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点点头,李玲儿便迈步朝青茶山方向走去,晴儿随后。她知道小姐现在的心情不好,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长痛不如短痛

晴儿看到李玲儿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笑眯眯的向前走了一步,问道:“小姐,想什么呢,还不快写字,顺便教教晴儿也好啊。”

“王大人所言何意,小人并不明白。”

要说画押,先要说签名,签名起源于原始的记号和一些手工制品的标记。氏族社会,刻在陶器上的图腾符号,很多就是一个部落的标志。在我国,自从文字的出现,作为个人的标志,签名也开始运用。押印起源于商周亚形图徽。亚形除了装饰作用,可能还具有凭信之功能。故亚字假借为押字。亚字内之十字空白,为后世以十字画押之原始符号。春秋末期,封建社会政权成份复杂了,表明身份,履行职能,上下沟通,都需要凭证。由于当时识别能力不高,笔迹容易被别人模仿,而使签名的防伪功能降低,因此代表个人和国家权力机构的检验凭证被工艺水平更高、制作难度更大、防伪性更强、使用更为简便和更具象征性的印章所代替。从古至今,印章品类繁多,主要品类有官印,包括皇帝的玉玺,王侯的玺印,各级文、武官员的官印等,它是等级社会权力和身份的象征;私印,作为个人签名画押的取代物,私人印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不可替代的法律效应。后来,随着文人治印的兴起,印章的防伪功能也在不断弱化。到了宋代,出现一种花押签,这种手写的花押签是文人们笔走龙蛇的鬼画符一样的东西,将几个字连在一起写成一个字。很多是难以辨别原字是什么。由于其难以模仿性,变得独一无二,反而成了一种身份验证,古代没有相片,画像也不能十分的体现样貌,而花押这种难以模仿的东西很容易识别真伪。由此逐渐被广大文人阶层以至官僚体系所接受。为此,我国宋代就开始设计立专门的签名馆,凡考中进士的人,都要到京城的签名馆买签名,俗称买花押。然后,闭门练习几天,把练好的花押交到吏部备案,换回官印。此后,无论这个人到哪里做官,在其呈送给朝廷的文件上都要有自己的花押,进行比对来验明正身。

李玲儿一抿嘴问:“真的吗?”

吴浩楠很肯定的“嗯”了一声。

两个人笑咪咪的对视着,吴浩楠咽了口唾沫,缓缓的把脸贴近李玲儿,李玲儿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脸蛋变得更红了,于是她干脆闭上眼睛,头微微向上抬了抬。就在吴浩楠的嘴唇快要碰到李玲儿的嘴的时候,一个不逢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小姐,不早了,我们该回去拉”

唉,晴儿早不喊晚不喊,偏偏在这个时候喊,换了谁谁都受不了。

李玲儿赶紧睁开眼睛,低下了头,吴浩楠也有些惋惜的把头抬起来,望着天上。

“可恶的晴儿”李玲儿暗道。恨不得把晴儿大卸八块挫骨扬灰千刀万剐

“呵呵”李玲儿红着脸的笑了笑。随即起身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嗯!”

这时候晴儿坏笑这走了过来,李玲儿笑着恨了她一眼,说:“死丫头,回去你死定了。”

“别啊,小姐,我不是故意要打扰你们的啦,我错了还不行吗?”

“感情你一直在偷看?”吴浩楠吃惊的看着晴儿。

晴儿大窘,尴尬的摇了摇头,表示否认。李玲儿“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又赶忙捂住嘴,女孩子要矜持,要笑不露齿

吴浩楠无奈的摇着头在前面开路,时不时的回过身来扶下李玲儿,他多希望这条下山的路永远也走不完,那多美好啊。

到了布衣街上,是大家该分手的时候了,吴浩楠有些不舍,问道:“玲儿,明天”

没等吴浩楠说完,李玲儿就抢着说:“明天你好好读书,再过半个月就要院试了,争取三元及第。”

“我已经是秀才了,不用参加院试的,可以直接去参加秋闱的。”吴浩楠说。

“三元及第!”李玲儿又说了一遍。

“哦,明白了!”吴浩楠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我先回去了,改日再见!”李玲儿笑着说道。

“去吧。”吴浩楠嘴上舍得,心里却是一点都舍不得李玲儿离开的。

“咕嘟”

吴浩楠的肚子不识时务的叫了起来,都一天没吃东西了,不饿就怪了。

显然,李玲儿和晴儿也听到了,两人相视一眼,又齐刷刷的看向吴浩楠,吴浩楠尴尬了,急忙说:“我中午没吃饭饿了”

