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痛心疾样的李江,李天佑心中好笑,这个自己的便宜老爸,还真有点儿可爱,心中已经选择背叛了,却仍然要给自己一个借口,中国式的文人,有时候就是那样矛盾。不过,说起来,中国式的文人,有时候的确是蛮可爱的,至少,比起那些**裸只想着吃人肉喝人血的西方文人,更有品味多了。

到三月底的时候,已经有三家工厂建在了九莲山上,一家是洋皂厂,一家洋火厂,还有一家则是生产洋布的。技术要求简单的洋火厂,只用了一个月就已经投厂;洋皂厂也已经安装好了设备,正准备着试投厂呢。倒是洋布厂,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对技术的要求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因此,想要真正投厂,起码得再过三个月左右。

蔡能眼睛眨巴眨巴的,显然,还是没有弄懂李江的真正来历。李江苦笑着说道:“老大人,下官已年近半百,再也没有什么野心了。可是,下官的大儿子李天麒年纪青青,就已经是兴化府知府,前途不可限量,如果老大人重新启用后,能够让犬儿再进一步,下官感激涕零。”

蔡能并不是仙游人,只是,他的名气实在太臭了,在家乡根本就没脸呆下去,千辛万苦,总算是找到了这个地方来建自己的豪华大院。这让仙游人郁闷得半死,如此山青水秀的地方,不但召来了贤人志士,还召来了如此一个狗都不愿意与之为伍的家伙,实在让仙游人无语。

经一再加码,这笔生意所需资金,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如此大的一笔资金,就算是富得流油的李家,也有点儿受不了。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象李江这样的一个道台,就算不偷不贪,几十年官当下来,手头上几十万两银子还是有的。再加上经商有道,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多少还是可以凑出来的。只是,如此一来,李家势必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到时候,如果生了什么大事,李家就有点儿周转不灵了。

韦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李先生,好象你的目的不仅限于此吧。”

韦德想了好久,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四公子,我不得不承认,阁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能人,年纪这么小,却看得如此准,李家有你在,不愧为闽南地区的望族啊。没错,我是奉了领事的命令打探一下你们李家的底细,看看李家与我们有没有合作的空间,看样子,这回我是来对了。”

李天佑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这个叫韦德的家伙,正是自己想要找的人。原因挺简单,这个家伙显然听得懂李天保的话,但是,他对诸如茶叶质量之类的话题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可是,当李天保说到兴泉永道道台李江的时候,那个家伙的精神总是一振,注意力也一下子提高了。

当世八大强国当中,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基业都在欧洲,他们在欧洲以外的地方没有太大的言权,暂时可以忽略不计。英法两国在全球有着巨大的言权,可是,他们一心一意要把整个中国纳入自己的殖民地范围,不想着让中国变得强大。俄罗斯和日本就更不用说了,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整个中国据为已有,他们巴不得中国弱得一塌糊涂呢,再怎么着,也不会帮助中国强盛的。

李江等四个人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李天佑话中的意思,也就是说,到时候,李天佑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得拿命来拼。不过,如果李天佑真有那本事的话,保不定,就是李家达的最好机会了。李江并不是个见识广的人,他的一切做法,都是从李家利益出的。李天佑对此倒是深有了解,故而才准备了这一番说词。

四个人咦了一声,都抬起了头,颇有兴趣地看着李天佑。

李江今年已经四十六岁,在清朝的从三品官员中,也算是年富力强的了,两榜进士出身,好不容易外放,历任知县,知府,一步一步地做到道台,官声还算不错,在贪官污吏比城里茅坑还要多的清末,也算得上是个好官了。娶有一妻三妾,四个老婆之间不争不闹,和谐共处,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是,事到临头,李天佑却有点儿不知所措了。其实,李天佑在一个小时以前就醒过来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周围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风吹竹叶的声音和早起虫子的鸣叫声。当利用月光看清楚自己镜子里的形象时,李天佑差点儿就崩溃了,

想了想,李天佑说道:“当今世界,独裁的帝国,已经成为了时代展的阻碍。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还有小日本的所谓大日本帝国,虽然能够逞威一时,可是,他们的这种制度,早晚会灭亡的。英国采取的是君主立宪制,真要算起来,好象跟独裁的帝国制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而法兰西,美利坚、意大利等国,采取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制,我个人认为,共和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也肯定会受到国人的支持。因此,我认为,我们无法打出一个李家王朝来。如果我们以李家王朝的名义反抗清政府的话,估计还没有出福建,我们就已经灭亡了。”

李天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这么说,我们有必要去努力吗?奋斗了老半天,却只不过是为一个共和国卖命而已。”

李天佑摇了摇头,正色道:“大哥,话可不能这样说,我们不是为共和国卖命,我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卖命。如果所有中国人选择了共和,那么,我们也只能共和下去。只要我们李家为共和做出了贡献,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记得我们的,这比起逆潮流而行事的帝国制要好得多了。如果我们选择了帝国制度,我们成功推翻清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国人不会容忍另一个王朝取代清王朝,重新骑在他们的头上。可是,如果我们为共和而奋斗的话,千秋万载,中国人都会记得我们的,就算我们的后代不争气,我们,已经名垂千古了。”

李天佑心里清楚得很,如果真想要推翻清廷,以共和收拢人心,是理所当然的。当皇帝固然好啊,高高在上,一呼百应,不管对还是错,底下的人只有听命令的份儿。可是,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原世界里,袁世凯势力那么大,大总统当得好好的,可是,一当上皇帝,顿时墙倒众人推,稀里哗啦的,几下就被人给推翻了。历史已经证明了,在这个时候,别也想着当上皇帝,那,他们李家,又何必去触这个霉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