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讲了四个故事,大家走着、讲着、笑着。突然,刘明善停下脚步问:到第几层了?大家都只顾着听故事,忘了数楼层。还是一个小青年聪明,他快步跑到邻近房间看门牌号,回来告诉说,十四层,快要到了。

10月15日,新集煤矿筹备处正式撤销,淮南市委随之成立新集煤矿党委,刘明善担任书记。新集煤矿打造了自己的心脏,巨人即将站起。

人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刘明善回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英雄是被逼出来的。当走投无路时,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什么都无所顾忌了,英雄就这样产生了。命运往往公正而微妙。依靠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加之多方筹措,刘明善缓解了创业初期的基本资金问题。当时,中国内地正在热播中国香港1983版的《射雕英雄传》。有人看了电视剧后,戏称因为忙得顾不上个人仪表的刘明善的队伍是丐帮,而四处借钱的刘明善则成了名副其实的丐帮帮主。

第二天,天气依然寒冷。刘明善用拖拉机运送红砖。拖拉机刚到地点,当地农民一拥而上,拦住了刘明善,说要买路钱,而且砖头必须让他们来卸。刘明善只能照办,工期紧,时间比金钱宝贵。

淮南千里煤海,为什么新集是重中之重?这是站在今天对新集现象进行思考的切入点。

官司打到了煤炭部和国务院。10月,国务院派出调查组,一个月后,调查组做出了比较中庸的结论,提议将刘明善安排到矿务局其他煤矿。官司似乎打完了,其实并没结束。安徽省政府对国务院调查结论提出反对意见,但最后还是为刘明善了离开谢一矿的去处:担任安徽省煤炭厅企业管理处处长。刘明善把关系转到煤炭厅,但没有去上班。

有领导说他胡闹,有中层说他收买人心,甚至有矿工也不理解。1983年,他找到矿务局,提出增加630人,增产20万吨,同时井下采煤改为四六作业制,缩短工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直到近代,科学展,矿业振兴,守着近一千万平方千米土地的中华民族猛然现所谓宝贝,并不是什么金元宝,而是国家振兴、家乡致富的矿石。于是,那些流传着凤凰栖息的传说的地方,霎时热闹了起来。

而故事的名字就叫:黑金红流。上部托起太阳的人:开疆破土创辉煌

新集对国家、地区、股东、员工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经营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既有精神理念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单就产能而言,尽管2008年新集实际产量已达10万吨,但在煤炭行业中排名仍算不上靠前,为第33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新集的纳税却进入了中国500强。2007年位列第325位,2008年位列第312位。

7月,胡锦涛在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和省长回良玉等陪同下来到了新集。

在新集身上,红与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当代中国煤炭行业的新形象。

还有一个值得欣慰的是,能有机会将教育管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服务对象的具体管理实践中,因而能引更切合实际的、更深刻的思考,为企业、为社会更多、更好的智力服务,不能不说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的一大幸事。

新集的第二次范式转换是1997年企业改制成立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任老总刘谊,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市场条件、机制环境、竞争格局、经济和技术形式等都以出人们想象的度生变化的情况,一是在管理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系统化地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流程、规则,实行了岗位管理,使管理科学化;二是在经营上大胆进行了适时、适度的战略性调整,从多元化到专业化,再到煤电一体化,从战术经营到战略经营,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短期经营到永续经营,在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百亿资源、百年想的资源收购;三是从德国引进最尖端的技术,以新、创、精、高的理念推进已经搁浅五年的刘庄矿建设,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新的标杆。四是企业成功上市,使新集走上了现代企业之路,出色完成了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新集矿是比较好的,展起来有一定的前途。

最高兴的是,我们的工资涨上去了。

我到新集以后,不到两年时间除了买几大件外,还攒了近两万块钱。

人活着不一定为了钱,只要生活感到充实就行了。

我感觉在这里比较充实,就回来了。现任公司总经济师田传新感慨地说:那时候大家奔的只有两个目标把成本降下来,把工期降下来。终于,同样的新集度,同样是新集奇迹。当年12月,花家湖煤矿举行中央风井冻结钻开工典礼。

1993年,花家湖煤矿也进入了百日大战,与此同时,深知环境问题的刘明善催促而成的《花家湖煤矿矿井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专家评审。

6月,最后的攻坚时刻到来。刘明善胸有成竹。

6月26日,花家湖矿主井开挖,刘明善胜券在握。

开早工,打夜工,刮风下雨不歇工,逢年过节不停工,一天出两天活。新集人凭着一股改天换地的热情,靠着拼命三郎的精神,6月30日晚上7时30分,花家湖煤矿副井永久井架正式竖起。

摘自《江淮时报》,1993年7月2日、9日头版。新集一矿投产,新集花家湖煤矿开工。1993年的7月1日,新集人人人都开心得像一个孩子。《江淮时报》刊登了该报高级编辑、评论员王和璧的文章《从隐姓埋名到轰动效应淮南市新集煤矿创业始末》,并分为上下两篇,分两期在头版刊登:新集煤矿七一正式生产了。喜讯不胫而走。

这座设计年产90万吨的淮南市地方煤矿,建设工期三年半,比设计工期提前了三年,这个度是两淮煤田开史上的新鲜事。许多领导和煤矿的同行盛称改革卓有成效,生命力非常强;一流度,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的多方位支持,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新集,不仅是度,更不仅是精神,而是一种现象,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

八里塘:再来一次百日大战!

这是又一次的百日大战,吸引了第一批慕名而来的外国专家考察团。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994年,特殊的一年,新集终于开始打造现代化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分别是新集一矿、花家湖煤矿和最新的八里塘煤矿。三个煤矿,各分主次,又三军合一,共同构成了新集煤矿的骨骼和肌肉。三个煤矿里,最晚上马的便是八里塘煤矿,现称为三矿。

与花家湖矿一样,筹建新集之初,八里塘同时进入了刘明善的视野。他希望把三个都建成矿井,如此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可当时新集人连开新集一矿的钱都是腾转挪移的,哪有钱来开采八里塘?

1992年,淮阴市想投资八里塘,刘明善忍痛割爱。然而,造化弄人,淮阴市的投资竟然被耽误了一年。一年时间后,刘明善缓过劲来,手里终于也有了资金。

八里塘,听起来又是一个美丽的地名。当然,现实中的它,同样一片荒芜。勘探专家告诉刘明善,八里塘煤炭储存丰富,但是开采难度比一矿和花家湖矿更大。刘明善却许下誓言,不出两年,荒地照样可以变成金银之城。

1994年年初,省委的考察团来了。省纪委书记陈光琳对刘明善说:你们新集是新矿山、新机制、新技术,一定要走出新境界。党的政策再好,企业的境界不高,就看不到长远目标,就会走老路,用不上现代化装备,在企业竞争中就会失败。新集,是咱们安徽的一枝花,要给安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才行。

一个企业犹如一个人,没有境界不行。一个人的境界,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人;一个企业的境界,就是要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新集一矿、花家湖、八里塘,三驾马车加起来,才能把新集的境界搞上去。

不久,淮南市批准了八里塘煤矿的一切材料。

3月6日,八里塘煤矿隆重举行开工典礼大会。各路人马一一会到此地。刘明善忽然想起省纪委书记陈光琳新集是安徽矿山一枝花的说法,感慨到,这朵花,现在已经开了三朵了,只要坚持下去,以后就会开成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