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绷不住了,眯着眼笑了出来:“你就是因为这,拉着朕讲了半宿的<兵势篇>?”

出了皇后的福宁宫,朝霞笑着问道:“娘子,御花园梅花儿开得正好呢,可要去瞧瞧?”朝霞的话让杨茹想起了她第一次在柴郡王府见到皇上,那时方过了重阳,如今两月过去,已是隆冬,再过些日子,便是元旦,不想,又是一年过去了。

再舍不得,进宫的日子还是到了。尚未入宫便已经得了淑妃的册封,成为一宫之主。杨茹明白宫里会有很多眼睛盯着她,只是,于她何碍?从始至终,杨茹便只把潘贵妃一人当做了对手。她进宫又不是为了和这群女人争宠来的,哪里有那个功夫和她们争风吃醋?只要皇帝对杨家另眼相看,她便乐意费点心思哄他开心。

也是他大意了,忘了今天是杨家姐儿进府来教俊平鞭法的日子。平日里俊平都在这处练功,府中小厮丫鬟都知道,便也不会来此处打扰,今天皇上又是微服私访,府中也没个人来提醒她们避讳。

入宫,就代表着失去自由,这自然是她所不愿的。但是这些和杨家这么多性命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

听到小姑姑提起自己未来的妻子,二郎黝黑的俊脸上不由可疑地飘起红晕,见姑姑一本正经地说话,他也只得硬着头皮接受这训诫:“是,二郎谨遵姑姑教诲,定然不会辜负……辜负未来娘子……”

杨茹不曾故意打探过自己所处的时代,也不曾特地打听过自己哥哥的身份,事出反常便为妖,她一个小女娃打听这些,哪能不让人生疑?慢慢的,从奶娘以及身边丫鬟,甚至是哥哥嫂嫂和小侄儿们的口中,她大约弄清楚了一些事。例如,她杨家先祖英勇事迹,她哥哥如何英勇善战……

二锅头装作好奇万分的模样,勾着他的肩膀使劲问道:“说说啊,这一路上都生了点什么。”

“若是够忠心,我自是不会亏待你们。”她看了素珍、萍姑、罗秀、朱兰四人,若有所指道:“我若是心情好,去和中宫求个恩典,放出去嫁人也不是什么难事。你们也晓得的,我哥哥手里多的是军中将士,到了年纪未娶妻的也多的是。到时,我再送上一份嫁妆,岂不是风风光光。”

这话说出口,杨茹便见素珍、萍姑、朱兰、罗秀四人手指微动,尤其是罗秀,肩膀不受控制地动了动,方紧张地握紧拳头,把头埋得更深了些。

杨茹的话,已经是莫大的恩典。入宫做宫人的,多是出身穷苦,即便是到了二十岁出宫配人,也没了好的亲事,毕竟年纪大了,不是给人做妾便是给人做填房,如杨茹所说,嫁给军士做妻,对于穷苦人家而言,又得宫里娘子所赐嫁妆,不啻于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讲出去,家中父母兄弟也是有面子的。

至于那些内侍,杨茹便更直接了:“老子娘会有人替你们奉养的,若想过继个子侄给自己养老送终,也不是什么难事。”她道:“不过,若是做了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事了,那便问问我手里这条鞭子,可是答应。”

想到刚才那脆生生的一下,众人心中皆抖上三抖,都知这位淑妃是杨家的小娘子,却不知这娇滴滴的模样,手下功夫却这么狠。那一鞭子若是抽到身上,只怕皮开肉绽,半条命都要没了!

哎哟,这万一犯在她手里,岂不是有去无回?

“娘子,官家来了。”守在外间的朝霞进屋通报,杨茹压根没打算掩饰,便连地上的青瓷碎片也没叫人收拾,就这样等着皇帝来。

皇帝一进屋,便见跪了一地的人。那些宫人、内侍见到皇帝,不由埋身叩拜。皇帝随意地喊了声起,便快几步走到那气鼓鼓的小丫头面前:“这是怎么了?谁招惹你了?”

那堆花瓶碎片就这样躺在脚边,杨茹手里还拿着那根软鞭。哥哥嫂嫂从来没指望她入宫,自然也不会教她那些宫中的生存之道。杨茹见皇帝问话,小脸一抬,理直气壮地答道:“训人呢。”

皇帝哑然失笑,哪有人这么直接的?这民心向背,用到宫里也是一样的,软硬皆施,方能成功。

皇帝并未听到刚才她许下的那些话,便只当她甩着鞭子吓唬人,心里好笑不已,挥了挥手让人退下,捏着她的鼻尖朗声笑道:“你这小丫头,做事也没个分寸,有朕在,谁还能欺负你不成?”

