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道听到动静一怔,随即笑道:“滕王见笑了,这是师道犬子身边的一个小厮,听说不小心被程三郎打伤了,护主心切,连太医署都不去,硬是要回这福临楼。”

“赵节,照你的意思,某额上这个伤口和你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李孝逸和程务挺先前得了李婴的嘱咐,只当没听见赵节的问话,而薛仁贵和郭迁则懒得理他,至于当事人李婴嘛,同样是笑而不语。

※※※※

那龟兹商人见李婴和柴令武他们都上了二楼,精神恍惚地对身旁扶着他的柳三问道:“三郎,这下怎么办?”

既然是胡姬酒肆,那些体态风流、丰姿绰约,伴随着绵绵胡音翩翩起舞的龟兹胡姬自然必不可少。四周食客们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在台上那名纤腰修眸、舞姿撩人,白皙的肌肤若隐若现的胡姬身上,谁也不会无聊地去关注这家酒肆又来了哪几个食客。

申时?下午三点……李婴苦笑地摇摇头,心里越地羡慕起被远远打到苏州的江王李祥了。

李婴制止住了柴令武的话,微微地摇摇头,从今早弘文馆中李孝逸的只言片语中他也知道了刘大胡子的脾气,所以对于刘大胡子的拂袖离开,他是一点也没感觉到意外,想来刘大胡子对他今天有些偏袒柴令武他们肯定是不满意了。

李婴斜睨李孝逸一眼,心里颇不以为然,你当看耍猴呢。按说李婴潜意识里当然也希望瞧一瞧薛仁贵和程务挺这两个历史名人孰强孰弱,但是最后他还是要尊重薛仁贵的意见。

“不敢,令武刚才胡闹,请舅舅责罚!”对于李君羡的示意,柴令武哪能不明白,不等他那个滕王小舅舅答应下来,马上表态领罚。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事落在小舅舅身上总比被那个皇帝舅舅知道要好得多,回头再跟小舅舅示好一番,只要今天的事情传不到皇帝舅舅和父亲的耳朵里就好≡了,还有柴哲威,那竖子仗着是嫡长子的身份没事就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果被那竖子听到,不借题挥就怪了,不就是因为比他早生几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唉,恐怕父亲百年之后,谯国公的爵位也得落到那竖子的头上了。

“你——”饶是萧钥的好脾气,也被尉迟宝琳那不阴不阳的讽刺激出火气来,不过滕王殿下在此,他也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怒火。

呃?李君羡现在是越听越糊涂了,原本见程处弼和尉迟宝琳躲躲闪闪的样子,李君羡自然是不信他们的话,心里估计应该是这几个纨绔子弟合起伙来想要欺负那个大胡子以及扶着大胡子的那个一招将程处弼摔出去的年轻人。不过现在却听说那个叫刘仁愿的大胡子竟然是弘文馆生,那肯定也是哪个勋贵之后了,而且刘仁愿随后也亲口承认了他打过尉迟宝琳。看来今天他李君羡是狗拿耗子了,既然是两帮纨绔子弟打架,他可没那么多闲情管这些,至于那个看似身手不凡的年轻人应该就是大胡子的随从了。想到这里,李君羡和那个刚刚被他训过一顿的火长打个招呼,讪讪准备离去。

“鄂国公?哼!”李孝逸随即冷哼一声,对于尉迟恭,他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李孝逸可是从小就把河间王李孝恭和江夏王李道宗这两个堂兄当成崇拜的偶像,结果一次廷宴中,尉迟恭因为有人坐在他的上而勃然大怒,李道宗想要劝解,结果猝不及防,一只眼睛都差点被尉迟恭打瞎。所以李孝逸对尉迟恭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李孝逸不屑地笑道:“郭舍人,有你家殿下这个滕王和某这个梁郡公在此,长安三虎算什么!就算是老大柴令武,也得叫你家殿下和某一声舅舅!不过话说回来,薛将军真乃真性情!”

“原来是平阳皇姐的遗子!”李婴这下想起来了,这个柴令武后来好像卷入了房遗爱谋反案,怪不得名字这么耳熟,没想到还是所谓的长安城一霸。

“小皇叔慢走!孝逸王叔慢走!”李治从那老太监怀里挣脱开来,回头作了个揖。

“孝逸王叔!”被李孝逸这么一说,好嘛,这个晋王哭得可就更凶了。

“唉!”前桌一副挫败的模样,叹气道:“也是年幼时候不懂事,装什么不好,偏偏装一副神童的模样,也写了几篇文,这下好了,被家兄送到弘文馆来受罪,追悔莫及啊!”

原来是一卷《左传》,对于这种历史传记,李婴还是有些兴趣的,至少比《论语》、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之类的东西有意思一点,至于堂上萧老夫子滔滔不绝的讲解,李婴前世就已经练成了充耳不闻。不过还没有一会儿的工夫,李婴就败退了,虽说这两年他已经习惯了不少,不过这满纸的之乎者也还是让他头疼不已。

上,上官仪……李婴顿时愣住,就是那啥,上官婉儿的爷爷?

既然阎立本如此识相,李婴也乐得轻松,笑道:“当日在两仪殿,听到皇兄同意了王师以刑部侍郎兼滕王师后,婴心中喜不自胜!婴不肖,今后言行若有不当之处,还望王师能够辅正过失,婴不胜感激!”

“呃?”初晴抬头见滕王殿下错愕的模样,不似作伪,为之一愣,难道她们都误解了滕王殿下的心思了?想起她刚才那一番羞人的动作,脑袋“嗡”的一声就炸开了,她刚才都做了些什么啊!慌忙抓起落在脚下的画帛,躲进初雪的身后,埋着头不敢说话。

杨保媪看滕王殿下不说话,轻轻地踱着步伐,半晌后才抬头说道:“殿下不必担心,以奴婢的认知,殿下在这个问题上定有误会,皇后娘娘贤良淑德,母仪天下,不大可能会在这方面事情上花心思的,否则也不可能二十多年来一直圣眷不衰。”

“遵旨!”李婴有气无力地嘟囔了一声,王师?自从阎立本那丫的拜了腾王师后,他还没有见过一次呢,连来滕王府认认门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刑部侍郎,搞得比政事堂的宰相还忙。不过这倒是冤枉阎立本了,阎立本接到中书省的诏书,知道自己被陛下拜为滕王师后,自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滕王府。他心里也清楚,如果不是为了此事,他的本品要成为银青光禄大夫,指不定还要等上多少年呢,而且滕王殿下最受陛下宠爱,当然不敢怠慢,不过当他匆匆赶到滕王府拜会的时候,李婴已经身在去洛阳宫的路上了。

李世民对阿史那忠这个建议还是很认同的,薛仁贵现在缺的就是资历,让他在滕王府当上几年典军,再转入十六卫,想必也就没人会有异议了。转而询问李大亮:“李爱卿以为呢?”

虽然有些嫉妒薛仁贵,不过难得的和滕王及薛仁贵消弭裂痕的机会李道裕可不会放过,而且推举薛仁贵,本来就是他在陛下面前的一贯态度,拱手说道:“大将军不闻姜太公、百里奚乎?”在朝中,李道裕自然要称呼他叔叔的官职名。

“平身吧!”也许是想到刚才自己差点错怪了薛仁贵,李世民此时的声音柔和了不少,也为心里忐忑不安的薛仁贵平添了几股胆气▲引薛仁贵进殿的王君更是惊得差点掉了下巴,刚才陛下还是暴风骤雨,怎么眨眼间就又变成了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