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迟疑道:“那要是李君羡偏袒程处弼他们怎么办?李君羡某虽然不认识,但也听说过他和卢国公有着几十年的交情了。长安三猫平常在坊间放肆点没什么,但事情要是真的闹到陛下那里去,他们肯定逃不了责罚,爵位是别想继承了,要是严重点怕是连门荫都没有了。如果变成这样,那我们和柴、程、尉迟三家之间的梁子可就结下了。当然,以我们的身份,就算和长孙司空、房相公他们结仇也无所谓,不过薛将军可不一样,除非他今后就呆在滕王府亲事府典军这个位置上,否则在军中怕是举步维艰了。”想来李孝逸对柴令武他们很不屑,“长安三虎”在他的口中就变成“长安三猫”了。

萧钥轻声说道:“薛典军初到京师可能不知道,程务挺是右骁卫将军程名振将军之子,虽然年仅十六岁,不过其勇早在两年前就为人所知。就算刘仁愿比程务挺更胜一筹,但刘仁愿还要面对周围二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壮汉,而且柴令武和尉迟宝琳还没有出手呢,尉迟宝琳可是对刘仁愿恨之入骨啊!”

既然是要去西市,他们便改成取道安福门离开皇城。虽然不管是走横街出安福门还是走承天门大街出朱雀门到西市都是差不多的距离,但是承天门大街两旁分布着包括中书外省、门下外省在内的各大有司公廨,所以李婴他们更愿意走安福门这条路。

李治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小皇叔今天在课堂上睡了一上午呢,原来是昨夜没有睡好啊。不过李孝逸却是被彻底逗乐了,早上和李婴交流过一遍后,他现在哪还不知道李婴是什么德性。就他,还能彻夜读《左传》?怕是连《千字文》都读不下去吧!转过头去偷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平复下来,戏谑地看着李婴促狭道:“不知昨晚二十二郎都看了《左传》里的哪些名篇啊?”

李孝逸在弘文馆中已经呆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萧德言自是了解得很,见老萧好像又要开始口若悬河地唠叨起来,脸色顿时就变,赶忙答应了下来,拉起李婴就跑。若是让老萧有了兴致,不讲上半个时辰以上是不可能罢口的,也不知道这八十多岁的老头儿哪来这么多的精力。上官仪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若不是李孝逸反应快,那他今天也得在这里继续聆听萧老学士的教诲。

“那帮臣子弟?难道这个刘大胡子还是外戚不成?”李婴的眼睛瞪得老大,外戚,貌似窦家和长孙家的基因不会出个“李逵”吧?至于他们李家,那就更不可能了。

上官仪无奈,摇摇头走到原先为滕王准备的那个座位上,将案几上放置地整整齐齐的几卷书揽入怀中,给滕王送去。不过上官仪对滕王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滕王仅从萧公对他的一次称呼就记住了他的表字。

走进弘文馆,好嘛,大堂之上已经有二十来个少年席地端坐,小则七八岁,大的也不过十四五岁,全都一本正经地注视着上面一个已经老得不成样子的老头儿,看样子这一水儿的皇亲国戚、勋贵子弟都比自己来得勤奋啊!冷不丁地将房门打开,屋外的冷风顿时就钻了进来,虽然这些弘文馆学生每个人身边都放着一个炭炉,但还是纷纷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转头怒视着李婴和褚遂良这两个始作俑者。不过弘文馆馆主,陛下身边的起居郎褚遂良他们还是认识的,硬生生地将已经到嘴边的话给吞了进去。褚遂良虽然现在官阶不高,但是就算是皇子也不愿意得罪此人。

李婴点点头,他那个王师总算是出现了,他这个做弟子自然要第一时间赶回去。让郭迁在那家胡饼铺买几斤胡饼,在人家店铺前站了这么久,不买点东西也实在不好意思∵走边问道:“那卢侍郎又是何人?”

回到自己的寝宫,李婴心念一动,随即将寝宫内的其他几个侍女打离开,仅留下初雪和初晴。这可把初雪、初晴给吓坏了,自从三个月前被娘娘赐给滕王殿下的时候,她们心里早就有了准备,可是事到临头,依旧还是花容失色。同时心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虽然滕王殿下长得高大不假,不过听说殿下今年好像才十岁吧,怎么这么快就能做那种事情了?她们是皇后寝宫立政殿的宫女,如果不是因为皇后娘娘的怜惜而被赏赐到滕王府的话,她们以后肯定也要侍候皇帝的,所以掖庭局早有专人负责教授她们这方面的知识。

听到杨保媪派人去叫初雪、初晴,李婴不觉有些头皮麻,他之所以心情烦躁,可不就是这两个麻烦所致吗?

这时候孙思邈突然稽道:“陛下,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那贫道就先行告退了!”

阿史那忠一直紧跟在李世民的身后,以他的耳力,帝后之间的悄悄话自然逃不过他的耳朵,知道陛下心中已有顾虑,沉思片刻后说道:“薛礼本为布衣,骤然授予翊府左郎将,下面的人不服也是正常的,臣正好想到了有一职由薛礼出任最为合适。”

“成了!”同样紧张地看着李世民考对薛仁贵的李婴心里暗叫一声。天可汗哥哥把薛仁贵比作冠军侯霍去病,这评价可真不低啊!不愧是老薛,关键时候还是靠得住的。刚才他那吞吞吐吐的样子,差点没把李婴给急死。马上腆着脸说道:“皇兄,臣弟说的不错吧!薛礼不仅有,而且还是个文武全才,皇兄可要好好地安排啊!”

李世民看到长孙皇后兴致不高,以为她还在抱怨自己忘记把二十二郎回来的消息告诉她,爽然地笑道:“没有第一时间通知皇后,是我的不是。不过今天可是个大喜的日子,皇后就不要不高兴啦!”

古人一般都是最爱幼弟、幼子,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战国时期赵孝成王之弟长安君和西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李世民当然也不例外▲且自偷梁换柱,换成了现在这个李婴,提前百年让“颜体”面世,并冠以“滕王体”之名后,酷爱书法艺术的李世民对李婴的爱护,甚至引起了他那几个嫡子的嫉妒。所以现在李世民的心情就可以理解了。

“那还等什么?宣!”李世民不耐地挥了挥手说道,然后把目光转向李大亮、李道裕叔侄,“孙道长到了,那此事就不要再议了。就这么定了,道裕爱卿本来就是正四品下的中郎将,授壮武将军也是常例!”

想起他前世看过的那么多五花八门的穿越类小说,李婴心里就憋屈得紧。那里面的主角要不虎躯一震,只要是历史上留名的,纷纷哭着喊着要为主角效力;要不就是缺什么造什么,炸药、钢铁、玻璃都已经过时了,就算出来个飞机、潜艇也不是稀罕事。为什么同样是穿越,主角换到他身上这些就行不通了?

“不错,那你应该还记得当时我和长孙司空一起离开两仪殿的时候,长孙司空的脸色很难看吧!”

“殿下言重了!”薛仁贵看到李婴身边头顶高山冠的张阿难,知道滕王这是要进宫觐见了,忙拘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