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她刚下飞机,就接到杰西卡的电话:“老板,百老汇的一家剧场想排练演出咱们的《主角》,想买《主角》的版权,你怎么说?”

李约对普通人,交际能力还是不错的。可是,面对自己行业的大拿,特别心存尊敬的大拿,她难免有点象她还是魔法学徒,面对大魔法师时的心态。有点谨慎过度,不知如何打开话题。

李约是典型地一完事就丢到脑后,开始思考一下部电影的那种导演。而所有的烦恼都顺延到了福克斯探照灯的身上,鲍尔却快愁死了,他甚至有点后悔,是不是不该接下这个烫手山芋?虽然肯定不会赔钱,但赚得少太多的话,自己这个做负责人的,心理上很难受啊。

于是,前期准备又多耗时一周时间,才达到开始拍摄的条件。而那位设计师意外地对六七十年代的复古装很有感觉,配合魔法风格,设计出一种奢华又低调的风格,陈旧的历史的美感,让李约非常满意。

奥罗拉手段狠辣,塔拉狡猾机敏,二人搭档,无往不利。

“弱倒是弱,但并没有那么丑。大部分人的本质还是不错的,温和又没有攻击性。”

李约的新粉丝们的出现正是在《主角》公映之后。马丁只是个典型,并不是个案。网络的力量无穷,一传十,十传百,大量关于的《主角》野生影评引来了更多的观众。再加上,五月初,并不是一个有强有力对手的档期,于是,《主角》周票房象浪潮一样突破了四千七百万,闪瞎了所有人的眼。

有了迪卡普里奥的这个背书,再加上四位人气主演的卖力吆喝,之后的票房果然刷刷地上涨,乐得福克斯找不着北。

三人在各自的门口都顿了一下,然后才转身离开。只不过,约翰是怆惶绝望的,麦克是骂骂咧咧的,杰克则低头垮背,有些跌跌撞撞地慢慢走开。

剧本虽然写得不错,但三位大叔的表演却把她的剧本狠狠地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些在舞台剧界摸爬滚打过很多年的演员,对于这个题材的理解,比李约这个浮光掠影的门外汉深层得多,复杂得多,自然也就能把李约设定的角色演出更丰满更真实的感觉来。

“新的?多少钱啊?”

“你这么年轻的年纪就连获两奖的事,在奥斯卡史上还是第一次,李导对此有什么看法?”

昨晚自己就在眼前,这群媒体为什么不直接访问?非要大清早来电话吵人?而且,一个劲儿地问,对哪位哪位明星什么看法?和迪卡普里奥与邦辰之间的关系?

虽然外面被拒绝的人很多,但进到宴会里,李约现,人也不少,说是人挤人也差不了多少。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寻求机会。上镜的机会,交易的机会,认识名人的机会……

可能因为别的提名者都是一身黑西装的男人,李约这么个青葱女孩一上台,还没等颁奖嘉宾说什么,其余几个提名者都齐齐将目光看向了她。李约连忙上前各个问好,各个鞠躬。都是前辈,哪怕是竞争对手,伦理还是要有的。做了好些年魔法学徒的李约对于这一点,比普通的高中生大学生要认真的多。

下了台,李约的脸还是热热的,一方面是兴奋,另一方面实在是台上的射灯功率过大。才站了那么一会儿,李约就能感觉一身热哄哄的真冒汗,体会到当演员的艰辛。比当导演痛苦多了。

不走红地毯的与会人员很多都早早地进了会场。也免得别人都坐下了,再一层层找座位。柯达剧院的观众席有上下两层,李约和西尔维娅进去的时候已经坐了三四成,尤其是她们动画片部。

《主角》其实算不上正统的美式喜剧。

没想到,里克特突然上前两步,追上来:“那个,我能和你交换一下手机号吗?”

过了好一会儿,李翰才回来短信:“不是我要,是我的同学!姐~~~”

迪卡普里奥眉毛微挑,虽然问的时候有点坏心眼,但对方答得过于坦率,答案更是多少让人不太舒服:“你刚才说不错,是客气话?”

虽然电影圈里,很多人这么想,可是没人说出来。鲍尔这么一说,李约也乐了,就是,金球奖总在讨好奥斯卡,就这风骨,她李约就看不上!好吧,李约也知道此时她有点置气了,自嘲地笑了下,年纪一大把了,竟然还在奖项上看不开:“还是最佳动画片嘛,我知道了。”

李约犹豫了一下,打断对方还在兴奋地叽叽喳喳的话头:“西尔,其实我们动画厅剧组不用走红毯……”最主要是走了也没人拍啊,拍了也没人登啊,完全没爆点,有没有?所有的记者都盯着大明星去了,她们这种的,直接当面冷落,会很尴尬的。所以,李约才决定不走红毯。这可不象圣丹斯电影节那样,媒体少,到场的人也都是同类,不会有太多失落感。金球奖可是大奖,明星众多,待遇就完全是两极化分裂了。

所以,为奥罗拉写续集本子比她当初写初集剧本困难了不只十倍,因为没有现成的剧情可抄。原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费翔的那一现,给她带来的灵感,让她展出一条支线来。让这本续集不至于愁白了李约的头。

李约一愣:“你是说——爸妈都去看你比赛了?!”真是够闲的了!女儿在外面过了两个月,好容易回趟家,竟然找不到人!

工作马上开始了。

“你怎么戒的?”汀布莱克特意说得不太清楚:“我爸应该向你学习学习,他都戒了两百次啦!”

