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任何年代都有它的准则,不能越过大家制定的标准去行事。要不就是另类,刘文青恰恰会做的就是适应,不能改变规则,就要想办法在这些条条框框下活得好,并且将这些准则变为自己的保护色,利用准则达到自己的目的。

呵呵,哥哥既有老师的风范,也有哥哥的气质啊。“恩,妹妹在家一定乖乖的,大哥二哥早点回来。”刘文青甜甜地说道,小孩不好当啊。

谁也不知道只有六岁的刘文青眼睛一转,心里过了这么多的想法。那头的新闻言人,刘文青记忆里的沈姨奶奶端着一杯茶走进来,又把烟袋点着递给爷爷。

“娘,我已经起来了,正在喊弟弟。”说话的正是刘习廉的长子刘文厚。

人口方面华国还是世界第一,好多小国经此一役,已经灭国了,像美国日本之类的,只能依附华国了,谁让他们要展,就得要人啊。有人才能孩子啊,现在还得看咱华国的姑娘愿不愿意嫁给他们了,估计以后全世界的人口展下去都会变成黑头黑眼镜。

而且她报成的跆拳道,只是为了把架势练出来,要不空有把力气,像小孩拿着钉耙,还是个假把式。其他的只能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练习。

把西红柿,黄瓜,白菜先种下去,土豆把有芽的切块也都种好后。就去准备大头,先把水稻种用池水泡好,留着出秧苗。预留种水稻的一分地,用精神力挖大概十公分厚,泥都堆在四周,围成田垄,防止水漫出来,也不浪费,田垄上可以种花生。再把池水注入田地,只等秧苗出芽,就可以插秧了。因为是南方多吃大米的习惯,刘青青也就没有留地种小麦。而且她的考虑是,水稻田里还可以放上二十尾的鱼,留着自由生长,空间里没有天敌虫害什么的,应该会比较丰收的。

后来,她的父母无数次地说多亏当初没有过多反对女儿的决定,要不然现在坟头上的草估计都几米高……

三个孩子一听有戏,连忙把头点得跟小鸡吃米似的,生怕慢一步,希望就要落空一样。

跟父母哥哥们道晚安后,刘文青躺在床上,想着自己以后的路。就这个家里的情况来看,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也比较开明。想到以后上海的波乱,这里肯定不能幸免。要提早想办法提前住到租界去。这哪哪哪的都需要银子啊。

现在大洋好像还不是主要的的流通货币,银子的交易方式还是占主体。

不管是租,是买,这个家显然不可能有这个能力。爷爷可能有一些老本,但是可能听她一个女孩子的话就花一大笔钱来置业吗?何况他还有三个儿子。分配不公是家庭关系破裂的根源,爷爷肯定明白这个道理。不可能单独给三房这么一大笔钱。这个外力显然借助不到。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烦啊。看来想办法进城里上学才是关键因素。到时候有些话才可以说。

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刘文青用练功取代睡眠。

第二天准时醒来,伸伸懒腰,真是神清气爽啊。照例和爷爷请完安后,吃饭的当口听到刘习廉在讲一些他做伙计的趣事,刘文青明白他是为了给三个孩子增加见识。不得不说,刘习廉这方面做得不错,眼光长远,不像一些父母,孩子问东问西的时候总是会板着脸批评:你们还小,什么都不懂,把心思放在书本上面才是正经,不要在其它上面费心思。更有甚者,谈事情的时候都会避着孩子。刘习廉这样做让孩子早早地学会思考,他们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会怎么做,而不是一味地死读书。

刘文青灵机一动,咦,这不就是机会,立马开口道:“爹,三儿可以和你一起进城吗?三儿保证懂事,不乱动东西,也不乱跑。”说完,就这样看着刘习廉。

看着小三渴望的眼睛,他没想到孩子会提这个要求,一时之间,想不到该怎么回答孩子。

“三儿,乖乖在家,跟娘一起做针线,要不你找小草玩,以前你不是喜欢和她玩的吗?”刘仁氏接过话头道。

“是啊,小三,跟你娘在家,回来爹给你带萨琪玛吃。”刘习廉哄到。

“不嘛,爹,你就让我去嘛,小三保证乖乖的。”说完,站起来拉着刘习廉的衣袖轻轻摆动。

二哥刘文智眼睛一亮,显然他也想跟着去,可是想到今儿又不是沐休日,爹娘肯定不会同意他请假的。

“小三,你不是今天要在家练字的吗?怎么想到要跟爹一起去上工的呢?”刘文厚问道。

刘文青心想,我要去看看外面现在的情况,寻找商机,这能和你说嘛,你不会该把我当妖怪烧死吧。

“那我把针线还有书本都带着,在爹那练不也是一样的嘛。”刘文青轻轻地说道。还低下头,让人一看,误以为默默流泪地样子。偏偏不像别的小孩,父母不答应条件的时候,就躺在地上撒泼,大哭大闹,逼父母就范。刘文青这样,反而让人不忍心拒绝。

果然,刘习廉看到小女儿的样子,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虽然店里没有先例,但小女儿来乖巧,应该不会误事。抱起刘文青,和她娘要眼神交流。刘文青也不参与,只是抱着爹的脖子,默默地抽泣。

估计是忍受不了小女儿的可怜样:“店里可没人陪你玩,你只能自己绣花练字,可不能吵着爹做事,要不然就没有下次了。”

“恩,我保证。”说着还举起右手做保证状,让人哭笑不得。

刘文青看到小哥哥那羡慕的眼睛,眼睛一转到:“小哥哥,等你沐休的时候,咱一起去。”

刘文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真的,小三?”毕竟才八岁的孩子,再怎么懂事,也忍受不了到城里玩的诱惑。

“那当然,不信咱们拉钩。”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看到两个孩子,把他抛在一边,就这样把事情定下来了,他有点哭笑不得。

“好了,好了,大子,二子,赶紧上学去。小三你爹也要出门了,你把要带的东西去收拾好。”刘任氏话道。

“是。”三个孩子立马各忙各地去了。

看着小三一蹦一跳拿了小包去收拾东西,刘仁氏道:“这孩子,怎么今天非要巴着你。他爹,要是小三闹得很,你就托人把她送回来。”

"放心吧,昨儿你不才说小三近来懂事了嘛。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反而你单独在家,要多多休息,有什么重活就等我回来做。要是有急事,就托人捎信,我立马回来"刘习廉嘱咐道。

听着刘习廉自内心关切的话,虽然老夫老妻,刘仁氏仍是红了脸,只轻轻地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