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景帝在乾清宫用过晚膳,便往承乾宫来。承乾宫内,晴霜晴雪见画儿睡得正香,便没有打扰,让她把晚膳也睡了过去。画儿迷迷糊糊饿醒,见殿内点上了宫灯,却听得宫外一声“陛下驾到——”,登时吓得惊跳起来。看外面天色,已是黑沉沉一片,她不是小孩子,又是个医生,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洞房花烛夜要做什么。按礼节,帝皇驾到,她应该出去跪迎,可是,她现在一步也动不了。如果可以的话,她巴不得离那人远远的,越远越好。

人生在世,虽然可以豁达,但是不能没有坚持。可以随遇而安,但不能丧心认命;可以云淡风轻,但不能得过且过。既然那高高在上的帝皇不容许自己有别的选择,那么就按着他的意思,进宫去罢。不过,指望她像别的嫔妃那样,费尽心思只求君王一顾,却是不能了。她受的不是那样的教育,做不来那样的行径。画儿默默的想着,边听着尚仪女官给她讲解宫中的礼仪和册封大典的礼节。

“当夜,她瞧见祺王招来济州城的名妓花魁们,在花厅里饮酒作乐。你那位令弟,许是听了外面的传言,酒又喝多了,竟说了一句混帐话来!”

待到了柳府门前,却见太夫人身边的绿云在那里候着,见她们回来便迎上前来:“姑娘可回来了!方才府里有两件大喜事来,先是太后传了恩诏,说三日后赐宴内外命妇,然后府里又来了贵客,太夫人只让我告诉姑娘,说是谷里来的!让姑娘回府便去厅里见客呢!”

“还请夫人三思。”画儿再接再厉,补上了一句。

侧厅里,陈诀慢慢睁开眼睛,只觉得自己眼皮上搁了千斤重的东西,略动一动便无比艰难。一旁服侍的总管丫鬟瞧他醒了,大喜之下忙忙的报与画儿知道。画儿给病人开了药方,便走进侧厅里来,看一看陈诀面色,把一把脉,便说道:“既然醒了,就没有什么大事儿,接下来就是补品药品,把身子调养到和正常人一样,就全没事了。他现在只能吃些稀粥,你们熬了来喂他罢。才刚醒,还是再让我观察一下,今晚就可以把他接回去疗养的。”总管点头听着,画儿转身出去,总管在身后一躬身,转头便看见陈诀只盯着画儿的背影,不由心里一惊,垂下头去。

这日晚上,画儿照着平日里的习惯看书习字,晴霜晴雪在一旁磨墨铺纸侍奉着,也静静的瞧着画儿全神贯注的写字。在纸上落下最后一笔,满意的拿起来吹一吹,随手放在了一边等它晾干去。

长公主心下剧震,却见挑帘处又走出一个身量娇小的温雅少女,蹲身一拜:“长公主千岁。”看容颜气度,声音举止,宛然是那日博雅楼中的小公子!这一惊非同小可,长公主一时竟说不出话来。画儿蹲身在那里有了一会儿,听不见叫起,只得继续维持这个姿势,心中暗暗叫苦。长公主勉强压住震惊,方察觉自己忘了叫起,急忙说一句“平身”。画儿听了这个声气,竟是博雅楼中那个蒙纱女子!只吓得倒退两步,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今儿晚上是怎么一回事?你得给我从实招来才是。”长宁松一口气,逼问着说。

“公子可是有了什么想法?”晴雪好奇,便凑近了问。姑娘每和她们说话,或和三姊妹们讨论诗词曲赋,每有惊人之句,却从没有谈论过国事来。今日看着神情,不知又有什么异想天开出来。

“我可什么都没说。”画儿抿嘴一笑:“令尊许了我可以随便出府,我后日要带了晴霜晴雪一起去玩,你们想要什么,我回头给你们带回来,只要告诉我,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便是。”

画儿与柳家三姊妹在楼上远远看去,但见城门处三千锦衣守卫,两旁文武百官整整齐齐排了班,手执玉笏,按品级身着锦缎冠袍,恭肃端立。另一旁却是内外命妇,大妆朝冠,珠环翠绕,手捧如意,也是整整齐齐立着。寻常百姓们何曾见过这等排场景象,被那恭肃严整端庄谨慎惊慑住,城墙上满满的人,竟一声也不敢出。偌大场面,竟连一根针掉在地下的声音也听的见。

