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政治挂帅嘛,什么事都喜欢上纲上线,动不动就开批斗会、检讨会。周晓斌回忆了一下,这还是自己两辈子以来第一次写检讨书,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人生经历吧。虽然是被责令检讨了,但周晓斌也没怎么太当一回事,晚上早就去自习看书,倒是有不少认识的朋友不停的上来打探消息,让他有些无可奈何,只能感叹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说吧,您这是来考察参观呢,还是来帮助指导呢,我们也好准备接待啊!”最近这阵子,周晓斌和邹建华因为模联的事情经常接触,两个人倒也十分熟悉,经常相互间开玩笑。

这时冯雪已经开始介绍情况了:“您好,斯密斯参赞!我们北大国际关系学会正在组织第一届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是模拟召开一次世界卫生大会,议题已经确定为‘控制和预防大规模传染病的爆’。而我十分荣幸的被选为代表美国,为了能够更好的阐述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场,我希望能到你们的帮助,提供给我一些美国国内关于该议题的资料和美国联邦政府关于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立场信息!”

这段时间周晓斌正按老师的提点,对《大国崛起》做最后的修改,李教授已经保证了,等他修改好后第一时间帮忙联系杂志社进行连载表,所以周晓斌这几天一有空就在修改文稿。

大会一开始,校团委书记先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因为领导很忙,讲完也就在大家的掌声中提前离场了。之后就开始自我介绍,因为人员太多,大家也不可能一一走上讲台来进行自我介绍。所以除了几个筹备组的负责人进行了自我介绍之外,其他人由周晓斌报出姓名、院系以及他代表的国家,报到名字的人站起一下,这样也算是认识过了。

不过对于这一点,周晓斌当下是基本上不抱期望了,在这种计划生产统筹销售的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厂长们更像是官僚而不是企业家。所以周晓斌也只能是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只要找的头脑灵活不呆板的人就知足了。

当年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除了希望加强对青年的政治教育之外,也未尝没有其他方面的考量,要知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对每个国家的政府来说都是个大难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小爷爷周祖海过几天就要回香港了,正如周晓斌之前猜测的那样,小爷爷和朱东合作在内地建酒店的事情暂时被搁置了。他们到北京的这些天,政府倒是十分热情,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不仅派专人陪他们四处参观考察,好几位国家领导人还在百忙之中特地抽出时间来接见了他们,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从外交部的大楼里出来,周晓斌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飘飘的,骑自行车也好像不费力似的,全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我没记错的话斌斌你今年还没有二十岁吧,没想到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了不起啊!”赵益民带上老花镜看了看介绍信,笑着说道,“国际政治专业,好,看来你们老周家又要出一个外交官了!”

“到时候我们组织那些人参加呢,是全校公开报名吗?”汪魏华比较务实地问了一句。

不过青春嘛,总要有漏点一些,热血一些,大学生活充实一些对周晓斌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除了周晓斌之外,原来的宣传委员蔡建波也竞选学习委员成功,而原来的纪律委员黄妙丽竞则选成为了这一届班委新设立的一个职务文体委员。她自己说她从小就爱唱歌跳舞,更适合当文体委员,竞选时还现场给大家唱了电影《上甘岭》中那广为传唱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优美的歌声当场就征服了大家。另外两个新当选的班委分别是宣传委员冯雪和纪律委员赵刚。

周祖海也没有反驳,他对自己这个孙子早就没有小看了。

小叔回来后,刘瑞思也是经常来串门,周晓斌倒是熟悉的很,他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早就准备好的香烟,扔了过去:“刘哥,我可给你准备着好东西呢!”

她说的这一次自然是指小叔周国康的婚礼,周晓斌之前一直在学校,知道的事情不多,没想到大爷爷周祖兴一家也会有人来。上一次去香港周晓斌没能见到大爷爷也是遗憾万分,他总算是体会到余光中《乡愁》中的那种情境,一道浅浅的海峡给开了两岸人。特别是现在,两边对和对方有关系的人员审查的都很严格,即使至亲想见一面也很不容易。

对此周倩倩基本上不抱希望,她陪父亲一到北京就先去看了自己家的老宅子,那里早被政府没收重新分配了,现在可住着十来户人家呢,要叫他们搬出去把房子让出来可能性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