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一幕正在上演,彼得利用灵活多变的身手纠缠蜥蜴博士,而蜥蜴人每一下都是又重又狠,打的彼得只有招架之力。

“加纳利装置,他要用这个放射设备,让整个纽约的市民都变成蜥蜴人!而这个装置现在在奥斯本集团的大楼上。”彼得沉重地说道。

幸好蜥蜴博士对其他学生不怎么感兴趣,狰狞的小脑袋左右张望。

约书亚神情严肃,暗道:蜥蜴博士出现了!

这种美誉让彼得暗暗欣喜,他一开始的目的只是想要查出枪击伯父的凶手,帮助别人只不过顺手而为,他的这种行为更大程度上是有着打击报复的含义的。

“当然。”黑人警官将画像递给了彼得,然后在彼得看画像的时候补充了一句:

按耐不住的彼得出手戏弄了他一番,并跳起来用篮球扣碎了篮板。

一家人吃过早点后,除了史密斯太太,都出门了。

“你终于回来了。”二话不说就扑到约书亚的身上,紧紧抱住。

斯凯穿了一件萌萌哒兔子装,并给约书亚挑了一顶魔术帽和一个遮住半张脸的面具。

“dad!mom!”

吃过早饭之后,约书亚让女孩自己玩去,待女孩走后自己则朝着几个正在吵闹的很哈皮的白人男孩走去。

但诺斯替主义的推测更进一步,即我们在自己的世界中所创造出来的现实虽只属于自己,却可以影响到现实世界及他人的世界的。

“你就是小约书亚吧,第一次见面,这是送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中年男子拿着一个赛车模型送给约书亚。

纽约的一家孤儿院中,一个亚裔小男孩独自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与周围小伙伴的嬉闹格格不入,孤儿院的其他孩子自觉地与他保持一定距离,周围空出一圈“安全范围”。

约书亚安安稳稳的恢复以往的生活,相比之下,彼得就苦逼多了。

最近,约书亚几乎很少见到彼得,他每天都会迟到、早退,两人的课又不常在一个教室。解释一下,美国的高中就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不在固定教室,基本上上一节课换一个教室。

彼得现在是教授们最头痛的学生,每次彼得不会按时到达课堂,但学校的规矩又极为宽松,只要能拿到学分就行,彼得总能修够学分。

彼得以前是中城中学出了名的书呆子,当然现在没那么呆了,但成绩还是一样的好。整个年级组,除了格温·史黛西,就是他了。他之所以会差格温一点,是英文和历史拖了后腿。

在自然学科上,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或者化学,彼得都是打遍学校无敌手的。

虽然昨天纽约发生了恐怖的大蜥蜴事件,但纽约市民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纽约的犯罪事件也一如既往。

彼得每天行侠仗义,还要上课,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让他忙乱的话,那未来老丈人的找茬就让他疲于应对。

乔治警长由于约书亚的出现,现在依就生龙活虎,还升了职。现在他对于彼得的人品很认同,但却不想让女儿跟彼得有过多的接触,于是处处阻挠两人。

不过没有乔治的“临终遗言”,以彼得的个性完全不受这点困难的影响,格温也是极有主见的女孩,两人与乔治警长斗智斗勇,不亦乐乎。

乔治警长憋着一股子劲和蜘蛛侠攀比,反倒使纽约的犯罪率明显下降,扭转了纽约市民对纽约警察前段时间办事不利的印象。

几周之后的一天,早餐的餐桌上,史密斯先生突然问起了约书亚驾照的事。

在美国,16岁就可以考到1证,约书亚也是去年考的,但1年内如果没有大人跟着是不能独自驾车的,一年之后不出问题才能转正。而今年的这个时候刚好一年,可以领取正式的驾驶证了。

“想要买一辆什么样的车吗?”史密斯先生问道。

“我还没有想好,这段时间会好好考察的。”约书亚思考后回道。

自从《哈利波特》系列第四部出版后,约书亚的个人财产已经超过9位数,他完全可以随意挑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不用考虑钱的事。

史密斯先生只是提醒,车还是自己挑比较好,尤其是第一辆车。

这几天,约书亚就在张罗着买车的事,彼得也常来凑热闹,言语间表达了对约书亚的羡慕嫉妒恨。

虽然因为老帕克依然健在,使得彼得家的经济状况不再像原剧情中那么窘迫,但彼得明显不准备让伯父为他出钱买车。

当然,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车对我来说没有用,只要我想,我可以超过任何一辆车。”那表情要多不在乎就有多不在乎,至于怎么理解就是我们的事了。

最后,约书亚拍板决定,直接买两辆车,一辆普通汽车,平时日常使用;一辆跑车,参加各种party和签售会用,偶尔开出去兜兜风。

周末,约书亚和史密斯先生约好去汽车商城,那基本上什么牌子的汽车都有。最后约书亚选中的是一辆通用公司的凯迪拉克cts和一辆跑车兰博基尼雷文顿。

约书亚直接在车行一次性付清,凯迪拉克cts加上各种手续费不到10万美金,而兰博基尼雷文顿则超过200万美金,车行经理当场送了约书亚一年的全套保险。

因为刚好有现车,约书亚和史密斯先生一人一辆开回家,史密斯先生见猎心喜,主动要求试试兰博基尼的跑车。

接下来的几周,约书亚每天下午放学回去,都会开车兜一会风,大多数时候会带上斯凯。新车是需要磨合的,约书亚以这个理由,经常带着斯凯看看电影、逛逛街、喝个咖啡等等,明显私心极重,有时候直接在外面解决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