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性的历程:中国“天人合一”的性学思想 > 野合而生的孔圣人——上古时代的野合风俗(

不过最常见的离婚理由主要是第一条和第二条。

太皇天上平气将到,当纯法天。故令一男者当得二女,以象阴阳。阳数奇,阴数偶也。乃太和之气到也。……故使一男二女也。

《孟子》中所说“齐人有一妾”的故事中,那“齐人”是个乞丐,但他也有妾。妾的价格如此低廉会造成的一个问题很快引起政治家的关注,西汉的《盐铁论》就记载了一位贤良的看法——

比如舜有个亲弟弟叫做象,一心想霸占自己哥哥的财产,他同父母亲一起商量,设下陷阱要将舜置于死地。当舜掉下陷阱之后,象得意洋洋地对自己父母亲说:“谋害舜大体上是我的功劳。那么,牛、羊、仓库都归父母亲吧,至于武器、乐器还有两位漂亮嫂子,就都归我吧。”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既然同性恋能入诗,可见在他老人家的眼中,同性恋算得上是很纯正的感情了。这倒不是他老人家开通,而是在当时,同性恋并不被视为变态。

一是调治精气;二是致其津液;三是掌握时机;四是蓄养精气;五是调和阴液;六是聚集精气;七是保持盈满;八是防止阳痿。

交合的时候呢,男女应当模仿多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进行交合。对于抽送力度、角度、深浅和频率也一一作了说明。有“十动”之说,后世所谓的“九浅一深”即是源于此。同时在交合的过程中,男方还要细细品味。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到龙升到田野里来了,见到大人先生是好的。为什么在野呢?野合之谓也。

讲的正是先秦时代男女野合的情形,尤其是最后一句,那是特别特别的情色,即便放到现代,也完全是十八禁了。

原民认为野合——野外性交,可得天地之气而有益健康,同时有利于谷物生长,因此经常在桑社里组织自由性交。在这个场合中,男女放怀无忌,无分老幼,纵情交合,慢慢地就形成上自天子、下自庶民都认可的集体活动。据《礼记-月令》载,凡到仲春之月,候神鸟都飞来了,天子一定要亲自率领后妃嫔娥,抬着猪牛羊等上等供品,祭祀太阳神,还要将象征男女性交的弓箭供奉给高媒神。《国语-鲁语》中曾记有鲁庄公如齐观社的故事。所谓观社,其实就是去观看女人的裸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