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

董仲舒完全继承了西周“以德配天”的“受命”思想,并将其展得更加精致,提出了“受命改制”的主张。

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个人的角度看,有些人一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出现腰酸腿痛的现象,特别是身体曾经受过伤的地方,会酸痛得格外厉害。董仲舒说,这是因为上天和人体都有阴有阳。在阴雨天气,天的阴气会占上风,人体内的阴气因为与天的阴气同类,就会生感应。由于感应主要生在人体阴气比较集中的腰膝和旧患之处,所以人就会出现这些相应的症状。

第二节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自战国中期以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风气就已经在各国盛行,例如梁惠王一见到孟子,便向他请教富国强兵的办法,而非修身养德的功夫。受此风气影响,儒家被批评为“迂阔”,即迂腐而不切实际因而被边缘化,这一点在法家主政的秦国尤其明显。

但是,荀子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的人性理论的关键在于下面这句话:“其善者,伪也。”尽管人性本恶,但是在社会现实中努力转而为善,这就是“伪”。“伪”不是虚伪、伪善的意思。“伪”字,本身就是“人”和“为”二字合成,意思是“人为”,正和“天生”的“性”字相对。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人为的学习和努力,通过教养,才能变成善良的人,这就是“化性起伪”。“化”是“改变”的意思,也就是改变恶的本性,兴起、倡导人为的教养,使人们变化气质,由恶向善。

获得“天爵”的过程,正是“养浩然之气”,充扩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的过程。孟子还指出,“养浩然之气”应顺乎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养气”也应该是一个顺乎天道自然和人性本真的过程。孟子反对人为武断的做法。为此,他讲述了广为后世人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

《中庸》集中体现了子思的思想。子思将“中庸”从伦理道德规范推及到价值本体的层面,提出“中和”的重要范畴:“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只要能够“致中和”,就能让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同时,子思还将“诚”提升为道德觉悟的枢纽,“五行说”在子思这里也能找到源头。

其实,孔子去世之后儒家出现分化,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这种分化对于儒家学派的孕育完成具有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