“那你快回去吃饭吧,我们先走了。”说完带着晴儿转身朝老爷街走去。

吴浩楠如以第次见到李玲儿一样,目送她们里开,直到看不见了,他才快步的走回家。心情好了,走起路来也轻松了许多。

“娘,我回来了。”吴浩楠脸上挂着甜蜜的微笑走进了屋里。

“回来啦,快来吃饭吧。”吴老夫人正坐在床上等儿子回来一起吃饭。桌上是一大碗粥,旁边有一碟酸菜。吴老夫人盛了两碗,一碗给吴浩楠,另一碗自己喝了。

吴浩楠把那小碗里的粥和了之后,又把大碗里的粥一扫而光,觉得不够,又舔了舔碗,摸了摸肚子,还没饱。

“娘我还没吃饱呢”

吴老夫人笑着说:“没事儿,你等着,娘在去给你熬一大碗。”她看到儿子出去一趟回来后的心情不错,胃口大开,能吃多少就吃吧。

吴浩楠坐在床上等着娘的粥,心里想着李玲儿甜美的微笑和俏丽的容貌,心里美滋滋的,无限的甜蜜。

没一会儿,娘的粥熬好了,又是一大碗放在吴浩楠面前,吴浩楠盛了一碗,正想喝,突然想到娘才吃一碗呢。于是他又拿过娘的碗,狠狠的盛了一碗递给娘,娘看到儿子这样高兴,自己心里也就高兴,接过儿子盛的粥,慢慢的喝了起来。

吴老夫人问:“儿子,什么事儿让你这么高兴啊,出去的时候还是苦瓜脸呢,怎么出去一趟回来就成西瓜脸了?”

吴浩楠笑而不答。

两大碗粥下肚,那种感觉好得不能再好了。顿时倦意上涌,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

吴老夫人帮儿子把被子盖好,收拾好碗筷之后,又把儿子的衣服拿出来缝缝补补。最后实在困了,就放下衣服,到儿子的床上睡去了,吴浩楠在娘的床上正睡的香,吴老夫人也不好去叫他。吴浩楠的床说起来也不能算是床,只是几块木板上拼成的,然后在木板上面搭了一块破布而已,连草都没铺,吴老夫人本来想给他铺点草的,但吴浩楠说硬的睡起来舒服,于是就一直这样子了。

吴老夫人谁在床上,很是不习惯,但是太困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翌日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吴浩楠洗了把脸,看到娘正在自己那硬硬的木板上,这才想起昨晚上喝了粥,就在娘的床上睡着了,害得娘去睡自己那硬床。吴浩楠取过被子,轻轻的给娘搭上。

吴浩楠从床底下拿出一些书,这些书他早已读得滚瓜烂熟了,什么《四书五经》《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等等等等翻开书,看了两眼,又合上,实在是没心思去看了,也没兴趣,他心里现在只想到的是玲儿

玲儿又何尝不在想他呢,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话倒也对。

李玲儿趴在自己房间的窗台上,看着天上飞翔的小鸟,心里无比的向往。要我和吴大哥变成小鸟,那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了,也不再受那世俗的束缚了。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想象一下也挺不错的嘛。她微微的翘起嘴角,心里在想吴浩楠现在在干些什么?不知道他有没有想我呢?

“小姐,又在想你的梦中人了?”晴儿看到李玲儿在发呆,就知道她一定在想吴浩楠了,便取笑她。

李玲儿不理她,继续幻想着

“才一个晚上没见,就成这样子了,到时候他上京赶考,难不成你要跟着去?”晴儿继续厚脸皮。

“你不懂,晴儿,你还小,等你长大了,给你找户好人家啊。”

晴儿一愣,自己明明和她一样大嘛,都是十九了,怎么会还小?

“你要是想他了就去找他呗,干吗在这儿干想啊?”

“马上就要院试了,不能打扰他读书。”李玲儿头也不回的望着天空说道。

“你都这样子了,不知道他成啥样儿了,他难道还有心思读书?快去监督监督他吧!”晴儿一边收拾着小姐的床铺一边说道。

李玲儿猛地转身,用小手摸着脸说:“晴儿,你说的太对了,我这就去监督他读书爹来了帮我顶着哦”说完便小跑着出去了。

晴儿在屋里叫苦不迭:“我怎么顶嘛老爷来了我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