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虽是老臣,但长久患病,是以一直在家中休养,而杨林在孙权死后,便找到了张纮。

摇摆不定的薛综道:“若仁公主拒绝执掌东吴,那外姓之人中,能接掌主公之位的,只怕只有周将军了!”

张昭心中叹道,张纮既然出现于此,便定是支持仁公主成为东吴主公的,对方连张纮这样的老臣都能请到,实在是了不得!

张昭解着解着,竟感到心力憔悴。

张昭还从来未受过如此屈辱,对着拘禁自己的军士说道:“老臣不服,老臣有冤屈,要立即面见仁公主!”

再看看孙权的几位胞弟,孙翊虽孔武有力,颇为孙策遗风,但不行早逝,孙匡体弱多病,也命不久矣,又怎能委以重任,至于孙朗,资质平平,再加上又不是嫡出,也并非主公的上佳人选。

臣工们每日上堂议事,不过今日却只得取消了,这使得众臣难免不习惯,想要走街串巷,但此时正是非常时期,谁又敢贸然出行?

仁公主放列为臣工们回去,不过臣工们出得了行宫,却出不了柴桑城,仁公主道:“一日找不到凶手,柴桑城便一日不开城门!”

众臣想要近一些查看孙权的尸体,但是却被仁公主叫护卫阻止了,在座的臣工,多是文官,仁公主让护卫将这群臣工控制住,一个也不许逃走。

曲子婉转清扬,和刚才仁公主所弹奏的毫无二致,只是孙权并没有轻声吟唱,不过给众臣的感觉还是一样的。

杨林的官职,虽在东吴只算得上末梢,但孙权却破格邀他来参加今日的宴会,杨林坐于末席,与仁公主相距甚远,两人只能眼神交流。

“仁,你怎么来了?”

在杨林的计划中,嫣儿会带着十名婢女,在东吴的主公孙权面前跳一曲舞,而这曲舞,便是为孙权送葬的仪式。

好个杨林,事已至此,竟然还在这里说风凉话。

先是从事先就准备好的小洞爬入宫中,径直来到了木下宫,在木下宫,杨林使迷药,迷昏了仁公主的两名贴身婢女,随后,仁公主失眠已至外出,到了后花园,杨林与王宝乔装改扮,杨林身形稍小,扮作东吴长史张昭,王宝身形硕大,扮作东吴主公孙权,两人在后花园中一番对话,将仁公主听得神智颠倒。

与孙权对话之人,正是东吴长史张昭,他是孙权的骨鲠之臣,孙权凡事都会询问他,今日这么晚了,君臣竟还在后花园里交谈,可见孙权对于张昭的重视程度。

吴湘插嘴问道:“杨先生,怎么,你让嫣儿给仁公主送茶?不知是什么茶叶,要劳烦嫣儿亲自送去?”

就算纵火之事真是孙仁所为,不过从全局上看,这却是杯水车薪的做法。

既然不是仁公主本人,那么就可能是仁公主所雇来的人,不过,要查到那人是谁,却非常的困难。

吴洋答道:“我只知道他是曹操手下的一位小官,其它的,无从得知。”

诸葛瑾的一句话,便将孙权点醒了。

和料想中的一样,亥时三刻,换班的守卫如期而至,巡逻的守卫们,思想立即松懈了下来,而寸步不离守在偏殿前的守卫,也开始打起了哈欠。

杨林见仁公主雷厉风行,自己也立即起身,刚才他已经将整个计划都细说了一遍了,剩下来的,就是不断的练习,这样才能保证在计划施行的时候不出一点乱子。

诸葛瑾言尽,便无话可说,起身辞行,杨林送出门外。

“此话当真!?”

杨林所创立的东吴舆论会的宗旨,便是藏于幕后,凡事不出头,若不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杨林是绝不会让吴湘的义女出面的。

原来自己并非是第一个被气恼的人,仁公主稍稍有些宽慰,不过转念一想,原来江东的民意对自己这么的不客气,这真令仁公主心中寒冷。

事实上,此时的刘备,给江东民众的印象,便是东躲西藏的老鼠的形象,在民众们的心目中,他根本就比不上荆州的刘表,更不用说是曹操了。

杨林的话,正中仁公主的下怀,如果是之前,仁公主一定会暴跳如雷,但由于和杨林熟识了,再加上自身实在没劲儿再生气了,于是仁公主显得稍稍沉默。

杨林道:“曹操此人,两面三刀,极不可信。孙曹联盟,虽能使曹操一时间并不攻我东吴,但他要平定天下,定然会对我东吴动兵的,兵祸再说难免,我等又何来安居乐业?”

杨林毅然道:“不才没有说错!公主殿下应把自己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你的兄长虽然是位明君,但他不顾你的幸福,你一样可以取而代之!”

吴湘奇道:“那么依杨兄之言,这舆论会还能做到更大的事?”

诸葛瑾道:“杨先生所言,令瑾茅舍顿开,瑾这就去向主公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郭嘉赞叹道:“好诗!诗好!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