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几步就看到一个土黄底子黑字的大牌子《国营食堂》,李香露好奇的站在门口看着,陆陆续续有人往里面走,手里都带着饭盒,这是要在这里吃饭的啊。

李香露对于第一次外出很是激动,根据原主的记忆,好像就是六岁的时候去了一趟大集,在就没去过了,对于大集十分的陌生。

于是扫盲班开始了。

吴老太太看着围观的众人赶紧道:“哎呦,老少爷们,谁家没点破事儿啊,看啥呢,赶紧都回去吧,快点回去吧。”吴老太太说这话,而李大福则是拿眼睛瞪着众人。

这山上一排都是窑洞,每家一个院子,挨家挨户的,几乎是李香露声音刚出来就哗啦啦的从各个院子走出来一大堆的人,有的人手里还端着一个大大的洋瓷碗,一边看热闹一边吃饭,如果不是眼前的情况不适合笑,她简直要笑翻了,这人以为自己看电视剧呢啊,还备了吃食。

李建清点点头没有啃声,李香露也只好抬起另外一端,两人合力把巨大的木桶抬出去,然后把猪食挖在猪食槽子里,剩下了小半桶全部放在鸡圈里了。

李二福看了眼老婆子,眼睛耷拉下来喝了一大口苞谷茬子缓缓的道:“你就惯着孩子,这都十五了,过不了几年就成大人了。[网]”

就听到秦曦接着道:“秦臻快点出来,你再不出来我就和爸说你在又去偷看李二麻子媳妇洗澡了。”

小胖子是家里的最小的,哥哥倒是有一个,凶恶的要命,小女孩子软糯糯的叫哥哥顿时脸就红了,支支吾吾的道:“还不知道呢。”

因为自己受伤的缘故,李大福的小女儿李香薇时常送些奶奶做的粥过来,使得两个姑娘也熟了起来,而李香薇则比李香露大了一岁,因为吃的能好些,所以身条也高些,身子也发育了,两个姑娘在一起看着感觉年龄差挺大的样子。

小口小口的吃了几口,才敢大口的往下喝,这粥熬的真稠,红枣也香甜,这边老太太则叹口气对着进来的李二福道:“造虐啊,多好的孩子,她杂就不心疼呢。”

李家分配的地在村子西面,是个二阶的阶梯地段,整个一片都是,而李家村就在这片土坡的上面住着,从上往下去地里可以把下面的阶梯田看的一清二楚的。

李香露刚要出门就听到三哥这么说,转头眯着眼睛笑了笑道:“恩,好呢,三哥,你真好。”

哎,怎么这么悲惨啊!

而接下来大家都陆续的递上了本子,李香露对着前面一个看着面善的大妈问道:“大妈,领粮食啊。”

妇女裹着红格子的头巾,见问话的忻娘戴着毛线帽子,还戴着口罩,穿着的袄子也是新的一看就是条件不错家的姑娘,马上就笑着回答道:“是呢,你家里人呢,你怎么就一个人来了,怎么拿得动呢,赶紧把家里人叫来背粮食。”

李香露笑眯眯的拉下口罩问道:“今儿都有啥粮食。”

女人一听就来了兴趣,身子朝着李香露侧过去然后小声激动地道:“富强粉,供应不多,才得到的消息,你赶紧回去让你家里人来,晚了可就没了。”

李香露没有动,笑眯眯的道:“我不管家里的事情,我就是来看看有没有精米,我想吃大米饭了。”

李香露一副有钱人家孩子的骄纵样子,中年妇女没一丁点怀疑,摇摇头道:“咱们关中这边吃米少,公社小地方不供应精米的,我听说黑市有。”妇女说着压低了声音。

李香露眼睛一亮,也悄悄地靠近道:“大妈,一斤多钱啊,我想让我妈买点给我做着吃。”

妇女凑到李香露跟前小声道:“一斤精米三块钱搭8两的粮票。”

李香露眼睛一亮,马上从自己背着的挎包里掏出来一三颗已经剥了皮用纸抱着的水果糖塞给了妇女笑嘻嘻的道:“这个给大妈家的小妹妹吃,我去找我妈去了,我让她给我买精米去。”

妇女一把就把糖果收了,一张黑脸笑得褶子都加深了。

李香露找个稍微被风的地方把大米取出来,然后七拐八拐的走到了之前看到的纺织厂的职工院子。

这里一水的两套间小院子,李香露感觉这里绝对是领导分配的小院,绝壁不是员工宿舍什么的。

里面一水的两套院子,中间有水龙头,还用小铁帽子带着锁子锁着,明显就是两户一院子的水准。

李香露站在院子口东张西望的看着,此时门口出来一个穿着比较时髦的妇女,见李香露鬼祟的东张西望当即就问了起来:“你是哪里来的,在这里干嘛呢。”

李香露马上把自己想好的那一套编词说了出来:“我找下葛秀秀阿姨,我妈妈让我来送点东西给她。”

妇女一看李香露的打扮就愣了下,这应该是个十二岁的女孩子,穿的一看就不是他们这个蝎社女孩子能穿得起,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

,沉甸甸的,应该是粮食,眼睛先是一亮,旋即又思考了下才道:“我们这里是纺织厂家属院,你找的那个葛秀秀没这个人啊。”

李香露马上露出惊慌的神情,有些委屈的道:“这可怎么办啊,我妈妈让我来找人送点东西给她,我等会就要离开了,总不能拿着东西走吧。”

中年妇女穿着一身毛料子的大衣,这身扮相在这个蝎社绝壁是顶尖的了,于是马上就道:“你可以带回去啊。”

李香露委屈的摇摇头道:“等会有人接我要直接去省城的奶奶家了,总不能带着一袋子大米吧,去了怎么说啊,要是让我奶知道我妈给别人送大米”李香露突然就挺住了话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像是不小心把家丑说出去似得。

妇女一听眼睛一亮,大米,竟然是大米,这是好东西啊,她都两月没吃到大米了吧,她并不是本省的人,而是浙省的,他们那里就爱吃米,可是到了关中,这里人几乎天天吃面,简直要苦死她了,刚才这孩子说她妈妈送人的,又不能带回奶奶家,明显的是婆媳关系问题,确实这么一大袋子的大米,少说二十斤的样子,婆婆要是知道媳妇拿来送人还不闹死了啊,别人家的她不知道她婆婆她可是知道绝对要闹个三五个月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