退到门口的众人听到这话,心中各有思量。素珍与萍姑对视一眼,又飞快地垂眸,安静地退出偏殿。

大约是刚刚到手,皇帝如今还处于热乎劲,加上他本就是因为看到她耍鞭的一幕才册封杨茹为妃,见如此,倒也没有怎么动气,只是无奈地拉着她坐下:“你如今是朕的淑妃,怎么还动不动就甩鞭子?”

一听这话,杨茹不由委屈地看着他:“妾的兄长和嫂嫂从来没有教过臣妾应该怎么管教下人,杨家从来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看着小丫头委屈到不行的样子,再想到杨业这名只会打战杀敌的勇将,皇帝心里了然,杨家的下人多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老兵,对杨业忠心耿耿,自然不像宫里这样,需要时时□,难怪小丫头一来就打算来个下马威了,这做派,倒真是武将教出来的女儿。

像潘贵妃,出身名门世家,自小受到名师教导,对于□下人这样的事,简直驾轻就熟,恩威并施,她的宫里,鲜少出事。杨茹自知自己既没有办法做到像她这样,也不打算做到像她这样。潘贵妃只有一个,东施效颦,那也永远没办法过西施。

既然她潘贵妃是文气娇媚的病西施,那么她杨茹便来做个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吧。

思及此,杨茹抬起眼,盈盈地看着皇帝,嘴角轻扬,露出天真俏皮的笑容。

见她讨好的模样,皇帝心中一软:“好了,朕又没有怪你。”抱着她坐在腿上,皇帝心中掂量,念这丫头的性子,也该派几个趁手的过来让她使使。

杨茹嘟着嘴偷瞄了他一眼,见皇帝过真没有怪罪的样子,不由扬起嘴角,甜甜一笑,一点不客气地在他嘴上‘吧唧’地亲了一口:“还是官家对我最好!”

头一回被人这么亲,皇帝过了好半会才回过神。大笑了两声后,他捏着那泛红的小脸蛋促狭道:“倒是没看出来,朕的爱妃还是个胆大的。”

杨茹环着他的脖颈,红着脸不依:“才没有呢!哥哥说茹儿胆子最小了,还没七郎胆子大呢!”

“茹儿……”他嘟囔着,忽然大笑:“好好好,朕的茹儿胆子最小了!”

过了这日,皇帝果然派了几个人下来,其中便有在进宫前教导杨茹的刘妈妈。杨茹并不知道刘妈妈是皇帝的奶娘,但是经常听刘妈妈说起皇帝以前的事,心里也多少能猜出这位妈妈的地位应该不低。

果不其然,皇帝将刘妈妈带到她面前,言道:“这是刘妈妈,朕的奶娘,日后便留在你这昭纯宫里,替你把一把关。”要让这小丫头拎着鞭子每天训人,想想就觉得大煞风景。说不定不出三月,这昭纯宫便能让她整得乌烟瘴气。

杨茹心中有些不大乐意,皇帝的人好是好,只是来头太大,难伺候啊。但是见皇帝如此为她‘着想’,杨茹也只能做出感激涕零的样子,挽着皇帝的胳膊,露出娇憨的笑:“还是官家最好了~”

做了皇帝的奶娘,哪能是没眼色的,见皇帝疼宠这位淑妃,她便得站在皇帝这边,把这位淑妃当主子看:“官家和娘子且歇歇,我这便让人去准备晚膳。”

刘妈妈躬身退出,皇帝便牵着杨茹往窗边走。“这眼看着元旦新年便到了,天气也越冷了,你第一年进宫,没事便去多陪陪太后,朕最近可能没那么多时间来看你。”

杨茹点了点头:“理当如此。”这一年到头,都讲究个除旧迎新,皇帝也忙碌,忙着把旧年的事都解决了。

这一忙便是小半月,皇帝果然是许久未到她的昭纯宫,只是也没去别的妃嫔那里罢了,杨茹乐得安静,每日便与刘妈妈学些针线活,或是看会子书,打时间。

“娘子,官家说了,许您叫娘家人进宫说说话。”刘妈妈端着茶进来,对着正坐在窗边看书的杨茹道。

杨茹微挑了眉,心中一动,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问道:“可唤我嫂子和小侄女进宫说说话否?”进了宫便是官家的人,一年到头也难见家人几眼,像这样召见家人进宫说话的机会,便是皇帝莫大的恩宠了。外男不可在宫中随意走动,家里嫂子和八妹却是可以的,杨茹想着自己进宫不过半月,便好似过了半生这般累,心中一时不免有些伤感迷惘。

刘妈妈人精似的,见娘子脸上带笑,眼中却哀愁难掩,连忙道:“自然是可以的,官家的恩典,娘子的福气哟~”这多少妃嫔进了宫以后,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家人。除去潘贵妃,谁还有这个恩典?就连皇后娘娘,想见一下娘家人,也难如登天哦。她们这淑妃啊,日后福气大大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往头上看,写着‘架空历史’,所以千万不要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