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见李婴迷惑,微笑道:“想是腾王殿下记不得老夫了,两年前在献陵,老夫与殿下有过一面之缘!”说着便朝献陵方向拱了拱手。

一个爽朗的声音打断了李婴的回忆,李婴并没有回头,有些不舍地说道:“密皇兄,你什么时候去虢州上任?”

值得庆幸地是,李婴那位贤惠得不像话的二嫂,终于颤颤巍巍地熬过了这两年,并且身子骨也越地健朗起来。当然这主要是李婴的劳,李世民之所以对他这位幼弟如亲子般的宠爱,有一半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祥马上一改先前冷冰冰的表情,讪笑道:“二十一郎、二十二郎!不要动怒嘛,愚兄只是和你们开个玩笑而已!二十二郎病体初愈,已然容光焕,可喜可贺啊!”哪还有刚才那趾高气扬的样子。

李晓笑道:“杨保媪,二十二郎生性好动,要是再不让他出去走走,恐怕要被憋坏了!”

李昊顿时郁闷不已,看了看眼前这双白嫩嫩的小手,看来今后他再也不能做“李昊”了,可怜他辛辛苦苦从书海里淘出来的五本书还没有瞅上一眼就随风而去了。也不知现在到底是什么年代,没了《中国通史》,李昊对他的这次穿越之旅顿时忐忑起来,一代文豪也做不成了。万幸的是,眼前的这些下人并没有那标志性的辫子。

“真郁闷,早知道就把猪头的借书证也拿过来了!”没办法,由于一个人只能借五本书,李昊只好从书海中精挑细选了一部四册的简略版《中国通史》和一部《唐诗宋词曲三百》,笑眯眯地离开了图书馆。

李婴心里琢磨着天可汗哥哥要到洛阳宫去,不会是想让他随驾吧?知道不是因为今天灞桥驿上生的事情后,李婴放下心来,让郭迁在两仪门外候着,自己随张阿难朝两仪殿走去。

“臣弟拜见皇兄、皇嫂!”李婴有点诧异,长孙皇后向来很少出现在两仪殿,今天怎么就过来了。

李世民笑道:“二十二郎平身吧!”

“谢皇兄!”李婴起身立在一旁,才现自己身边还站着一个大胖子,随即作揖道:“婴见过长孙司空!”这位被欧阳询称作“面团团”的国舅爷虽然长得人畜无害,但李婴对他还是有着本能的畏惧,长孙无忌要是除起异己来可不会手软。

长孙无忌连忙还礼,自从他辞了尚书右仆射,知门下、尚书省事后,就越的韬光养晦,谦谦有礼。虽然是三公之一,和李婴一样,见谁都是笑眯眯的,“面团团”这个外号还是很形象的。

虽然穿越后,长孙无忌这个名字就成了李婴心中最忌惮的字眼,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怎么把这个潜在的忧患给消弭了,不过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罢了,当面的时候还是要执晚辈礼。虽然从辈分上说李婴和长孙无忌是同辈的∠竟长孙无忌不仅是长孙皇后亲兄,而且还是贞观朝第一臣,即使不为相,在朝野的地位也已根深蒂固,哪是他一个小藩王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当年的降封事件让长孙无忌把宗室里的一干人给得罪惨了,否则他也不会把在李唐皇室乃至军中享有极高威望的江夏王李道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要弄死这位唐初三大名将之一。

“二十二郎,今天你去送祥、晓他们了?”李世民开口说道。

李婴心里一跳,不过见天可汗哥哥脸上并没有不豫之色,便放下心来。也是,就算那些殿中侍御史要弹劾,动作也不可能这么快,于是脸上露出一丝悲伤,点头回道:“是啊,臣弟和江皇兄、密皇兄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也不知他们这一走要何时才能再见面!”

长孙皇后马上宽慰道:“二十二郎不要伤感,待到日大朝的时候,让你皇兄下一道诏书就好了!”

长孙面团也附和道:“腾王孝悌,真乃陛下之福!”

李婴心里一乐,若是长孙胖子知道自己一直在想着怎么对付他的话,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说话了。

李世民笑道:“那也不用,过两日二十二郎随我巡幸洛阳宫,正好路过虢州,二十二郎不就可以见到晓了吗?”李世民虽然不常去大安宫,但对那里的事情门清着呢,说不定昨天给李婴铺床的宫女就有可能是李世民的密探,哪能不清楚李婴和李祥从来尿不到一壶里,自然就把去苏州的李祥给忽略了。

“遵旨!”刚才在两仪门外听了张阿难传出来的消息,李婴就猜得不离十了,所以并不感到意外。

长孙皇后看着李婴一本正经的样子,突然诡异一笑,俯身在李世民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李世民连连点头,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婴。

李婴被他们看得有种后脊凉的感觉,迟疑道:“皇兄、皇嫂!你们这是——”

李世民莞尔而笑,促狭道:“弹指一挥间,二十二郎也都这般大了!昨日杨保媪进宫请皇后为二十二郎择选一位贤良淑德的腾王妃,不知二十二郎看上哪家府上的淑媛啊?”

注:开通宝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就有了,意为“开国奠基”,和唐玄宗的年号“开”没有任何联系。

另,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