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目标,事情就好办了。剩下的就是准备,要过语言关。天竺讲梵语,好在长安那时是大都市,各国的人都有。印度僧人也不少,拜个老师学学就是。再就是僧人远行要做的物质准备,这次不比国内,要做长远旅行打算:马匹,可靠的伴侣,过滤水用的网。心理准备也蛮充分,包括算命。他找了术人,也就是算命的。算了算说可以去的,但要乘一匹红色的老瘦马,马背的鞍鞒前有块铁。后来玄奘到瓜州果然有人送来这样一匹马。有些事就是神奇。

郑果善一听高兴了,仔细看看玄奘,点头应允。郑果善对同僚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诵经书容易,但有风骨的人不好找。玄奘骨相非凡,要成为伟大人物。

10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小玄奘只有痛苦地哀伤。小小年纪,父母双无,往前的路怎么走呢?

说话如放屁,是说乱扯,天上地下,妖魔鬼怪。正面说叫浪漫主义。这一浪漫不要紧,唐玄奘的形象和真实人物相差十万八千里。影视和小说中的白脸玄奘,懦弱、木讷,软弱的知识分子,可怜又可气。《西游记》为了衬托孙悟空,唐僧唯唯诺诺,完全不是玄奘的本来面目。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三月二十日,智顗致信杨广,再次请求离开江都。信中说:天台是他的终老之地,恐怕自己离死不远了。一旦不行,要弟子们把“焚烧余骨送往天台,愿得次生还栖山谷,修业成办乃可利人”。心情相当悲凉。数天后,又和杨广见面,当面告辞。杨广只有放归。

看来智顗是一心要在创立宗派上做文章的,在江都,只能是杨广的家僧,所以他要离开。他在这里收了很多弟子。据说他一生造寺三十六所,度僧一万四千余人,亲传弟子三十二人。在玉泉寺就有不少。大概是他比较开心的时候,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能讲九十多天。

杨广答应下来,智顗又回到庐山。

一个新的朝代开始,智顗就此和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

智顗这次到金陵,比上次风光。人未至京,皇帝的特使就远道来迎。迎至太极殿之东堂,“四事供养,礼遇殷勤”。请讲《大智度论》,又有诏“羊车童子引导于前,主书舍人翊从登阶”。羊车为古代宫中所乘的一种制作精美的小车,主书和舍人分别为主管文书和掌管宫中事务的官员。智顗开讲佛经,陈后主又亲临法筵听法,百官尽敬。当然真正高僧,对这种排场,是不在意的。

法济一听,赶紧起座礼拜,说自己曾经得到这种定,但是一向人说出,不知怎么,定功就散失了,如今才知道原来如此。

出瓜州,就是外国,盯得特别紧。李大亮听说玄奘不听他的话,居然西行后,很生气。了访牒,通缉玄奘。但访牒到了瓜州一个叫李昌的地方官吏手中,生了变化。李昌找到玄奘后,问是怎么回事。面对地方官的询问,玄奘只得如实相告。不料李昌听了后,竟把访牒撕了,要玄奘快走。原来李昌也信佛。玄奘长出了一口气,一个人朝西奔去。

h米h花h在h线h书h库hbooku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