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他们不能像小孩子一样直接承认自己的欲望和不满,所以会把自己的要求合理化。因此,即便对他们提出异议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所说的话,并没有表现出他们真实的想法。一旦开始争辩就会纠缠不休。如果通过争辩,彼此的方向能够解释清楚、理解对方的话,就算吵到深夜也无所谓,可问题是双方都无法接受对方的意见。

总而言之,那些都是丈夫们的任性。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大家不附和的话,立刻就会生气。

对这位丈夫来说,早晨凉爽清澈的空气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不对,他应该根本察觉不到空气的清爽吧。说不定那个清晨小鸟在歌唱,天空也很蓝,这些美好的事物他恐怕完全感受不到。

出当天,道路非常顺畅,只是到了高尔夫球场附近时,妻子稍微走错了一点路。但这点小错完全不成问题,很快他们就回到正确的路上去了。时间还很充足,甚至他们恐怕还会到得太早。

罗洛-梅在书中写道,这件事警醒了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出了差错。

如果对方在情绪上同样不成熟,也会像你一样纠缠上来。恰恰因为如此,存有幼稚性的人会喜欢上讨厌的人。

我在前面写过,对那些不是因“身处这里”而不满,而是因自己内心的问题而不满的人,最好是对他们置之不理。让人头疼的是,存留有幼稚性的人从心理上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样想来,两个有心理问题的成年人在一起时,彼此的不适感就很容易理解了吧。没有自信的人,无法忍受对方的不自信;欲求不满的人,无法忍受对方的欲求不满;苦恼着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的人,无法忍受从对方那里所感觉到的无意义感。

从小被教导要喜欢这样的人,要看不起那样的人,不知不觉地,内心并不喜欢的人也会以为自己很喜欢,内心其实很渴求的人也会以为自己看不上他。

虽然不管对方是谁,只要喜欢自己就好,可是在内心深处还是会喜欢或讨厌某个人的。只是心理上有被爱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非常强烈的话,人就不太可能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好恶了。

为什么和A在一起很不安,和B在一起就能安心呢?因为和B在一起的时候,攻击性没有被投射,而和A在一起的时候,攻击性投射在了A的身上。被攻击的当然是自己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