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菲并没有立刻回到二叔的宅子,而是坐着马车在共和港城外绕了几圈,几个华人护院都摸不清小主人是什么意思,二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贝尔沃夫几个曾在德**中服过役的退伍军人隐隐觉得李慕菲好像是在观察地形。

听到他说得有趣,几个华人护卫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好事?此话怎讲?”李慕菲问道。

此刻,李慕菲正被这两个彪形大汉夹在马车那柔软的绸缎长椅的中间,本该舒适的旅程被两个人身上淡淡的汗酸味所笼罩,就连豪华的铝合金马车车厢内所喷洒的香水也在两个男人的体味面前甘拜下风。

为了进一步提高南非共和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李慕菲说服了自己的父亲李永瑜,让李永瑜在华人的几大世家和布尔人中宣传开工建厂的好处与巨大回报。

他摘下自己黑色的礼帽,对着李永瑜行了一礼,道:“见到您很荣幸,尊敬的李永瑜先生,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尼考罗斯奥古斯特奥托,是一名来自德国的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内燃机的研究。”

李慕菲曾在矿业公司工作过,也曾经参观过比勒陀利亚附近的矿井,他深深体会到了电灯发明之前,采矿工作是一件多么危险的工作。尤其是煤矿,矿井中常常会有瓦斯气体和煤炭粉尘,如果使用明火照明,可想而知会引起多么惨重的事故。在使用了电灯之后,不但方面明亮,而且安全多了。

“一本万利,有此等好事?莫不是什么非法的行当?”陈羽青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人品,可是一本万利这个词在他一个书生看来,天然就是一个贬义词。

门房是个有气无力的老头,好像是很久没有看到活人一样,只有在陈羽青报出自己身份是新到任的副部长,他才精神了那么片刻。

正因这个原因,南非共和国的早期历史主要是由布尔人书写的,而那些重要的城市地名也无一例外是由布尔人起名的。

“还不止于此呢!”李永瑾说道兴起:“我曾去过美国、法国、德国等地,那里却又是靠右通行,大哥你也去过欧洲,一定对那里车辆靠右感到奇怪吧?”这后半句却是问李永瑜的。

这边屁股还没沾到椅子呢,那边二婶就叫李慕菲过去,李慕菲无奈只得起身来到婶婶旁边,其实她也没有什么事,只是喜欢孩子而已。

教了数月之后,陈羽青和李永瑜一商量,索性在李府不远处买下一所大宅子,明白地开起了私塾,挂了个牌子叫陈氏书院,不过这私塾可是不对外招生的。他的学生都是各大世家的公子,没几日这个书院就被各家赠送的藏书塞得满满的,倒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院。

“这个呢?”

两个人就这么商量好了,打算等第二天,把陈羽青请到家中,让他看看孩子,能答应当老师最好,不答应咱也不强求,毕竟天底下两条腿的活人多得很,实在不行找个水平稍差的也不至于就把孩子教成个傻子。

李永瑜翻开一看,大吃一惊,这本书倒不是什么艰深的著作,只是一本大概介绍了一下南非的地理人文和历史的益智读物,可关键是这本书是给69岁的儿童准备的,而自己的儿子还不到2岁啊。

种种矛盾使得现在的南非共和国内部并不太平,华人和布尔人对于外来人态度的不同使得双方少有的出现了观点上的分歧,华人建议通过一些法令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而布尔人坚决反对这样做,甚至提出要制订法令阻止更多移民的进入,因为华人的人口更多力量更强大,所以共和国总体来说还是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外来人员的举动和政策,这些举动收效甚微,而且造成了华人和布尔人的隔阂。

李慕非仿佛是在一片黑暗之中奔走,找不到出口,也没有墙壁,周围空荡荡的,只是一片漆黑和寂静。

回到家中,已是天色渐黑,李慕菲知道喝成这样的人,今天是不要想和他正常交流了,索性等到明天酒醒了再问他。

第二日,杨华兴睡了一觉,酒意去了大半,又喝了醒酒汤,洗漱完毕,倒是个很儒雅的年轻人,早早地到了书房来见李慕菲,一拱手道:“在下杨华兴,昨日喝醉,让公子见笑了。”

李慕菲正在书房练毛笔字,如今他的书法已有小成,自己也颇为自豪,看了看杨华兴,见此人完全没有了昨日的猥琐,长得倒是人模狗样,心中的恶感去了大半,于是语气温和地说:“小弟叫李慕菲,昨日恰好去拜会杨兄,没想到会看到那一幕。”

杨华兴听了这话脸上一红,随即惊讶地问:“莫非公子就是金城李家的神童李慕菲?”

自己的名气这么大,李慕菲也有些小小地得意,当下说了句:“神童之名,愧不敢当,这次找杨兄,倒是为了共和港这座炮台而来,听说这炮台是杨兄负责修建的?”

