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想用这把火镇压住比利时人的抵抗但我们都会知道这样的行径只会使抵抗的烈火烧得更旺。让德国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把火还不仅仅是烧旺了比利时人的怒火更烧掉了德国的国际形象。

“我诚惶诚恐的报告你陛下在昨天对于俄军的大部分是已经完成了合围之势。敌方第十三、第十五及第十八(即第二十三军)三个军已经被击毁。我们已经收容了六万人以上的俘虏其中包括第十三军和第十五军的军长在内。火炮还都遗弃在森林之中现在正在收缴。战利品极多但现在却无法作详细的估计。在我们包围圈之外的俄方第一和第六两军也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现在正在通过马拉华和米斯查尼克作迅速的溃逃。”

8月27日俄军西线总司令吉林斯基可能意识到了什么命令按兵不动的莱恩卡夫马上南下。如果这个命令得到执行德军将面临灭顶之灾。当时驻扎在莱恩卡夫前面做样子的德军只剩下一个骑兵师。并且不是一个完整的骑兵师实质上只有两个旅的兵力。而莱恩卡夫的兵力是24个步兵师另外还有好几个骑兵师。如果莱恩卡夫南下路简直是敞开的。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听从吉林斯基的命令南下而是命令部队缓缓西进。现在人已经很难知道他为什么不南下的真实原因了。不过但从他和萨姆索洛夫个人恩怨的角度解释并不太可信。更大的可能是他不知道德军已经南下而自己对立即发动进攻并没有什么把握。从后文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胆小的人。在早些时候施利芬为了防止俄国的入侵在德国采用的是比俄国要窄的铁路轨道。这使得俄国在开战之后大量军事物资只能运到俄国边境然后靠马力运输到前线。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莱恩卡夫回想靠近俄国边境的西线推进。

虽然不能一口咬定俄国就是战争的主谋但“战争发动者之一”的罪名俄国还是不能推卸的。俄国人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将这场战争引向整个欧洲。在俄国人看来塞尔维亚铁定抵挡不住奥匈帝国的侵略如果自己不出面它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害。尽管德皇在电报中一再警告这将意味着整个欧洲的战争。不过颇为讽刺的是即使没有俄国人的帮助塞尔维亚人也能应付得了住外强中干的奥匈帝国。这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俄国不插手的话这场战争很可能就得改名为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了。更讽刺的是作为战争发起者之一的俄罗斯竟成为了最先被打趴下的一个帝国。

2

虽然英国人已经积极参战但真正赶赴欧洲战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法国人正在大举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更顾不上比利时人了。实际上直到比利时人完全被德国逼到一隅德军大举借道法国之时英法都没有加以援手这让阿尔伯特国王很失望在后面的战争中刻意的与协约国保持了距离。当时比利时人是一个人在战斗。

谢谢各位的支持

你们的借道请求让我们很伤心。法国人曾经正式照会过我们绝没有侵略比利时的打算这和你们说的不一样啊。就算是法国人糊弄我们侵略我国那我们也自会坚决抵抗不劳你们插手。还得提醒你们一下1839年确定比利时成为中立国的时候你们普鲁士也承认了1870年你们也重新确认过。我们现在要是让你们通过那就打破了我们的中立地位这是对欧洲义务的背弃也是对我们国家荣誉的侮辱。你们要是敢付诸武力那就等着瞧吧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最后让很多英国人称道的是英国人没有专门制定作战计划似乎这说明他们是真正爱好和平的。但实际上未必如此。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控制的范围已经够大了哪还有胃口吃得下新东西。

完成好这个计划低地国家的抵抗、英国远征军的支援和后勤保障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施利芬认为前两个因素不足为惧。他认为低地国家可能不会抵抗就算抵抗也不堪一击。英国嘛是个问题但他推算英国远征军不会超过10万人对德国百万雄师来说属于螳臂挡车。等英国真正动员起来法国已经灭亡了它也就只能认了。关键是后勤保障为此他耗尽心血繁复的设计了后勤保障计划以确保计划不至于关键时刻断链子。当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一定要保证足够强大的右翼。据说当老先生在1913年去世的时候最后一句话就是“战争一定会爆发千万不能削弱右翼的力量”

对于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来讲他并不希望战争。但俄国与塞尔维亚签有军事协定保卫塞尔维亚是俄国的责任和荣誉。何况这还不仅仅是荣誉的问题俄罗斯一向鼓吹“泛斯拉夫主义”被视为斯拉夫诸国的“一哥”。当小兄弟出现危机的时候它撒手不管以后还怎么在斯拉夫地区混?

不久之后斐迪南夫妇的遗体被运回了维也纳。因为索菲娅卑微的出身在皇帝特许之后他们才能同葬并且是在斐迪南的私人教堂里而不是哈布斯堡王室传统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