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会儿。

“这个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了?”他马上厉声说道。

“因为这件事可能大错特错。”

我完全没想到要带他到这儿来。不只是为了向他展示我的小世界,也是为了请求我的小世界接纳他,让我这个夏日午后独处的小基地也能认识他,评判他,看他适不适合这里,接纳他,以便我日后能回到这里来缅怀。我到这儿来逃离现实世界,寻求我自己虚构的另一个世界。我向他引介我的这个秘密基地。只要列出我在这儿读过的作品,他就能了解我过去各处游历的蛛丝马迹。bookmihua

“这是我的地方。完全属于我。我到这儿来读书。我在这里看过的书不计其数。”

我知道这句话一出口,就会打破我们之间微妙的平衡。

我边等边牵着我们的脚踏车走向战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一战期间B城死于皮亚韦战役的年轻人所建。意大利每座小城都有类似的纪念碑。两辆小公交停在附近,让旅客下车——是一群上了点年纪的妇女,从邻村进城来购物。小广场周围有几个老人,身穿单调、陈旧、暗淡的西装,坐在摇摇欲坠、干草编织椅背的小椅子或公园板凳上。我怀疑这里有多少人还记得葬身皮亚韦河的年轻人,年过八十的人才可能见过这些战士,少说也要年近百岁才可能比当时上战场的年轻人年长,年届一百,无疑早学会了克服失落和忧伤的方法——或者这些感情总要纠缠下去,至死方休?年届一百,兄弟姐妹忘了,儿子忘了,爱人忘了,没人记得任何事。连身心交瘁的人也忘了要记住。父母早已故去。还有谁会记得吗?

“什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