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活中的玄奘,机敏过人,坚毅果断。取经回来后,翻译一千多卷佛典。又是唯识宗的开宗立派者,唯识宗大概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教义最繁复的,因“万法唯识”而得名。不许心外有独立之境。讲逻辑哲学和认知科学。

二十一日口授遗书并亲写四十六字给杨广,将其遗著《净名经疏》三十一卷交付给杨广,还嘱请杨广为南岳大师慧思作碑颂,又“乞废寺田为天台基业”,“为作檀越主”。智顗说:“此等之事,本欲面咨,未逢机会奄成遗嘱,亦是为佛法为国土为众生。”

中国高僧都是大山之子,回到别离十二年的天台山,智顗无比舒畅,除了“负杖闲游”,还钻研经文。

他的动静很大,引起了荆州总管达奚儒的注意。再聚法会时,遭到荆州的干涉,勒令解散。

总持是说对所闻法,能总摄忆持,不会忘失。能止一切恶、持一切善。

杨广并不就是历史上传说的那样荒淫无道,尤其是和智顗结缘时候,他还只是晋王,没有掌握全局的权力,但他力图要做一把手。要做一把手的感觉很好。

永阳王陈伯智陈文帝的第八子从智顗受菩萨戒。菩萨戒,就是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鸠摩罗什从西域传来的,梁武帝、陈文帝都是该戒弟子。陈伯智游玩时不慎从马上摔下来,人事不省。智顗亲自率众为其在观音面前作忏悔,表示过错,请观世音菩萨保佑他无灾无祸。

我去过绍兴,那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天台山自然也美。美的地方就有神话。定光禅师在天台山久居达四十年之久,很有威望。智顗到来的前二年他就对山民预告:“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屋舍,用以待之。”善知识,是指有极高道德修养的和尚。巧的是智顗动身前也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山水极佳的地方,一僧人摇手伸臂招呼他上山,醒来以梦中所见告诉门人。门人对他说,那是会稽的天台山,于是他便离京前往。到了天台山,与定光相见礼毕,定光便问他,您还记得我早年在山上摇手相唤吗?智顗点头。这个故事有些离奇,但有些事很难说。高僧在定中所见的事,外人是说不大清楚的。

玄奘是开后门进佛门的,不是哥哥开后门,是一个叫郑果善的大理寺卿开的。46岁的隋炀帝杨广要做大国国君,无道起来,但还是好佛,这年他要度僧人。度僧就是按照一定仪式使信徒出家为僧。照佛门的说法,度僧人也是一件功德事。洛阳由于是东都,分配十四个指标。要郑果善去考核哪些人合适,郑果善有知人之明。

↙米↙花↙在↙线↙书↙库↙bkmihu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