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化胡 系列之一 ︰ 禁經 > 化胡 系列之一 ︰ 禁經 第13章 道佛爭辯

她望窗外,這裡分明是長春宮,不是天庭;她看到自己的衣著。她依然是道姑打扮,不是什麼仙女。至此,不覺啞然失笑。於是,便肯定自己只是曾經做了一場夢。

眾道士亦已齊集在大殿上了。

四周是彩雲。上下是藍天。

一名來自吐番的喇嘛已顯得不耐煩地搶先道︰其實我們也不用在這裡花時間談什麼佛道經文,最好就是談一談我們到時候向皇帝要什麼,好讓咱們心裡有數。

xxx

為什麼呢?

彷彿可望而不可即。

遠遠便已看到,帶頭的人騎著一匹高頭大馬。

越近越響,越響越密。

有誰略加注意,就不難又發現︰在這兩人之中,少的模樣清麗絕倫;杏腮桃臉,秋水盈盈。老的外表雖然一般,但亦英氣颯爽,全無老態。

你要殺人才能自保!

看著一個個的士兵染著血倒在她面前。她有點慌亂地閃左閃右,盡量避開向她倒來的那些兵。

這的確有趣!是真的嗎?

周圍那麼遼闊。

僧人福裕並未罷休,他接著說︰由此可知,所謂老子出關西行,其實只是西歸我佛而已。道士不明,以訛傳訛,才有『化胡經』故事的憑空編造,實在是偽經也。

福裕並未到此為止。他繼續發言出擊說︰另外,道士們不懂其中的玄機,又編造『老子八十一化圖』,上追軒轅,下達將相,古往今來之聖之賢,全是老子一人化身,甚至把這些圖收入重刻之『道藏』中,愚惑百姓,欺騙皇上,均是偽圖偽經,亦應一拼除去。

xxx

道士張志敬氣憤地禹步而出,聲壓福裕。他說︰我皇明察,孔子在生之時曾問禮於老子,史記有載。那是一千年前司馬遷的筆墨。世所推祟,無人言訛。今獨有人認為,孔子老子全非華人,而是來自蠻夷外族。其出言之狂妄,其道理之荒謬,淺而易見,不值一駁!他最後意氣激昂說︰道教土生土長,豈似外來異教!

一和尚亦突然私自出班上前,站到少林福裕身後挑撥發言︰道教歷來每以『華夷』之說排外。過去如此,至今未改。我佛遣徒來華,旨在普渡慈航,拯救蒼生;猶如我皇起自大漠,入關清污拉朽,振興社稷,宏願相同。

蒙古皇帝本非漢裔,聽此比喻,點頭稱道,顯然他是感同身受。

道士群中早已有人至張志敬背後奏道︰我教全真,自教祖王重陽傳教以來,力主『三教同源』,訓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又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教雖分三,萬善歸一』。教祖強調求同存異,絕無半點排外之心!

xxx

這道士補充說︰剛才那位和尚殿前所說顯然別有用心。既是存心挑撥離間,又是故意誤導我皇。不要聽他!

皇帝心裡有數,表面不露聲色。

此刻,卻有僧人走上殿前,他直接對那道士說︰你全真教有何真正教義,唸來唸去,豈不全是抄襲我教!

那道士自然不服輸,當場隨口駁斥︰信口開河,毫無實據。誰都會說『你的本是我的』,這又何難?

那僧人身旁另外有一僧人搶著說︰要證據嗎?實在容易!別的不用多講,就說你們全真教的五戒內容︰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有那一條不是抄自我們佛教?

他接著說︰抄我教義,無傷我佛。奪我寺院,才確實是汪法。從你們丘處機任掌教時開始,強佔霸改我教在中土的佛廟無以勝數。巧取豪掠,迫僧入道,多少和尚因而變了道士,這筆帳亦應今日算一算!

xxx

一名道士排眾而前,對著蒙古皇帝奏道︰今天是要比經,抑或是要談廟?他不待任何的答案,又繼續說︰我掌教已經說,『化胡經』是我教鎮教之寶;儘管三年前的比經判敗,真金不怕火,真經禁猶存。皆因人人耳熟能詳,燒不勝燒,禁不勝禁。由此再證,不是經版是否被毀,而是人心是否向道。王浮筆錄,有史可查,今日姑且不爭;老子化胡,流傳更久,早已植根華夏。

偽托傳聞,妖言惑眾。一僧人在旁插口說。

那道士再奏道︰我皇明察!一千年來,『化胡』之說本成定論,是真是偽豈容異議。僧人一再要求比經,實在只是借題發揮。志不在經,志只在廟。回想三十年來,僧人妒忌我教發展,從來不問自身,反責別人。當年寺院殘破,和尚飢不保命;本教丘祖長春真人自蒙返抵燕地,募資重建為觀,信者擲金援助。所以部份僧人銘感投靠,改而從道,都是實情。

僧人又再從旁反駁︰道觀原是佛寺!花言巧語,豈可抵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