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在﹏线﹏书﹏库﹏htmihuanet

1998年我和一帮朋友到新疆东部的哈密市考察瓜果产业的重组改制和上市,市委书记见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几个国有企业,你们看中谁,想买哪一家尽管说,我们就一个‘卖’字。”戈壁滩上,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可以看到三九集团在大漠深处收购的国有药厂。在山东,几乎是全员改制,卖给职工;在上海,因政府的财政实力雄厚、不改不卖,能破产就破产,用土地支付破产成本,还有很大的余额。中部、西部地区力度最小。在青海,我以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名义,去考察青海国企改制,分管副省长亲切地接见了我,考察下来,几乎所有的国有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在百分之百以上,没有金融工具,无法操作;在辽宁,当年的东北重工业腹地,最让人为之骄傲的中国现代工业基地几乎全部停顿,曾经的沈阳铁西区又是东北重工业基地最密集的地区,该区的所有烟囱都不冒烟了,被戏谑地称之为“度假区。”由于中国投资银行不达、金融产品不丰富,遇到大面积产能过剩,资产价格被严重低估时,我们只有采用简单的行政措施去解决经济问题:就是所谓的“抓大放小”“关停并转”行政性重组模式。其他许多民间的企业由民营企业整体买断、管理者整体买断、管理者加职工的整体买断,但很快就因为利益分配不公、职工举报、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职工安置压力过大等等原因,遭遇各种纷纷议论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不得不重新调整。

这三种经济力量成为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展的基础。同样的,对这三个力量的配置、管理、驾驭也就是重组是否得当,也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成败。

第四章中国的金融及我所经历的资本市场

资本的属性是:盈利、增值。归谁所有就是为谁盈利、为谁增值。

国有资本的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谁为谁管理?管理者与所有者如不能真正分开,不能各自独立,管理者就不可能是优秀的管理者,所有者也就不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些都是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太多的人在研究、思考涉及国家、社会的性质与体制问题。作为一个公民,本人谨在这里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运营体制提出个人的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