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正面劝说恐怕无法顺利达到目的,毕竟面前两位都是自己的长辈,李慕菲想了一下,问道:“父亲,若是我们放弃了这两个位置,李家是否便成为权势第二的世家了?”

大春节的第二天,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城区一座宅院外面便热闹起来,数不清的铝制马车络绎不绝地从比勒陀利亚各个方向赶来,到访的客人非富即贵,可见这家人的势力有多么炙手可热。

南非矿业公司的风波尚未散尽,又一个不利的消息传来,这回却是与南非铁路公司有关的。

无可奈何之下,李慕菲将视线转回了共和港这里,这个船厂既然是要出奇制胜,首先的要求就是保密工作要做好,可作为一个商业港口,共和港这里人多眼杂实在不是个适合的地方。

李慕菲等几个人刚刚走到杨华兴家的院子门口,就亲眼看到了一出活闹剧,只听院里一片鸡飞狗跳之声,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地喊:“你这个死鬼,给我滚,不要再进我们家门!”

李慕菲并没有立刻回到二叔的宅子,而是坐着马车在共和港城外绕了几圈,几个华人护院都摸不清小主人是什么意思,二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贝尔沃夫几个曾在德**中服过役的退伍军人隐隐觉得李慕菲好像是在观察地形。

那船驶得近了一些,码头上有眼尖的人也看清了,四下里一片喊声:“是英国人!”

“好事?此话怎讲?”李慕菲问道。

眼下的李慕菲可谓底气十足,南非工业公司的这条马车生产线再配合公司的另一项产品,汽油内燃机,两者相加是什么,答案是汽车!

为了进一步提高南非共和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李慕菲说服了自己的父亲李永瑜,让李永瑜在华人的几大世家和布尔人中宣传开工建厂的好处与巨大回报。

李永瑜并不十分清楚内燃机有多重要,但看到儿子激动的神情,也知道面前是个需要留住的人才。

李慕菲曾在矿业公司工作过,也曾经参观过比勒陀利亚附近的矿井,他深深体会到了电灯发明之前,采矿工作是一件多么危险的工作。尤其是煤矿,矿井中常常会有瓦斯气体和煤炭粉尘,如果使用明火照明,可想而知会引起多么惨重的事故。在使用了电灯之后,不但方面明亮,而且安全多了。

陈羽青不由得感叹道如果哪个人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铝的方法,那他一定名垂青史。

门房是个有气无力的老头,好像是很久没有看到活人一样,只有在陈羽青报出自己身份是新到任的副部长,他才精神了那么片刻。

李永瑜笑着摇摇头:“哪有此事,布尔人和黑人种地的手艺加起来也比不上华人,别看他们占着我国80%以上的耕地,可单位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我国每年70%以上的产量都是由华人们的土地提供的,最近几年,华人耕地更是提供了接近90%的产量,不但满足了我国的需要,还有出口呢!”

“还不止于此呢!”李永瑾说道兴起:“我曾去过美国、法国、德国等地,那里却又是靠右通行,大哥你也去过欧洲,一定对那里车辆靠右感到奇怪吧?”这后半句却是问李永瑜的。

李永瑜苦笑了一下,摆了摆手:“我国的官员数量就跟那西洋气球似的,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早前几年,当官还是个苦差,收入低工作多,许多人宁肯去当个农夫,也不愿为政,自从1866年发现钻石矿之后,政府收入增加,官员的薪水也一日三涨,许多人挤破了头要进入政府,结果造成机构臃肿,政府的工作效率反倒下降了,张阳当选总统之后,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紧缩开支消除冗员,一下子开除了三分之二的官员,实在令人咋舌,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可这政府效率高了不少,确实是利大于弊啊!但结果就是官员们再也没有张阳当总统前那样的清闲了!”

教了数月之后,陈羽青和李永瑜一商量,索性在李府不远处买下一所大宅子,明白地开起了私塾,挂了个牌子叫陈氏书院,不过这私塾可是不对外招生的。他的学生都是各大世家的公子,没几日这个书院就被各家赠送的藏书塞得满满的,倒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院。

“八加五是多少?”陈羽青决心探探李慕菲的底。

两个人就这么商量好了,打算等第二天,把陈羽青请到家中,让他看看孩子,能答应当老师最好,不答应咱也不强求,毕竟天底下两条腿的活人多得很,实在不行找个水平稍差的也不至于就把孩子教成个傻子。

不需要再念了,李永瑜兴奋地抱住自己的儿子,亲了几口:“儿子,你太能干了!”快50的人,高兴起来却跟跟十几岁的孩子一样,这也难怪,无论在哪个时空,华人的父母都是最望子成龙的人,自己两岁的儿子有了小学生的智力,那简直就是所有父母心中的梦想。

种种矛盾使得现在的南非共和国内部并不太平,华人和布尔人对于外来人态度的不同使得双方少有的出现了观点上的分歧,华人建议通过一些法令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而布尔人坚决反对这样做,甚至提出要制订法令阻止更多移民的进入,因为华人的人口更多力量更强大,所以共和国总体来说还是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外来人员的举动和政策,这些举动收效甚微,而且造成了华人和布尔人的隔阂。

他被一个产婆抱在怀里,那个老女人正在剪断连结他和母亲的脐带,从熟练的动作上来看,她做这一行已经很久了。

李永瑾补充道:“我们李家的人要竭尽所能,将南非的武装力量建设起来,当官的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建设要塞堡垒铁路,经商的就多买武器战略储备,办厂的就多多建立工厂保安队,总之要尽一切办法武装南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英国佬!”

