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娘的感慨,刘延宁笑而不语。

“我说了啊,但江公子他们说一起等。”

刘青也在旁边道:“是啊,娘,他们还喜欢上回做的菜呢,您要是实在没准备,就照着上回的准备了,我跟哥哥买了些猪肉和两条鱼,噢,还有猪肋骨。”

见着亲哥好似瞧不见自己的神情,仍旧慢条斯理的用着饭,刘青耐着性子等了会儿,最后还是坐不住了,忍不住起身问道:“哥,你要带去书肆的书放在哪儿?我去帮你拿过来。”

意识到亲哥越来越有些妹控的倾向,几乎她说什么,亲哥都不会反对后,刘青还留了个心眼,特意挑刘延宁快要回家的时候,扯着她娘的袖子撒娇道:“娘,我上回同小柳姐去逛街,瞧见外边卖的胰子真不错啊,小柳姐说很多姑娘用这个来洗澡洗脸,都把脸洗得白白嫩嫩的呢。”

当然她就算有兴趣,才十来岁的年纪就涂脂抹粉,是要被人说闲话的。

“江大哥?”

江景行说着,手微微抬了抬,刻意避开了刘青的手,对已经下了车立在旁边的随从道:“江河,你帮忙把这鸡重新绑好了,别叫它又冲撞了刘姑娘。”

李氏点头道:“你说的是。”

高山叔为人热情,喜欢结交并且帮助有才华的学子,因此在这一带都很有些好人缘。再加上他自己又是读书人出身,在城里最大的当铺当了账房先生,想要在城里落户也不是难事,算是个体面人,与他们这些半道进城的不一样。

“才两三文?”刘青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娘纳一双鞋底要花大半日功夫,还没咱们家一个茶叶蛋买得多啊。”

刘青心里微微定了定神,笑道:“我猜的啊,人家都说人参鸡汤是人间美味,野山参长得像人参,名字也像,炖鸡汤准没错。”

刘青连忙上前,笑道:“小姑不用忙活,我多走两趟就端完了的。”

“延宁要回书院了?真好。”出来瞧热闹的村民,还热情的送了刘家人一程,一直送到村口,嘴巴里说着讨巧的话,“延宁好好念书啊,改明儿捧个状元回来,在村里摆三天三日的流水宴,也好叫我们沾沾喜气。”

安水根笑道:“蒋婶客气了,一家人何必如此?我爹倒是说了不急,他就等着过几个月,来叔婶家讨杯喜酒喝呢。”

围在火炉旁烤火的众人,听到这话便迫不及待的起身了,一堆人往院门口走,刘家姑姑也早早牵着孩子下车,脚步匆匆的往这边赶来,还没走近,便一脸激动的朝众人打招呼:“爹娘,我们回来了。”

听到刘青这么说,她师傅便止了话头,笑眯眯的道:“依你依你,我不提了。”

再说刘青长得还好。

这会儿,陆陆续续拿红纸来的妇人,你一篮我一篮的提着鸡蛋,堆在堂屋里,数量也十分可观了。

李氏的性格的确是逆来顺受,可事关儿女,泥人也有三分性,想到自家女儿这么些年来的遭遇,虽说她女儿现在待遇好了,那也是女儿自己争气,开了窍,能帮家里赚钱,公婆和叔子妯娌们才高看她一眼。要是女儿没开窍,如今还指不定被磋磨成什么样。

刘延宁都这么说了,刘二叔几人也不再客套,点点头,一个个低下头去教训儿子:“到时候去了林夫子家,要听你们大哥的话,好好表现,不许给你们大哥丢脸!”

“爹可别说这话。”安氏笑道,“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爹的性子,对延宁的事,比他自个儿亲外孙还上心。真要不找他帮忙,他反倒要抱怨我呢!”

“那是自然了。”李氏点点头,又觉得自个儿子这时问这个,不可能是疑惑这么简单,不由深想一下,顿觉了然,连忙阻止道,“咱们可不打这注意,那江公子和曹公子如此气度,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那高门大户,哪里瞧得上咱们这种庄稼人攀得上的?就算真要进去了,恐怕日子也不好熬。一个姑娘家,娘也不图你妹妹有多大的前程,只求她以后嫁个老实能干的,以你妹妹那股子机灵劲,我瞧着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

“猪肉丝,奶叫我做些吃的给客人在路上当零嘴,我索性多做了一些,叫爷奶他们也尝尝,要是喜欢,过年就多做些用来招待客人。”刘青说着,也从碗里捡了一根肉丝送到刘延宁嘴边,“哥尝尝味道怎么样。”

“野兔像之前那样的切,山鸡切大块,猪肉要切大切厚的,巴掌大一块最好。”刘青比划了一下猪肉的大小,“切完用刀背敲薄。”

