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妃笑道:“可不是,顾夫人好福气,有这样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我可是羡慕的不行。”

老王妃细细瞅了元秋两眼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顾家的三丫头,有些日子没瞧见了这丫头了,倒是长的越发标志了。”

士衡点头道:“已经大好了,有劳妹妹挂念。”

士衡便把昨日听来的话和顾山复述了一便,又和顾山道:“我原本只当元秋是妹妹,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变了样子,成日里想着她。原本我想问问元秋妹妹对我是否有意再让郡王府上门提亲,可是每每见到妹妹都不敢开口,怕说话造次亵渎了妹妹。谁知昨日听那丫鬟所言,才晓得妹妹怕是要和子息定亲了。要是早知如此,我就该去问她一番。”他自己说完又想起夏子息塞匣子给元秋的那一幕,心里不由得越发疼痛,转了脸去默默的流下泪来。

书香应诺了一声,低头垂手的退了出去。士衡从一楼转了一圈,捡了本讲数学的书上了二楼。二楼靠南边的窗子大开着,阳光都透了进来。士衡见这里光线好,便把藤椅搬了过来,自己坐在窗下一页页翻看起来。

士衡兀自在那想着,顾山见他脸色一会青一会白一会还自己偷偷笑了会子,越发觉得不正常,便盯着他看个不停。士衡自己想了一会子,猛然发现顾山在跟前直勾勾的看自己,冷不防吓了一跳,当即作势要踹:“你蹲在这里做什么?倒唬了我一跳。”

士衡听了犹豫了片刻,觉得若是不去倒显得自己气了。士衡寻思了一番便把檀木盒子放下,追上顾山一起出了院门。两个人出来还没走多远,就看见元秋三人的身影,顾山忙撇下士衡,上前去和夏子息打了招呼,又装模作样的客套的问了紫嫣一番。紫嫣见了顾山又自主的脸红了起来,她又怕人看出自己心思来,只得佯装镇定的一一回答,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让元秋不上话,慢慢的两人便把元秋甩到身后了。

夏子息因听了关于元秋的事,心里便不像以前那么平稳了,每日翻来覆去总是想着元秋。终于隔了几日夏子息便想了个看紫嫣的借口来了顾府,当丫鬟来通传的时候元秋只以为夏子息是思念妹妹,便携着紫嫣到上房去。

紫嫣因抱妞妞紧张,身上出了一身的汗,此时妞妞跑去玩了,她才觉得轻松了不少,忙掏出个帕子来擦额头的汗,顾山瞅着元秋在拿玩具分给泉哥和妞妞,娘们蹲在席子边护着,几个丫鬟有的去烧水,有的去传果品点心,又有两个拉着紫嫣的丫头小桃到外面去吃果子。顾山见自己周围并无旁人在,便小声和紫嫣道:“紫嫣妹妹,刚才我不是有意的。”

碧儿和织梦到了院子门口便接过食盒,亲自拎了进去,又洗了手将菜一一端了出来。元秋在边上细看,见碧儿做的几样菜是:山外白玉煲、蜜汁山药、清炒虾仁、龙井鱼片、丝春卷并一大碗西湖莼菜汤,几个菜倒都是清清爽爽的,看着就有食欲。

元秋听见忙迎了出来,李氏拉了她的手进屋问道:“中午歇午觉了吗?”元秋笑道:“睡了一会子,醒了才去把泉哥和妞妞抱来我屋子玩的。”

李氏、元秋忙上前去请安,士衡忙上前扶起李氏笑道:“伯母不必行此大礼,我和山弟关系素来极好,伯母只把我当普通子侄对待就好。”

顾礼听见张姨娘哭哭啼啼念道个不停心里厌烦的很,只得吩咐人另外取了瓶药膏来给她说:“这便是那药膏,你自己涂抹了,虽然疤痕可能消不去,但总会比现在好些,你好生涂抹了,伤疤没好之前不可出去乱跑。”

元秋进屋去喝了半盏茶,张姨娘和林姨娘便换好了衣服赶了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元秋面前说对方的不是,元秋听了个头大才把事情搞清楚。

元秋略想了想说:“不如让碧儿过来伺候,院子里正好也有小厨房,母亲想吃什么,碧儿马上就做了,岂不是比大厨房做了端过来要便宜。”

沈妈妈只得转了话头说起京城的事来,顾礼也顺着她的话问候了老太太及两个弟弟,又说了些家里的事情才问道:“我前两个月差人送了信回去,老太太可收到了。”

沈妈妈见李氏不言语,也冷了三分脸,瞅着两个新姨娘道:“你们两个死人啊,还不给夫人敬茶。”

