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是一位老者,他讲完一个故事后,连灌了几口润喉茶,又接着讲下一个故事。

“中午喝多了,这一觉真好睡。”

“你们先退下吧,我们这里还有要事相商。”

“待遇不错,要是这些都准备齐全就够丰富了。在这里等吃的,不如叫他们先给我们每位都端碗面条上来。”

“龙儿……他们是我的属下……是各分舵的舵主……号称‘四大金刚’,都是很能干的助手……从今往后,他们都将听命于你……”

“这家伙还挺滑溜的!花了我不少时间才夺回来。”

话说方9强作好报准备后,只等着李德龙的报指令。

“你别紧张!其实,你父亲的真实身份我与孙先生都知道,我想你父亲也告诉过你,我与梅花会有着密切的接触。”

“瞧你紧张成这个样子,还当我是局外人呢!实际上,我与孙先生都是你父亲信得过的朋友,更何况你父亲一直以来都是minzhu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梅花会组织的一些事也曾得到过我们革命力量的支持。可以说,这是一种肝胆相照的默契合作。”

实际上,李烈钧总司令对人事安排早有打算,他当即去掉了张开儒梯团长前面的“代理”二字,让他名正言顺地履行职责。同时,觉得第三梯团团长何国钧带兵在外,还兼任总参谋长一职,这样两头跑不便总司令部的诸事决策,于是,决定暂由李德龙接任总参谋长一职,主要是履行总司令助手的职责。

且说,唐继尧将军接到李烈钧将军的电报后,觉得第二军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有道理,并接受了建议,同时电令蔡锷与袁军代表正式接触,探明袁世凯的和谈意图。

“进来吧。”

“总司令,好消息,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了!”

“这孩子,整个下午都嚷嚷着要见爸爸。一会问妈妈,一会问姑姑,还是我告诉他说帮nǎinǎi办事去了,他这才肯作罢。”

接着,李德龙又翻阅了“梅花会组织机构”。

母子二人在观赏亭正中的石桌旁坐下,李夫人坐北向位置,李德龙则坐西向位。

兄妹几人同声应答。

母亲示意李德龙先去吃饭,自己却留下来陪老人。

“龙儿啊……爹有个天大秘密,埋藏在心底都快一辈子了……除了你娘略知一二外,我从未向外人透露过……也一直瞒着你们兄弟姐妹……今个儿,我得向你兜底了……”

“前面就是安溪镇了。”

“我们是龙觐光的部队,因大部队在前面仓促应战,我们班是两个小时前被匆匆地安排在这里设哨卡的。来的路上是不是还有其他哨卡,我们并不知道,估计没来得及考虑。”

管家哭丧着脸,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身材高大、魁梧的梯团长李德龙边观察边说,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喜悦。

李修明——李德龙的三儿子与陈玉仙所生,梅花会总舵主后备继承人少主,代号“苍鹰”。

两辆小轿车一前一后地行驶在赶回陈氏绸庄的路上。

李德龙赶回绸庄时,李保财和方chun强也都被召回。

会客厅里,chun雨正焦急地等候着,作为南方分舵舵主,他有责任将了解到的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向总舵主汇报。

鞭一鹤陪同李德龙走进会客厅后,自觉地退出,并关shàngmén。

“总舵主可来了。我有要事要报告,还请总舵主定夺。”

还没等李德龙坐下,chun雨便直奔主题。

李德龙坐下后喝了一口茶,这才不慌不忙地问:

“什么事这么急?你慢慢说来。”

“是这样。午后你出去不久,我便接到联络员送来的急电,电报是二堂主李同嘉亲自拟发的。我收到后,去电询问详情,李堂主又发来了第二份电报,事情较为清楚,请总舵主过目。”

说着,chun雨递上两份加急电报。

李德龙打开一看,第一份电报的电文字数较少,电报上说:

“chun雨:家中突发事件,盼速归决断。”

这份电报看不出何事,只表明事急,需从速决策。

李德龙又看了第二份电报,这份电报字数稍多,内容是:

“chun雨:回电悉。详情为第二堂副主事廖光毅发现管库员雷呈亮盗卖财宝,事发后,雷已自绝。特报,请指示。”

李德龙看完两份电报后,手中沉甸甸的,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感觉。

“父亲统领期间,尚未有过紧急状况,自己刚接过担子,便出现了监守自盗的现象。此等事件,是遇发还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