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杜有良也打水井了,比他们家里这个要好的多。

今天带上了榆儿那丫头,就多得了八个野鸡蛋,齐氏是很迷信的,觉得榆儿那丫头说不定这一段时间运气特别旺,跟着老大两口子去说不定还有好事儿。反正带着娃子也没有什么损失的。齐氏乐得大方。

靠天吃饭真不容易,村边的河流也成了小溪了。

荷花奶奶气得要打齐氏,齐氏也不甘示弱,卷起了袖子就要开打,“我还就不信了,这在老娘的门口,就想打老娘了,咱们试试看,老娘的儿子和孙子可都在呢,你再给我这样看看!”

“咱们这都要交给县衙里去?”杜榆真是觉得不值,一大家子忙了大半年,还施肥挑水,结果竟然是全部要上交?那么说,他们就是免费给公家干了大半年了?

如今还调到了老太太身边,成了二等丫头,为了表示对这个丫头的看重,竟然让她过来一趟,给杜柳家里送些东西过来。

得了,她都懒得搭理这个女人了,爱来不来,老祖宗也不少她一口供奉。

所以给猪吃,猪还没有那么高的待遇。

杜家这边,也在商量到底是出人还是出钱,杜有贤说道:“我去。”家里又不是没有男丁,这就是家里男人多的好处。

水井挖好了,也砌好了,请来的人也都吃好喝好给了工钱,都走了,但是这水井还是不能用,因为水井里的水还是浑浊的,需要静几天,然后干净清澈了才能开始用,为了让大家用水方便,还安装了轱辘,能省力气。

前面不远处就是秦员外家搭的戏台了,很多人都围在了戏台的前面,有的人家都拿着小板凳占位了。

最好那小寡妇也天天挨拳头才好,张氏在心里已经把那小寡妇的惨状想的不知道几多了。还有啊杨婆子,那个老虔婆,天天鼻孔朝天,瞧不起人,你以为你那儿子是什么好货色!说不定那小寡妇肚子里的娃就是个野种呢!

因为事情不可能那么快的解决,所以大家都提着心呢。中午饭都没有好好吃,村里其他人过来聊天也都心不在焉的,眼看着天色都已经暗下来了,家里的男人还是没有回来,更是着急了。

当初只觉得杨家的条件好,谁知道最后成了这样?春儿都自己单独回来一天了,杨家那边也没有见到一个人过来,可见是没有把春儿放在心里了,说不定正高兴着呢。

就是张氏的两个儿媳妇,听了杜春儿的话,也皱起了眉头,因为杜春儿要是回来了,那么她们就要分出东西给这小姑子了,谁也不乐意养活她啊。

杜兰还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且说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到村里各处去拜年,小娃子们都准备了一个大布袋子,出去拜年,这各种吃的东西是很多,衣服口袋哪里装的下?

只不过就这一个小事儿,竟然被别人看到了,还去偷偷给刘氏告了状,说是杜桃偷偷给杜榆东西,这事儿不知道怎么就传开来了,变成了是老宅这边哄小娃子要东西,把齐氏给气的,别人不说,杜榆她都要打,杜榆觉得自己很冤枉,这都是谁乱嚼舌根,明明就是一个再小不能小的事儿,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高氏也笑道:“咱们榆儿这么小就知道要学厨了,以后长大了,可不得了了。”

反正杜有忠是办不到的,大舅哥能跟自己说,也是信任自己,况且,还有个万一呢,万一这猜测的是假的,他这对谁都说了,然后人家浪费钱买粮食,最后得了埋怨的也是他们。

杜榆的目前的目标是,能够全家都吃上白面和大白米,粗粮是能营养全面,可是这吃了划嗓子啊。咽下去都有些困难。不过这粗粮却是很能抗饿,难怪庄户人家都喜欢它。

齐氏觉得浪费,村里有共用的,干啥自己要花这个钱买这小石磨?

张氏却毫不客气,在东西都上了车以后,还是坐在了车上,“我年纪大了,就偷个懒,有忠有全,你们可别怪大伯娘。”张氏笑着说道。

“可不,都是些老母鸡,今年都不下蛋了,养着浪费粮食,就到集上给卖了,明年也好买些小鸡仔。”对他们来说,这母鸡不下蛋了,养着就没有用了,卖出去还能得点钱,再说了,这老母鸡可是大补的,趁着这个时候,说不定还有大户人家买呢。

“我们当家的要回来了,家里人多,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儿呢。”胡氏说道,又找了别的话题给岔开了,这样的事儿,谁也不乐意别人刨根问底的。胡氏反而问起了她家的事儿,这事情才那么揭过去了。