李氏忙应了,麻利的收拾好以后,传了早饭,两人匆匆忙忙吃饭以后,坐了车直奔郊外的葫芦庵。

夏子息瞪着士衡嘴里的翅,夹了一块放在嘴里恨恨的嚼着,紫嫣和元秋被他们逗得笑个不停。几人毕竟之前吃了好些东西,因此并没有吃太多就都下了桌,元秋选了好的鱼和让碧儿和紫嫣的丫头坐一起吃去,剩下的就赏给厨子了。

几人归坐说着话,一下人前来回话:“小的四处打听问了,大船早五日便都预定出去了,却没有相应的船可以租。”

翠莺笑道:“二姑娘好歹还知道要些脸面的,挡了两三次她便不使人来要东西了。”

元秋瞅着时辰也不早了,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吩咐小丫头送苏绣娘回去,自己拿了一块布出来将两个靠枕包起来,让一个小丫头捧着。

士衡回礼道:“原来是三小姐。经常听祖母夸赞三小姐,还望三小姐有空多去郡王府

柳儿忙上前捂了她的嘴忙不迭的道:“我的姑娘,你小声些吧,看传到夫人的耳朵里。”

那小丫头见到屋里的气氛,先吓得腿软跪下了,待到顾礼一问,便老实地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那日我在院子里绣花,见大厨房的平鸽和姨家的小燕拎着食盒过来,见到我出来了,平鸽便接过食盒递给我说是三姑娘让送来的粽子。我当日还笑说怎么三姑娘送东西倒让厨房的和姨娘家的丫头来跑腿。平鸽姐姐说三姑娘家的姐姐在忙,自己便揽了这个差事讨零用钱。又给了我几个零钱嘱咐说就只当说是三姑娘屋里的姐姐送来的。”

元秋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写自己的字。一会织梦回来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吩咐关了院子,今晚都不许出去。

顾礼道:“你脾胃娇弱,也不适宜吃太多。”

世子等人便勒马转了头,等郡王发了命令,便随郡王驾马奔腾而去,马蹄下扬起漫天扬尘。

织梦笑着应了,从院子里叫来一个专职扫洒的使丫头来,让她送去给张姨娘,那丫头连忙把笤帚递给旁边的人,把手在衣裙上擦了擦,接了那“健人”便匆匆的出了院子。

各船上异口同声的喊着口号声,与船上唱神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让岸边的百姓们兴奋不已,都高喊着助威,龙舟的终点是官员所在的厅前,龙舟上的水手动作一致的拼命划船、力争第一。

顾山本想骑马,但顾礼以他不熟马术为由,命他跟着自己坐车去。

碧儿听了这话有些疑惑:“这是为何?”

元秋画完笑着指给那娘子看:“衣裳帮我用上好苏绣锦缎来做,衣裙上摆用金银丝线绣了那带着露水的花,再用五彩线绣了蝴蝶在花周围盈盈飞舞;其他位置要用那种淡色的线绣素洁淡雅的花来做铺垫,腰间的珠串要三列的珍珠穿起那种宽的腰带来,珍珠的大小要一样,选那种色泽圆润的用银线穿起来。袖口领口这些花边要用滚雪细纱来做,细细的叠了小的皱褶缝上去才有那种感觉。”

元容顺了口气,瞅着织梦抹了眼泪:“三姑娘得了便宜也就算了,用的着这么羞辱我吗?她是被亲王娘娘郡王娘娘看中的人,以后前程大的很,眼里哪还有我这个姐姐。把这些东西拿了回你们姑娘,让她少□的心,我承受不起。”

老王妃在上位坐了,元秋亲自上前奉了茶。老王妃见她虽年幼,但举止言谈不俗,又落落大方,心里便喜欢了几分,拉着她的手问了几句话,便将腰上佩戴的一块翠绿的流云百富挂件摘了下来,亲自挂在元秋的裙上。

元秋回到屋子里,心里止不住的兴奋,有点像前世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感觉。平日里晚饭后元秋要总要弹半个时辰的琴才梳洗睡觉。今儿也不弹琴了,早早的洗了澡便躺倒床上去,就怕明天迟到,父亲又不让她学了。

如梅说:“二姑娘针线比三姑娘强了不知道多少,只是我们在家里整日做针线,到底不如外面的师傅,如果老爷肯请了师傅来,二姑娘胜算会更大些。”

李氏也点头笑了:“毕竟年纪不大,这样已经十分难得了。”

如兰嫁人一年便生养了柳儿,张姨娘看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在她六岁的时候就把她送过去给元容当贴身丫头,这丫头也争气,虽然年岁不大,但是面面俱到,如今伺候了元容几年却从没出过岔子,连如兰也觉得自己脸面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