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目录

道德经解读

目录

前言

历史的窗口始族时代巫祠时代商时代

古汉语氏族百家争鸣关于古书道德经

一序篇

1吾言2绝学无忧

二生育篇

3谷神4孕育5复命6精与信7孕妇之歌

8生育之光9赤子母亲之歌11生育之德

三抱一篇

12圣人抱一13得一着14不出户15天长地久

四巫祠篇

16圣人无常心17天之道18圣人不积19天下20重为轻根

21天下有始22治大国

五太上篇

23太上24善建25重积德26以政治国27习俗之朴

28无名之朴29天下神器30方而不割31善下32民之饥

33小国寡民34走马以粪35兵者36道佐天下37用兵有言

38大国者

六道篇

39道者40同于41勤而行42深沉的渊43生命周行44反者弱者

45柔弱46柔弱于水47天下希及48用与利49道可道50道生一

51道生之

七争鸣篇

52宠辱若惊53介然有知54不尚贤55善为道者56五色

绝圣弃智58大道废59天地不仁60上德不德61为学

八杂篇

62企者不立63积大怨64持之65玄同66三宝67善为士者

68善行69上善若水70出生入死71其安易执72勇于敢

73知不知74民不畏死75民不畏威76天门开阖77为无为

78将欲79大成80知人者智81名与身

道德经前言

道德经解读

前言

历史的窗口始族时代巫祠时代商时代

古汉语氏族百家争鸣关于古书道德经

历史的窗口

道德经是一部古书,讲的是关于社会的事情,用今天的话说,叫作社会学。道德经主要讲述春秋人的古代社会,不是春秋时代的社会,当然更不是今天的社会。就是说,道德经是春秋人的历史书。道德经讲述了许多春秋人还依稀记得,但是今天已经忘记的事情。读懂这部古书,道德经时代的窗口也就向我们敞开了。

今天的社会学的书如哲学的书、历史学的书,政治学的书,经济学的书并不难懂,为什么二千年前的社会书在今天需要解读呢?

单讲道德经的文字并不生僻,也是今天常用的汉字,常用的词语也与今天的词语相通,而且,我们对二千年前的春秋社会并不陌生。可见,难懂的原因在于对于道德经的“时代”知之甚少,在于我们还缺少必要的历史知识,我们还不能将书放到它的“历史环境”去读它。我们习惯于今天的思想认识,用想像的、并不准确的历史事实去“套”古书。如果我们将古书放回到它的历史环境去读它,就发现,读道德经就象在听“家常话”。

道德经讲述了怎样的历史时代呢?

始族时代

中华社会走过了始族时代,巫祠时代,大商时代,周秦时代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续的而不是隔断的。在世界民族中,唯有我们中华民族记录了连续的历史。因此说到道德经的时代就不能不从始族时代说起。

中华社会,从出现村落算起,不少于八千年。社会的早期叫作始族时代。始族时代在距今六千年结束。在始族时代,村落普遍建立起来。在村落里,以母亲为中心,母亲是维系始族关系的纽带。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作母系制时期。在这个时期,始族人达到了怎样的社会高度呢?从考古的遗址能够知道:

在太行山的漳河边出土了“祭祀坑”,公元前六千年的“磁山人”向坑里埋进几千斤的野生粟和野猪肉,用这样的方式向“祖先”祭祀。

公元前四千年,半坡遗址,居住区周围挖了深,宽各5-6米的壕沟。半坡人的工具已经很复杂:陶器有普通陶器和彩陶两种,石器磨光,还有骨器,木器。半坡人能够磨制和钻孔。房屋分3个样式:中间是大房,大房四周是密集的“穴屋”,另有完全地上的房子。这样的布局在壕沟里不是一处,而是两处,这两处的中间有一条小壕沟隔开,各自独立。村落的布局表达了怎样的社会关系?这是两个母系制的姊妹群。这两个姊妹群的男孩互相交换,以这样的方式来避免近亲婚姻。

磁山遗址和半坡遗址记录了距今8千年到距今6千年的始族人,始族人还没有人工生产,全部的生存资料从“采集”得来。除了这些,我们还知道,从村落开始,有了语言的讲述。始族人能够熟练的使用语言讲述自己,讲述环境,讲述经历。始族人的讲述叫作始族史诗。

古书道德经记录了始族时代。在书中,对于始族时代叫作太上。

始族时代的重要思想叫作母亲崇拜和生育崇拜,我们在道德经书中读到了。母亲崇拜和生育崇拜是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

巫祠时代

巫祠时代从公元前4千年开始,延续了1500年。在巫祠时代,发生了自然采集向人工生产的转变。从事人工生产的始族人叫作生产氏族。生产氏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但是在巫祠时代只有一个中心,就是巫祠。生产氏族发展起来,氏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形式。社会的中心从巫祠转移向氏族,在氏族就出现了两个首领:巫祠首领叫作圣人,氏族首领叫作王和侯。从圣人执政向王侯执政过渡,商时代开始了。在王侯执政以前的时代叫作巫祠时代。

凡是书一定从某一个角度。这一点很重要。例如:

著名的24史,在今天当作资料依据的所谓正史是站在皇帝政权的官方角度,主要讲述政权兴衰的事情。著名的红楼梦是站在贵族后代的角度对清时代家族的观察。著名的水浒传是元,明时期站在市民的角度讲述宋时代的社会斗争。本解读是站在今天人的角度对一部古书作探索。

那么,道德经从怎样的角度呢?是从巫祠的角度。道德经是站在巫祠角度对社会的记录。或者说,道德经是关于巫祠历史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