至于过年吃的猪肉,给杜有贤娶亲的时候,还有剩的,都已经腌好了,过年的时候,勉强够用就成。

何况,齐氏觉得读书读多了根本就没有啥用,还把人给读呆读傻了。

胡氏不好说什么,这婆婆说小叔子不好,她这当嫂子的要上前去说,估计就得挡灰。她也犯不着啊。

幸亏这齐氏没有和别人说自己的事儿,不然和那刘家又是一场架要打。但是张友贵媳妇挺瞧不起刘氏一大家子。别人穷是穷了点,可是人家有骨气,不像这老刘家的人,最喜欢占人家的便宜。

而成功分了家的杜有良和刘氏,拿着分家文书恨不得仰天大笑,真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分了家,还以为得好长时间的饥荒得撑着呢。

杜有良想了想,说道:“那要不这样,娘,我肯定奉养你,咱们家里的钱,我也不要了,以后就给您和爹买些好吃的。”

杜家的几位老爷们都点头,这话说的很是,而杜有良听着心里一咯噔,这要真是不给自己一点儿东西,那岂不是太亏了?

“有良啊,我问你,如果不是柳儿要进秦家,你会不会分家?”杜有忠问道。

不过,他是读书人,不能丢这个脸,分家!

这杜有良当初也认过字,但是这些人口方面的事儿却没有读过,只是事到临头,孩子也被人秦家的管事看中了,这就豁出去了。

“没事儿,真的要分家,我也会让大伯,还有咱们村里的几个老人都过来,我们家有个啥,大家都清楚,那么多人在,娘也要求个公平。”杜有良安慰刘氏。

只是如今杨柳村的人家都有菜园子,现在的水芹菜又老,没有春天的时候好吃。

不同的也就是新娘子娘家那里了。

“请了大夫了,好了大半了。您那,放心好了。”季氏道。

正房这边的灯到了半夜才灭了,一来,齐氏要核算一下收的礼钱,庄户人家人情往来,这必不可少,齐氏也得看看,是不是都收回来了。

这不,又是两年过去了。

兰瓜花的做法和这花椒叶一样,不过这是为了给大家尝鲜的。

“表姐,你就放心吧,不好吃找我!”杜榆拍胸脯保证了。

中午饭是杜榆说,魏娟子动手,很快就传来了件花椒叶的香味。一会儿,二栓子和二郎他们两个就跑到了厨房里,“姐,你们这是做的啥啊,好香!”二栓子问道。

“等会儿吃饭就知道了!”魏娟子看二郎也在,就把煎好的花椒面叶给二郎吃了一块儿,看二栓子眼巴巴的,就也给了他一块儿,两个人吃的是直点头,“好吃!”

“好吃也不能多吃了,都出去!”魏娟子赶人了。

而杜榆是在做拍黄瓜,因为大姑不喜欢吃蒜瓣,但是这拍黄瓜没有蒜味就不好吃了,所以她直接炸了蒜油,淋上去就好了。

蒸的是绿豆饭,大姑早上都听这两丫头说中午饭他们解决了,所以笑呵呵的不去插手了。杜大郎来的时候,从杜老爷子那边带了几本书,挑了水劈了柴,也是在屋里百~万\小!说。

大姑母从田里放水回来,擦了脸洗了手,这还是不好放水啊,虽然大家种的田都不多,但是水少,不早早的去守着,根本就放不到水。

要她说,以后还是少种稻谷好了,天天瞎折腾,还要看天吃饭。

“大姑,饭做好了,咱们吃饭吧。”杜榆笑着说道。

大姑母听了也笑道:“好,我来看看你们中午折腾出什么好吃的来了,哟,这个味道不错,这是花椒叶子?这东西还能吃啊。这个是兰瓜花,嗯,比兰瓜还好吃一些。这是,这不是红薯叶子吗?哟,味道比菜都好吃一些,今天姑母肯定能多吃一碗的。”杜兰看着这些菜,都是菜园子里的,一点儿也不贵,但是这么一做,味道那是相当的好啊。“

“娘,都是表妹告诉我咋做的。”魏娟子忙表态。

“我就说嘛,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啊,大郎,二郎啊,你们可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个秀才,也让大姑风光风光!”大姑母对杜大郎和杜二郎说道。

她们家是不成了,老大跟着他爹学做砌匠呢,老二天天只知道玩,以后啊,估计也差不多,是跟着他爹继续学了。她这个年纪,要想生估计也生不出来了,只盼着娘家的侄儿们能有出息。

其实她是为自己的大弟弟可惜了,要说读书的天赋,大弟弟是最有天赋的,可惜早早的为了家里的弟弟妹妹,就去外面找差事了,连考一次的机会都没有,就是想考,她娘也不会同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杨不奶,有得地方叫杨奶奶,还有别的称呼。一想起来,我这牙齿就泛酸那。

嫩花椒叶和面搀在一起,然后用油煎,真的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