这一笑,反而让二人之间的气氛亲近了不少。再次坐下来,说起各自对镜头的理解时,曼托有些惊讶于李约的大胆,李约则感叹曼托水平的精湛,缜密而且丰富,未来一定是大师级的摄影师!

“满意吗?你喜欢哪个角色?”李约根本没想得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直接问出了第二个问题,这种反应让尼森笑了出来。

汀布莱克听见这样豪华的名单,感觉和鲍尔差不多。他在歌坛是级巨星,谁的面子都可以不买。但在影坛,他就是个新人,听到这样的演技派大咖,还是忍不住摒住呼吸。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道:“有备选名单吗?”

到这一刻,李约看着弟弟,真的觉得弟弟长大了。对自己的需求很清楚,对自己的职业也规划得很明了。实在是了不起。自己十五岁的时候,还只知道做梦呢。谁知道弟弟经过和家人一起跑到美国来,独自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了解新世界之后,不知不觉地就成长起来了。

“哇哦,周边竟然这么赚钱!”李约看着鲍尔拿来的账单,两眼直冒绿光。周边不象票房,行公司并不一定能插手其中。这次是因为李约同意,福克斯探照灯才能在里面分杯羹,但他们抽成不多,大头都在李约这里,这半年多的销售记录算下来,比李约的票房分成还要丰厚,这如何不让李约喜出望外?

终于,警察给了三老头半个小时的时间。

想要对整个电影流程全面掌握的话,不是不行,但更适合小投资的野台子,就象之前拍摄《奥罗拉》一样。一旦要拍摄投资上千万上亿的正式电影,还想这么做的话,那就是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李约一听哈哈笑了起来,其实是她不了解其他人的剧组是如何操作的,她就是一个人自己想当然,带着一群菜瓜,所以才没人反对她,结果还真让她做成了。但她和哈雷有一样的问题,要想真做这一行,她要不就一直做木偶,要不就一切从头学。她不可能一直做木偶,所以,必须一切从头学。如何做一名面对真人演员的导演和制片人。

人,天生就是有趋众性的生物。开始,如果评论的人少了,一般就越会越地冷清。如果开始有人站出来说好,就会有无数人跟风,然后再有无数人反对跟风,最终的结果就是关注度象龙卷风一样飙上去。

奥德斯基有点无奈地道:“汉克得奖了,摄影奖。”

“哇哦,姐,你看前面那个……”

李父愣了一下,这人管得也太宽了吧?鲍尔连忙解释:“电影节还没完了,我对《奥罗拉之死》有信心,说不定还能得个奖呢。如果得奖的话……”

李约摇头:“没有,我们的特技用得特别少,都是我和弟弟在家完成的。唔,我弟弟就是这部电影的摄影师,汉克·李。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同比例实景做的,不得不说,我们请的美工和道具虽然年轻,却非常敬业,我的要求非常苛刻,他们修改了很多次,还是按要求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完美。而场景中的天气和魔法,无论火还是雨,都是真的,我们做了很多机关让它们看起来象是魔法师放出来的,所以看着才真实。”

“老师,人类是不会飞的。”奥罗拉这句话一说出口,又引一片哄笑。老师的表情也从无奈变成了愤怒,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咬着牙骂了一句:“奥罗拉!你是一只尊贵的水龙!怎么能自降身价,与卑贱的人类扯在一起?!……”

女儿可以成功。这是李父现在的想法。所以,既然她出现在人前是必须的,不如趁早适应。

“卡,抱歉,李尔,你的这一句,能不能再愤怒一些?”李约直接打断几人的演绎,拿着剧本走过去,小声跟李尔讨论起角色在战争后的心理变化。

在所有龙不看好奥罗拉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奥罗拉奇异的意识的原因,他做出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他竟然还处于幼年期就化形了!

“意大利裔。”

剧本是第一步,她写完了,只是按着时间线把故事讲完了,没什么技巧。连她自己看着,都觉得有些枯燥苍白,没把她想表现的意境表现出来。是框架问题,台词她觉得已经合格了。她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书上学到的技巧用在其中,改了七八次,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

“拜托,我可是未来的朱丽亚·罗伯茨!”

被女儿这么“挟持”着前进,李进学这个做父亲的,心里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是不好受。觉得是自己没用,才让刚刚成年的女儿为家里操这么多的心。所以,李进学特地与女儿来了个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风系初级魔法飘浮术,对于轮盘赌最有效。就算不用魔法,她现在的灵魂强度,无论是记忆力还是计算能力都远常人,梭哈还是德州扑克都不在话下。

李翰直摇头:“姐你昏了一天多了,医生说还要观察观察呢。”

一轮请下来,除了艾伦在英国不方便过来之外,《主角》里的主角们再次齐聚了。连汀布莱克都很给面子地积极响应,要求是上次李约给的那种独一无二的奥罗拉风的饰品。这么点要求,李约当然应下。她也知道汀布莱克这是和自己闹玩呢。不过,这也让她知道送这些捧场嘉宾什么礼物了。奥罗拉的高端饰品,rl的还没往外卖的香水,足够了。

嘉宾再加上迪卡普里奥和邦辰,一个动画片的映,这样的份量很让人满足了。

出于礼貌,李约又打电话给马特·达蒙的经纪人,做出邀请。结果,这位挺和气的经纪人只说当天的时间不定,现在还不能确定。如果有空一定会去,云云。并恭喜了一番李约新片上映。

于是马特·达蒙成了映式的未知人员。

这样的名单送给鲍尔,直把老头乐得在屋里转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