正所谓香车宝马,这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向往,没有人会不喜爱。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骏马就在眼前,即便只能摸一摸,也够刘家老少激动的了,刘二叔几兄弟,还有刘家几个熊孩子,忍不住又把马给围住了。

刘青跟刘大爷进城的时候,听过城里人说官话——其实跟她上辈子说的普通话有很大类似,与繁体字一样,真要连蒙带猜,还是听得懂的,只是说就不会说了,好在原身本来也不会说官话,还是最近几个月,刘青跟着她娘学识字,才一并学了官话。

诚然,对刘青这个从小写惯了硬笔字的人而言,软笔字一开始写起来让她很不习惯,每天不下于一个时辰的悬腕练习也让人很是煎熬,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一旦刘青习惯了用毛笔,一旦入了门,进步便是飞快的。

当然这只是前提,而契机是刘延宁要考科举,需要准备的钱财,是这个以种地为生的家庭砸锅卖铁也凑不够的,所以刘家人很缺钱,比安居乐业的整个落水村的村民们加起来的压力还要大,所以卖茶叶蛋的法子一出现,对刘家而言几乎算半根救命稻草了,即便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们也会尝试一番。

“那就好,别缠着我了,二姐回去给你们做晚饭,烤红薯要不要啊?”

因为事关孙子,蒋氏倒也没嫌李氏啰嗦,仔细思考了一下,便点头道:“再等些时日,倘若真等不到,我再跟你爹商量商量。”

只是刘青想得很好,正跟严大娘和一个刚过来的妇人聊得正火热的蒋氏,还有心思关注后面的她。

见刘青抱着鱼不放,安氏在一旁笑道:“哟,青青,这么大的鱼你也能做?”

正好她师傅也不用做饭,她师傅完全当个甩手掌柜,家里里外外,如今让大花姐一人操持,再不济还有大花姐奶奶在旁边指点。

想到这里,刘青已经彻底收起了笑容,她是怕被人发现壳子里换了人,所以还在模仿这个年纪的孩子,装出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但不代表她想装傻充愣,任人揉捏。

紧张的李氏听到这句话,心里一松,感觉到婆婆的目光徒然温和下来,心里既是庆幸,又有些自豪,是她低估了女儿,她们青青这般优秀,根本不需要同王氏母女一般计较。

本来按照她师傅的估算,时间不必这么赶的,只是前日男方托人带话来了,好像是家中老祖母病重,怕熬不过明年,怕耽误了两孩子的婚事。

她失望的是茶叶蛋存放的是时日为何不再长一些,对于这个越来越能干的孙女,她是真没有半点不满的。

江景行笑意微收,知道刘延宁仍是介意的,不然也不会生疏的称曹声扬为曹兄了,又说“并不奇怪”,而不是表明自己并不介意。

远处,村落聚集,家家户户挨在一起,有是瓦片盖的屋顶,也有茅草屋顶,都做着一个形状的烟囱。

蒋氏愣愣的问:“几文钱?”

虽然刘青有信心能稳赚不赔,却也知道此举在外人眼里未免太过冒险,不然刘大爷他们也不会断然拒绝了。

刘青漫不经心的点着头,心里对卖茶叶蛋的决心更大了,一封信四文钱,都够买八个鸡蛋了,这鸡蛋贱卖成什么样了?

刘青看着她脸颊都泛起了红色,嘿嘿的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大花姐肯定是去镇上买嫁妆的。”

小家伙听到刘青前半部句话,脸上还有些不乐意,想要反驳,听到后面的话,已经绷不住笑容了,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刘青。他虽然年纪小,可是有个大堂哥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兄弟姐妹,几乎都是活在刘延宁的光芒下的,都是自家兄弟,与有荣焉的同时,未尝没有一丝羡慕和向往。

刘青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胸脯,心想发家致富就靠这些茶叶蛋了,她能不把看家的本领拿出来吗?

“我自己能吃”的话还没说出口,小七手上的碗已经被王氏接过去了,王氏腿长,三两步迈出了灶房,小七也顾不上挣扎,迈着小短腿追了出去。

刘青和刘雅琴应了,蒋氏去了后院,一转头,刘青便吩咐刘雅琴:“大姐,你去烧火。”

炉子里温度很高,还剩下些火炭,红薯在底下煨一两刻钟,便熟了。

刘青吃力的抱着小胖墩,叫住了从院门前经过的卖货郎。

中午,小憩过后,刘青轻手轻脚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裳,拎着针线篮子出了屋。

刘青很快把心态调整过来,认真完成手头大花姐交给她的任务。

夜色宁静,李氏迟迟没有出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刘青主动打破沉默,她闷闷不乐的道:“娘,我以后好好跟师傅学,努力多赚点钱,咱们搬到县里去,跟哥哥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