“看你这架势,最近倒真成了大忙人了。难道说府里有什么要紧事情不成?”画儿也不顾甚么仪态,素裳撩起,盘膝坐在榻上,看上去却是分外不羁可爱。

“多谢柳总管。”画儿道了谢,方放下心来。旁边晴霜却叹道:“这柳家人真真是聪明绝顶的,竟有这种法子来。”

香山红叶名满天下,众人走上山道,却看到高处一个山崖。

火树银花庆佳节,仓皇侥幸暂脱身

“我们也候着吧。”晴霜应了一声。

“明日你们要服侍娘娘到长庆宫,那可不是个轻松差使,长庆宫的主子不是好说话的。你们下去歇着,明儿也好帮着娘娘应对。”高远从小近身服侍帝皇,十分明白太后的性子。看这模样,明儿真是有一场硬仗要打。

“既如此,我们先去睡了,麻烦总管了。”晴霜晴雪点了点头,带了女官们下去。明日这三天就过了,陛下要上朝,拜谒长庆宫的礼数是不能免的,明日要面对的人,是帝国最至高无上的女人,圣母皇太后。

薛太后的长庆宫前,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天还未亮,一顶顶软轿步辇宫车就陆续在长庆宫前停下。后宫嫔妃们神情或凝重,或嫉妒,或平和,或不忿。上次大家聚这么齐是因为听到了册贵妃的消息,这次聚这么齐却是为了来看新贵妃。册封大典那天,众嫔妃们打扮的整整齐齐,穿戴了最好的衣裳,精心装扮了,在五凤楼前站了半天,却被陛下一道圣旨,说“贵妃娘娘累了”给打发了。三天,这才三天,陛下对贵妃的恩宠已经传遍了东西大内。天天陪着贵妃用晚膳,除了处理国事,就是带了贵妃在宫里游玩,免了平日的礼节不说,还特许了贵妃可以出入璇玑凌云阁。那是什么地方?遍藏了历代名家真迹,孤本珍籍的地方,平日里除了陛下,是谁也不许出入的,如今竟许了贵妃去?嫔妃们有心今日与贵妃一争高下,各各都是早早的起来梳妆打扮,早早的到了长庆宫。

薛太后也觉得事情有点不好了,便也不说什么话,只对镜梳妆,撂着那一群花骨朵似的嫔妃在外面候着。

“看来,陛下这次,是当真了?”薛太后挑起精心修好的眉毛,问着身后的老尚宫。

“奴婢不敢说,天威难测,圣意究竟如何,也是不好猜测的。”老尚宫恭谨的回答。

“说的也是。”薛太后点点头。她这个儿子,从来都是东边打雷西边下雨的性子,说一不二,谁也摸不清他要做什么。今日新人来拜见,她也瞧瞧,是什么样人儿教陛下迷成这副模样。

花了个把个时辰方装扮好,薛太后一身雍容华贵,扶着尚宫的手走了出去。

“拜见母后。”众嫔妃们规规矩矩的行礼,她们在太后面前是不大敢放肆的,只是个个用眼光求着太后今儿给贵妃一个下马威才好。

“嗯,都坐着吧。”薛太后打量着时辰已经差不多了,乾清宫那边也该开始早朝,估摸着承乾宫的再一会儿就到,便懒懒的说了一声,众嫔妃便各按品级坐了,也候着就是。可等了一会儿,没见承乾宫的车马,却等来了一道圣旨。

“奴才拜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高远情知太后不好惹的,便亲自领了口谕往长庆宫来。

“你来做甚么?”薛太后懒懒问道。

“启禀太后,陛下有口谕。”高远伏地回话,便站起身来。众嫔妃宫人们听了,都离座跪地,薛太后也从椅上站起,听着圣景帝的旨意。

“陛下有旨,贵妃娘娘午时一刻拜谒长庆宫,命各宫嫔妃等候,不得擅离,钦此!”众人齐齐道一声“领旨”,高远又叩拜了太后,方回乾清宫回话。

“这从三天前拖到现在,又要拖到午时一刻,贵妃娘娘真是娇贵。”也不知是哪位嫔妃说了一句,薛太后面上也有些不好看了:“领旨候着!”

