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婴等人这时也随后赶到,不过李婴的目光马上就锁定在俏生生地站在武顺身边,怀里还抱着一个襁褓的明媚少女身上。在被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所包围着的四女中,武顺和三娘李婴早已见过,另外一个半老徐娘自然就更不可能会是武则天了,那未来的女皇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所以这两年来“滕王体”也同王羲之的字体一样,成为人们竞相临摹的对象,由于李婴外流的作品并不多,一时间更是洛阳纸贵。得知这一行情后,李婴还曾经让郭迁和王伦把他平常练字时留下的手书偷偷拿出去卖了积攒些私房钱呢。虽说李婴现在实封八百户,并不怎么缺钱花,不过从封地上收上来的钱粮还要经过好几道程序,用起来哪有自己的私房钱舒心,而且他没事还要往张阿难那个死太监身上塞俩钱,这种开支可不能通过有司衙门。反正他在大安宫守制的两年多时间里也不知写过多少手稿,即使不卖出去也只能当垃圾丢了,或者留着生虫。

杜荷见李婴的脸上也露出疑惑之色,微微一笑,拱手道:“滕王殿下,安石兄!前段时间百济王孙扶余隆求见过太子殿下,荷既身为太子舍人也就对百济作过一点了解。”

赵节笑道:“照娘当然就是节那杨家姑姑次女的闺名了!对了,顺娘,你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今天三月三上巳,没有跟杨家姑姑她们一起出游吗?”

比起这样的科举,显然皇亲国戚、高官子弟们的门荫以及春秋两季的荐官制度更受世人的青睐,所以至少在唐代初期,政权还是掌握在门阀世家的手中,比如著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山东高门五姓七家。因此,放眼贞观朝,除非是像侯君集这样的从龙之臣,否则哪个朝臣站出来没有一点这样那样的背景○的不说,就现在李婴身边的这几个人中,李孝逸、赵节是皇亲国戚,杜荷是臣之后,贺兰兄弟则出身关陇集团,即使薛仁贵,也是因为攀上了他滕王李婴,才青云直上的。就算是被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草根宰相,现在还只是门下省给事中的马周,也是因为得到中郎将何常的举荐才能进入仕途。

贺兰安石顿时动容,原来是滕王李婴,要知道他家殿下最崇拜的人中,除了当今圣人以外,就属这位滕王殿下了。连忙恭声作揖道:“卑官越王府曹参军事贺兰安石见过滕王殿下!这是贱内武氏,刚才贱内失礼之处,还望滕王殿下海涵!”

杜荷和赵节两人显然也认识这个英俊得不像话的男子,连忙上前拱手道:“荷节见过安石兄!”

贺兰楚石一愣,他却没想到扶余福信并没有理会他抓向扶余福信脖颈上的那一爪,随着一阵热风扑面而来,眼中尽是扶余福信那如雷霆般的拳势,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贺兰楚石心里突然有了一种错觉,怕是他这一爪还没有触及到这个百济人,面目就已经被打烂了,右手仿佛像触电般快缩了回来。

“哦?百济第一名将吗?”这时李婴也来了兴致,对于百济这个国家,在他前世的记忆中,除了最后被大唐灭掉以外,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印象,唐高宗后期到武后称制这段时间里大唐边疆的支柱之一黑齿常之就是百济人。李婴也不知道黑齿常之现在出生了没有,不过从黑齿常之身上就能看出来,也许百济还真是个能出大将的地方,顿时对扶余福信这个百济第一名将有了兴趣。

于是乎冷冷地说道:“隆王孙来大唐是来参加日大朝的吧,不知大唐的京师比之百济国的泗沘城如何呢?”其实要是那扶余隆知道赵节是门下侍中杨师道的继子的话,那他肯定会对赵节大献殷勤的,不过杜荷自然不会介绍的那么详细,只说是司经局洗马。一个司经局洗马,有滕王和梁郡公在前,当然就显得渺小得多了。

虽然打心眼里就看不起这个落魄王孙,不过杜荷可不像身旁的贺兰楚石,把喜恶都写在脸上,笑眯眯地扶住扶余隆说道:“原来是隆王孙,使不得,使不得啊!”

虽然李婴心里已经掀起了万丈狂澜,不过表面上却跟没事人似的,将话题转移开来,指着前方一队好像并不是穿着唐服的人问道:“咦,那些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