人却坐上了大飞机。飞机是怎么来的呢?用牛仔裤换来的——我们出口一亿条牛仔裤,就可以换回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是很划算的买卖,因为我们用一亿条牛仔裤的成本,制造不出来一架波音那样的飞机;同时,美国人也觉得合适,它用生产一架波音的成本更生产不了一亿条牛仔裤。用牛仔裤换飞机,就是开放。

非自愿失业,有时是政府的政策造成的。比如,很多国家都有最低工资法。表面上看,这是为工人争取利益,是为了工人好。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最低工资法对工人是不利的,会造成更多的人非自愿失业。

最低工资法的最低工资,是说任何人要雇人干活时至少要支付的工资水平。同时,你要干活,必须找这个工资水平以上的工作。这是一回事。最低工资,一定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因为如果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工资,最低工资法就没有意义了,就成了无的之矢。

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工资成反向关系,和劳动力的供给成正向关系,也就是工资越高,劳动力的需求量越小,而供给量越大。所以,必然存在着一个工资水平,让需求量和供给量正好相等,这个工资水平就是均衡工资水平。

在没有最低工资法时,假定社会共有180个劳动力,有100个人找到了工作。假如均衡工资水平是10元小时。均衡工资的含义是,一切接受这个工资条件的人,也就是对工资的要求是10元以及低于10元的人,都会找到工作,这时候,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是100个。

这意味着,剩余的这80个人,是因为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条件,他们对工资的要求高于10元,才没有工作的。失业完全是自愿失业。

如果政府实行最低工资法,把最低工资定在15元小时。因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跟工资成反向关系,一旦最低工资法通过,所有企业必须遵守。所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了!比如从100人下降到50人,失业增加了。

很多城市都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是指在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的初衷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基本生活需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所有企业和劳动者都得遵守。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早的国家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然后扩大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等,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最低工资制度。

但是最低工资制度可能造成更多人失业。为什么?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是高于市场标准的,因为如果低于市场工资,最低工资就形同虚设了。

比如一个小时工的市场价格是每小时4元,而最低工资法的规定是5元。

在没有最低工资制度的时候,也有人失业,什么人失业呢?就是那些认为自己的劳动价值高于每小时4元的人,他们的要求高于市场价格,这些人虽然失业,但是他们是自愿失业。所有愿意接受4元工资的人都会有工作。

最低工资制度实行后,情况生了变化:那些愿意接受每小时4元工资的人,原来能找到雇主,现在却无法工作了。因为他们的雇主愿意付的最高价格就是4元,如果最低工资是5元,大家必须遵守,则这部分雇主就不会再雇佣这些小时工。这部分人就失业了,而且是非自愿的失业。

所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实际。

能不能想清楚失业增加了多少?表面上是50个,其实非自愿失业增加的数量不止50个。

因为在工资是15元小时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量已经不再是100,而可能是150个人,这150个人对于工资的要求都不高于15元小时,但是却只有50个人找到了工作,也就是有100个人是属于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增加了100人。

所以,最低工资法不但没有起到保护工人利益的目的,反而使失业增加,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所以,最低工资法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正确思路。

那么,解决失业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呢?

政府可以帮助失业者提高工作技能。很多人失业是因为技不如人。企业雇佣工人,在同样的工资下,倾向于录用技能更高的人,因为他们的产出更多,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更多。政府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失业者的技能。

更一般的提高技能的途径是教育。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与就业率成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显示,16~19岁的人失业率是最高的,因为这部分人受的教育最低,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的失业率是最低的。

信息也是重要的。如果劳动力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即使有劳动力需求,也会有人处于失业状态。而且,即使具有相应的技能,也还是不能对接起来,这叫空岗与失业并存。

例如一个外地农民,不了解情况就买了票,到了北京,以为北京这么大,遍地是黄金,工作肯定好找。可是来了才知道,找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吃饭、住宿的花费是老家的几十倍,还要有暂住证。如果他早知道这些,恐怕就不来北京了。

所以,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决策依据,政府应该建立覆盖全国的、权威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系统,包括有关政策法规的。

歧视,也是造成失业的一个原因。统计表明,美国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失业率明显高于白人,除了后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歧视。可是这种歧视是非制度性的。比如有的企业起初是雇佣黑人的,老板也愿意雇黑人,因为价格便宜,可是消费者却不喜欢,消费者的歧视,使企业不得不解雇黑人,这是没有办法的。每个社会都有类似的“消费者歧视”。政府对于此类歧视基本上无能为力。

在社会经济展中,逐步消除制度性歧视是政府的责任,而且责无旁贷。

社会保障制度也与失业有密切的关系。欧洲的失业率比美国高,特别是北欧,这是因为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太高,以至于很多人工作和不工作的福利差距非常小,靠领取失业救济金,日子过得也很舒服,何必还辛苦上班呢?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教授问学生解决失业的方法。学生说,把男人和女人分别弄到两个上去,被海水隔着,他们必然开始造船,去见对方,就业就解决了。这个笑话是很精妙的,因为这里包含着一个道理,即需求是重要的,社会必须保持或者创造出适当的总需求,这样才能解决失业问题。

更进一步地,解决失业,最终要靠经济增长。只有经济持续繁荣,才能不断吸纳新增的劳动力就业,也才有可能降低失业率。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最多、就业压力巨大的国家,维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十分必要的。