杨华兴自嘲般地笑了笑:“什么炮台,我修的那是共和港的景点。”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李慕菲心中一乐,这人倒也风趣,“杨兄何出此言?我见那炮台高大威武气势不凡啊?”

杨华兴看了看李慕菲,说:“那炮台的位置先天不足,大炮安装其上,有一死角,敌人的战舰只需停在此处便可安心炮击港口码头,别看炮台高大威武,其实中看不中用。”

“杨兄明知此弊,还要在此处修建炮台?”

杨华兴问听此言便气不打一处来:“哎!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我反复说明此处之弊端,甚至找尽借口拖延进度,但是负责此事的共和港市长柳平恒说炮台的作用就是威慑敌人,让其不敢轻举妄动,自然是要修在显眼醒目的地方,越高大越好。他一意孤行,我也无法可想啊!”

李慕菲顿时也被柳平恒打败了,不由得无话可说,炮台当然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不过主要的用处还是打击敌人啊,一个稻草人有什么用?再说也不是只有敌人看到才会害怕,只要敌人知道共和港有炮台就能起到威慑作用啊!

“杨兄,抛却位置不谈,你这炮台修得虽然威武可也不甚坚固啊!”李慕菲问道,杨华兴的炮台倒是蛮高大的,可惜也是个面子工程,当然还算

不上豆腐渣工程,至少没有突然坍塌的危险。

“我这还不是为了给国家省几个钱!既然知道这炮台注定是个花花架子,我又何苦一板一眼修个坚固耐用的炮台?要知道,同样的占地面积,修个民用建筑和修个军用建筑这其中的费用可差得多了,我这炮台按照民用建筑的标准修下来能省不少钱!要不我怎么说我修的这是个景点呢?”说完杨华兴一阵傻笑,别以为读书人都是书呆子,他们的花花肠子也不少呢!

李慕菲知道他说的不差,要知道光说这水泥,标号不同的水泥之间价格就差上好多,更不要说钢板等技术含量更高的材料了。

李慕菲拿过那张地形图,问道:“那依杨兄所见,这炮台应当怎样修,修在何处?”

杨华兴到了此时也明白李慕菲要干点什么了,李家财大气粗,如果能借助李家,共和港的炮台还真能修成!他想到此处,二话不说就在地图上选了两个点,说道:“汪洋山和玉山这两个制高点易守难攻视野开阔而且山体坚固,若能依山而建,再使用全钢筋混泥土材料修建两处炮台群,不但整个共和港海湾尽在南非掌握之中,而且即使是英国的海军最新式的铁甲战列舰也休想撼动这两处炮台分毫!”

李慕菲至此已经完全确定杨华兴的确是有才能的人,他站起身来道:“杨兄,我李家愿出钱出人,延请杨兄在汪洋山和玉山设计建造两处炮台群,护我南非,不知杨兄意下如何?”

杨华兴早就等着这句话呢,当下没有丝毫犹豫地道:“李公子,我求之不得!”

“哈哈,怕就怕在杨兄又喝酒误事!”

杨华兴也颇有读书人的骨气,当下一咬牙道:“我杨华兴对天发誓,从今以后,滴酒不沾!”

李慕菲也没想到杨华兴竟是这么个烈性的人,不由得非常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杨兄之志气,令人钦佩,我李慕菲倾李家之力也要将这两个炮台修成,要让英国佬再也不敢在共和港外撒野!”

李慕菲也不在乎张阳和柳平恒会怎么说,南非本就是华人和布尔人自发建立的国家,民风松散,就连私人建立一支军队这种事政府都不管,自己以修建仓库之名将炮台的建筑群修好,然后将其赠送给南非政府,附赠大炮若干,张阳还会怎么说?难道还会将炮台炸掉不成?那时修也修了,大炮装也装了,英国佬再靠近共和港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船上装甲够不够大炮炸一下的了。

炮台之事初步有个眉目之后,李慕菲开始考虑在南非建造一座造船厂的事情,眼下共和港虽说也有几家船厂,可基本上只能建造小船商船或者是做做维修之类,离能够建造大型战舰的要求差的远了。

不过李慕菲也没打算一开始就建造英国人那样气派的战列舰,他可是清楚打听过这东西的报价,一艘74炮战列舰的造价就超过了10万英镑,而英国人最强大的装甲战列舰其造价高达80万英镑以上,李慕菲那些产业全卖了能造几艘?

造大船虽然不现实,可李慕菲想到了最理想的武器:鱼雷快艇。

鱼雷这东西威力大射程远,使用方便命中率高优点多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武器还没有投入实战,如果在梦工场将其进行一番改进之后大量装备在速度很快造价低廉的快艇之上,多艘快艇抵近目标之后一次齐射,还真没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哪怕十艘快艇换一艘战列舰也值!

当然缺点就是这种鱼雷快艇只能用于近海防御,不过李慕菲眼下也没什么别的要求,至少和英国在印度洋上争霸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