“晴霜,我有点怕。”端坐在翠帷金缕八宝车中,画儿深吸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的心跳依然擂鼓一样快。原本以为,在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再慌乱了,谁知此刻,却还是紧张。今日一早,晴霜晴雪和沈尚宫就不断的提醒着她,薛太后不是好说话的,到了长庆宫再不能像在陛下面前那样随意。她本来就有些紧张,待真坐上了车往长庆宫去,心里就更慌了。画儿在心里微微苦笑,马上就要面对自己名义上的丈夫的母亲,还有名义上丈夫的一堆小妾,当初真是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无奈窘迫的一天。

“娘娘不用这么害怕,您是初进宫,还不太了解宫中的规矩。太后今日不会为难娘娘的,只要照着礼节回话就是了。”车旁的沈尚宫听到了画儿的轻语,不由安慰了一句。

“嗯。”画儿轻轻应了一声,便不说话了。沈尚宫和晴霜晴雪对看一眼,心里都有着忧心。本来三日前就应该前往拜见的,陛下恩旨,推到了今日,又从清早推到了午时,太后必然是要不高兴的,今日务必要帮着娘娘,不让出错才是。晴霜晴雪素知自家姑娘从来都是应对自如的,今日不要失常才好。

翠帷金缕八宝车在长庆宫门前稳稳停下,画儿的心也“咯噔”了一下,听得外面宫监通报一声,想起前日晴霜晴雪说的话,今日自己只不要出错,反正,推迟拜谒长庆宫是帝皇的恩诏,太后也明白,只是自己今日要加倍小心便是。

来了!车驾离长庆宫不远时,早有内侍传报了进去,各宫嫔妃们精神一振,薛太后冷眼看看,便向德妃说道:“德妃,你是这儿位份最高的,好歹是贵妃,领着她们出去迎一迎,莫失了礼数,反叫人笑话。”

“臣妾谨遵懿旨。”德妃从椅上站起,蹲身领了旨意,便带了嫔妃们迎出门去。

画儿从车座上站起身来,瞧瞧自己的衣裙装束,看没有什么不妥,沈尚宫在外面说一声“娘娘请下车”,早有人上来打起了翠帷车帘,画儿扶了晴霜的手,慢慢的下了车,抬头便瞧见宫门处一群人迎了上来。

环肥燕瘦,珠环翠绕,红香绿玉,美貌绝伦,个个身上都穿着崭新的罗裙,步摇钗环宝光闪闪,美不胜收。画儿细细打量过去,不由在心里暗暗赞叹,这后宫嫔妃,三千粉黛,都是从世族大家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果然个个都美艳绝伦,气质超群。可惜了自己没有学过画,要不然就这么按着样子用工笔描到纸上,也是一张出色的美人图。正在心里面感叹,却见一个打扮与众不同的少妇率先走了上来。

“臣妾秋凉殿德妃,拜见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德妃盈盈下拜,画儿忙扶起来,细细看去,只见眼前的少妇神态安娴,温柔秀丽,秋水明眸,身上穿着轻罗绣莲花的衣裙,发上白玉簪衬着乌黑的青丝,真是个美人儿!秋凉殿德妃,她听人说过,是两位孪生皇子的生母,她进宫前后宫品秩最高的妃子。后面跟的众人也齐齐蹲身行礼,沈尚宫上前叫了起,便着承乾宫尚仪引导着往长庆宫正殿里去。

“臣妾拜见母后,愿母后福寿安康,千岁千岁千千岁。”画儿规规矩矩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按着沈尚宫教的话说了,又接过了沈尚宫奉上的翠玉盘,盘上白玉杯里盛着极品的香茶。画儿按着礼数,一点不敢错,举盘过顶,奉上了那杯茶。

薛太后顿了一顿,方命身边老尚宫接过茶来,慢条斯理的啜了一口,方说道:“扶贵妃起来。陛下都有了旨意,免了贵妃的礼数,在乾清宫尚且如此,何况哀家这长庆宫呢?”

画儿听着话里有刺,心里也闪了闪,想着这说话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思忖了一下,方恭恭敬敬说道:“臣妾不敢。免了平日礼数,是陛下见臣妾初进宫,不懂规矩,才暂且如此的。母后是国母,又是长辈,德泽天下,恩昭六宫的,就是寻常百姓人家,媳妇见了舅姑也要恭恭敬敬的侍奉,何况皇室天家呢?母后如此说,真教臣妾无地自容了。”

“嗯。”薛太后点了点头,她在宫中几十年,这奉承话都听得多了,要的不过是个态度而已,看来这新贵妃还算是知礼有据的。“站起身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是。”画儿答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