第16章通货膨胀

对于一个人来说,没人嫌自己钱多,而是多多益善!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有数不完的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1947年冬天的上海街头,流浪汉们居然是用钱做墙来抵挡寒风的,据说那时候,要买一张纸,得用一车的钱,表面上还实现了均贫富。可是这正是一个政权崩溃的前夜,这是恶性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不那么严重,就未必是什么坏事,甚至是好事。但是,当通货膨胀的程度过了人们的预料时,就会破坏社会的信用基础,造成财富的转移,让人们对未来失去耐心。所以,对于通货膨胀,不能听之任之。

幸好,治理通货膨胀并不是没有办法,政府的手段很多,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也能管用,没有过不去的通货膨胀难关。

凯恩斯说:列宁曾说过,捣毁资本主义最好的办法是破坏它的货币,搞点通货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经在德国上空投放假马克,德国也在伦敦上空投放大量假英镑,日本也曾经在中国建造过假钞工厂,目的都是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格定义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价格总水平,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加权的依据是商品的重要性和产量。

理解通货膨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上升,也不是一些商品甚至很多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指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并且还持续一段时间。

表示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标志是〖9tbx〗cpi,〖9tbz〗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如果cpi上升过了一定程度,就说明经济中出现了通货膨胀。cpi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它是由一个国家的统计部门,比如中国的国家统计局,选择若干一般是几百个城市居民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比如用五粮液代表所有白酒,用诺基亚代表所有手机等等,跟踪记录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跟踪他们的购买行为后计算出来的。

比如2007年,这些家庭购买代表性消费品的平均花费是5000元人民币,统计局就把这5000元定义为没有单位的100,这个100就叫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

假如2008年,同样的这些家庭,购买同样多的这些商品的平均花费是5500元人民币,当然,也要把它换算成指数,因为5000元是指数100,那么5500元就是指数5500÷5000x100=110,2008年的cpi就是110。

有了这两个指数,就可以算通货膨胀率了。用2008年的指数,减去2007年的指数,再除以2007年的指数,最后乘以100%就行了。计算的结果就是10%,即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以cpi计算就是10%。

cpi计算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所有商品的价格上涨程度,而cpi仅包括消费品的价格,没有包括生产资料。但是,因为消费品的价格最引人注目,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也会表现到消费品价格上来,所以,cp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历史上曾经生过几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次是国民党政府败退大陆前夕的1948年,那时候就出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通货膨胀。具体数字记载不详,当时的报纸有个形象的比喻,说是1947年能买一头牛的钱,1948年仅能买一粒小米,买一袋米需要几亿元。

这样的通货膨胀,当然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这么严重的膨胀,跟蒋介石把黄金储备提前运到中国台湾有关,当时黄金是纸币行的基础,没有了黄金,纸币就成了废纸。不涨才怪呢。

还有跟这差不多,甚至更严重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在1922年1月~1923年11月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价格就上涨了100亿倍!

世界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匈牙利,从1945年7月~1946年7月,这个小国的价格指数从100上升到了400x1027!

所以,如果通货膨胀严重的话,确实具有革命性。不管你今天如何富有,即使你富可敌国,只要你的财富是以货币持有的,明天你就跟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平起平坐了。恶性通货膨胀,使所有人变得一样穷!平等倒是平等了,可是这是一无所有意义上的平等。

这么严重的通货膨胀当然是极端情况,十分令人恐惧。一般的通货膨胀没有这么邪乎。可是只要膨胀程度过了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就会造成实质危害。

如果人们认为来年的通货膨胀率可能是10%,结果却是20%,那必然会扭曲经济运行,改变人们的利益分配。比如,2007年,你借给我1000元,借款期是1年,正常的利息率是5%,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可能是10%,你我约定的利息率是15%。可是,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20%,实际利息率则是-5%。2008年你获得的本息和是1150元。可是1150元钱已经买不到2007年100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了,它需要1200元。而我如果拿着1000元钱,2007年买了1000元钱的东西,2008年就可以卖1200元,用1150元还利息,还剩50元。本来这50元是属于你的,现在却属于我。把钱借给人的没有获得好处,反而是向人借钱的人得到了好处。通货膨胀把财富从债权人手里转移到了债务人手里,生了财富的再分配,这对整个社会是有破坏作用的。凯恩斯就说过,借贷关系是资本主义运行的制度基础。没有了借贷,一切事业都靠自我积累解决,那结果就像马克思说的,到现在还没有铁路呢。

如果通货膨胀在预料之内,则危害要小得多,甚至没有什么不利影响。预料之内的通货膨胀一定不是严重的膨胀,严重和恶性的通货膨胀一定是出乎人们预料的。

如果人们预料要生通货膨胀,就必然进行事前的调整,比如在签定用工合同时,工人会要求加10%的工资,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就是10%,则工人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没有因为通货膨胀受到任何损失。而业主呢,也会把产品加价10%,他们的利益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从总体上说,没有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不过是价格这把尺子变大了一些而已。

当然会有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在通货膨胀是10%的时候,价格平均上涨程度是10%,但是有的商品涨的多于10%,有的低于10%,那些上涨多的商品的生产者会受益,涨得少的则受损,不过总体是没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