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锋冷冷看了一眼被他叫来站在院子中的卫家下人,虽然这些人老实,平时对卫乐也很尊敬,但他还是要敲打一番,不要以为主人家的和气是他们嚣张的本钱,易锋要让他们记住,只有主人好了,他们这些下人才会更好,敢背主就如同他手上的这块石头。

半夜四个孩子醒了,守在他们身边的大寒立即点燃灯,又拿了碗把炉子上的粥盛给他们吃下。再取了水洗漱大解后,又安排他们躺下。

可一想到那个干干瘦瘦的老人,卫乐眼眶就红了。他一直逼着自己不去想以前的事,却也总是忘不掉。那位老师在他还小的时候,基本上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也不知道他死后对方靠什么生活。

“……你自己看着办吧!”

“没事。”

“等下有东西给你,是皇上赐的。”

“甚好。”

三娃年纪虽小,但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来做工的人,一天二十个铜板,不包饭。”

一看到卫乐坐在书案后,此学生手中螃蟹顿时落地,摔了个四仰八叉。

“好。”

一分家就带着银子离开京城,最新的报告就是皇帝桌上摆着的这份折子,原来那名庶子跑到乡下做地主去了。

“咦?这是什么?”

其实他也不想老做这样的事,可那几个都是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村子里有能力的不愿意帮,没能力的想帮也忙不了,现在整个村子有能力还愿意帮的只有他和李老爷家,两家是轮流着帮忙,这一次就轮到卫家了,所以卫乐才搬出一堆柴让人劈开好送去。

所以这一次易锋逃命逃回家乡,不是回隔壁村自己家,而是跳进了卫乐的家中也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像卫家这么大的宅子,一般来说就算是杀手也不敢轻易闯是来,人多是一回事,杀了卫家所有人,很容易引起朝庭的注意,毕竟像这么大的宅子少说也有十几口人,一下子死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人,上面绝对会重视,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打出凶手。

“就因为我不怕你,所以你才跟着我?”

“先生将军,时辰不早了,该用午膳了。”

“好,爹立即让人去弄。”

路上卫乐碰到一些人,大家都很热情的跟他打招呼。不管私下对卫乐有多少意见,面上也得装出热情来,他们的孩子过完年后还要在人家的学堂识字呢!

“还请柳大人见谅,早晨我不小心好像得罪了大人的弟子,让他气急而离开。”

“少爷,二院中的那人醒了。”

师母一脸惊喜的看着自己手中还剩下的半个饺子。

师母把自己认识的夫人全扒拉了一遍,果然她们十八岁后生的孩子身子骨要健康一些。好些人家的长子都不如次子健康,这已经从侧面证明了卫乐之言没错。

师母还真没自己动手做过饺子,以前都是厨房提前弄好,守岁时直接煮了送到他们夫妻面前。

“秀才公请等一等。”

“哦~~我记住了,还是师母最好,老师是好可怕。”

里正站起来,今天必须把这事解决,秀才公既然专门来说,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们不能得寸进尺了。

“晚上的村子很安静,大人与夫人早些安置吧!”

更因为没有孩子,夫君一直以来都没有多少雄心壮志,官职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高,到现在才五品。本来要是留在京城,凭夫君的本事,很快就可以升为四品知府,结果却选择了这么个不直眼的官职,来这种小地方做学政。

“大人夸奖了,学生不过只知道一点皮毛,算不得什么。”

“公子,你要的热水。”

唉,好歹还有一个月,他就突击一下吧!正好他最近默写的书籍也有不少,正好有科举用的。不管怎样,绝不能让自己的等级下降。

卫乐懒得去买,反正他要练字,就当做是练字,并且复习一下脑海上的知识。

卫乐会爬树,而且爬得还挺不错,让李大海倒是意外了一番。要不是看卫乐每天都会练字看书,李大海甚至怀疑起他这个秀才的身份是不是真的,哪家的秀才会跟卫乐这样连树都爬的?

“庆朝确实有这样的法律,那两兄弟虽然不是直接杀害了他们的母亲,可母亲却也因他们而死,按照庆朝的律法,他们要服劳役五年。”

几乎每代王朝的结束,都离不开农民的起义。可见啊这世上还是普通百姓为主,他们认可你,你就能当皇帝,当他们不认可你的时候,就需要改朝换代了。

李大海怎么也说是帮过他的人,或许他需要一个看门的人,也不知道李大海同意不同意?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几十文钱,虽说少了点,但在乡下已经很不错了。包吃不说,住的地方可比李大海家那两间茅草屋可强多了。

原主看过的书不少,毕竟是侯府出门,侯府的书籍再怎么样也比穷寒出生的秀才家中要多。光是默写出来的书籍,卫乐都能装点他的书房了。

哼哼,他就再忍几个月好了,记得网上有说,手工做的清洁剂除了能洗碗外,还能洗衣、洗头和洗澡,并不担心会伤害到皮肤。

既然有这样的基础,他当然不能放弃了。每天都会抽空练几张大字。新家的书房就是这样来的,里面布置的比起卧室也是丝毫不差,还弄了一个炕,冬天冷的时候也可以坐在炕上练字。

于是直接建了个三进的院子,一进是正面是三间屋子,中间是堂屋,两边一间屋子做书房,一间用来吃饭。

在皇帝的眼中,这位是个能人,哪怕不出世偶尔露出来的想法方子都能利国利民,让大庆朝更加的繁荣。自从有了卫乐的方子,虽然前期的投入还没有收回来,但利益非常可观,已经在慢慢的收回投资,只要再过半年就是纯收入了,皇帝国库内库都渐渐丰满起来,都乐开了花。

皇帝甚至还听说卫乐的手中有一张制海盐的方子,有了这个方子,以后整个庆朝的盐价都会降下来,百姓们也再不怕没钱无盐可食。无水人活不了,无盐人就容易生病没力气,这两样都是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

所以皇帝即便为了庆朝好,也不能把卫乐得罪死了,让他对庆朝和皇室生厌。于是卫家人的性命就留住了,只是贬成了庶民,三代不许科举而已。

哪怕是这样,卫家也算是彻底没落了,三代不许科举,那就是百年的事,一百年后卫家会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到是卫乐没受牵扯,身上功名未革,再加上又是分了家的人,他和他的子孙到是可以科举,这让卫乐嫡兄的妻子很是妒忌,凭什么她的儿子不可以考科举,卫乐这个庶子和他的孙子却半点事也没有?

本来卫乐来接他们,一开始对方还很感激,但是这种感激只有短短的几天。以前在原主身前这位嫡嫂永远是高高在上,现在却要看卫乐的脸色,这差别让她一时间接受不了。又因为卫乐未受影响,可以参加科举,一下子就把这种隐晦的不满点着了。

天天跟自己的夫君说卫乐的坏话,说他是庶子,就应该把他所有的家产奉献出来给他们这一房,毕竟自己的夫君才是嫡子,应该享受大头。

“啪~”

一巴掌甩在她脸上。

“你要是觉得过不下去,可以回娘家,我卫家留不起你这们的娇客。”

才出牢狱就想作妖,以前还觉得妻子是个聪明人,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个蠢的。卫显再傻也知道他们一家现在要依靠弟弟,好歹对方手中有钱还有功名,起码有庶弟靠着一般人家也不敢欺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