李慕菲觉得自己这个二叔真是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很多话自己想说又不好说的,全都由他说出来了。

李永瑜站起身来:“我李永瑜也不是怕事的人,眼下的情况,要么李家奋起而为,成就一番大事业,要么碌碌无为就此败落下去,为他人做牛做马,事已至此,金城李家岂能退缩!自我祖父那辈开始就是在刀光剑影中杀出来的,李家没有怕事的主!二弟和菲菲说得好,从今以后我李家要团结一心,做好战争准备,要让英国佬的爪子伸得出来收不回去!”

当晚,五个人在书房一番密谈,直至天明才将计划盘算得天衣无缝,离开书房之前李永瑜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将金矿一事泄露出去,李慕武等人自也清楚此事关系到李家的生死存亡,哪敢大意。

到了此时,李永瑜和李永瑾、李慕文、李慕武是愿也罢不愿也罢,都被李慕菲拉到了一辆隆隆作响的驶向战争的战车上了。

计划一定,李家众人便如五支利箭一般奔赴南非的各个要害之处,李永瑾前往共和港,负责那里的鱼雷快艇的研制工作,以及进一步完善港口的防御设施,李

慕武坐镇大后方金吕市,李慕文以南非铁路公司负责人身份赶往南非共和国中部咽喉重镇布隆方丹,李永瑜和李慕菲则留守比勒陀利亚和金伯利。

抛开其余众人在各地修筑坚固民居、训练工厂保安队、囤积战略物资积极筹备不说,单说李慕菲此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南非极度缺少军事指挥人才。

没错,李家那数目众多规模庞大的工厂都配备有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保安队,这些保安队集结起来就是一支庞大的军队,甚至必要时,李慕菲可以煽动工厂里的工人组成数目更加庞大的自护队,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史上已经证明武装起来的工人其战斗力要远远胜过武装起来的农民,因为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是工人们的天性:他们加入工厂之后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而这正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但是,这样一支军队由谁来指挥?几十人的保安队和上万人的正规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李慕菲手下不缺排长甚至连长,在德国退役人员的训练和教导下,这些年来,已经有大量的华人保安成长起来,可以胜任这些职位。

尤其是金吕市地处南非的西北边境,这里没有英国人,可是有几个非洲的黑人土著王国,这些小小的王国与侵占了故土的侵略者———华人们经常爆发武装冲突,当然,称得上武装起来的一方只有华人的保安队,在和这些部落王国的交战中,金吕市的工人保安队可以说经过了实战的洗礼,有些小规模交战中,华人保安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连德国教官也赞不绝口。

然而,黑人们的军队是不能够与英国人的正规军相提并论的,可以指挥上千人乃至万人的军队,去战胜英国人正规军的将领上哪里去找?

李慕菲毫不怀疑一旦战争爆发,布尔人和华人之中会大量涌现出这样的人才,布尔战争中不就是这样吗?在和黑人们数百年的战斗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布尔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将领,他们在游击战中的表现出来的才华连英国人的将领们都相形见绌,但指挥游击队作战与指挥正规军作战的差别可不小,他们能够指挥好这些保安队吗,况且到了那时,再去寻找这些有才华的将领不是太晚了吗?

当然,许多穿越的小说中,也有主角亲自上阵指挥大军杀得敌人落花流水的情节,可那样干的主角一般都是军旅出身,李慕菲前生今世除了参加过几次军训,和军队基本上就没什么关系了,让李慕菲去指挥军队不是开玩笑吗?

自己的处境让李慕菲想起了二十世纪前叶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蒋介石,这个家伙曾经被竞争对手李宗仁怒骂为“连一个排都指挥不好”的军事白痴,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军事白痴,手下却领导着一批优秀的国民党将领,甚至国共双方的许多杰出的元帅将军名义上都是他的学生,见面要叫他“校长”。

他的这些将军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可能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军校这东西真是不错,中国在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优秀的具有现代战争意识的将军,只要看一看晚清的那些将领们的表现就知道了,但是在经过保定陆军学院、东北讲武堂和黄埔军校的培养之后,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现代化战争的洗礼,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丝毫不差,这其中,军校的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容忽视的。

想到这里,李慕菲已经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了,自己要当“校长”!要建一所南非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