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没等贾政弄明白自己遭新皇厌弃的原因,这原因就自己出来了,于是,又是一出好戏上演了。

因为此刻邢夫人尚在,虽然她是填房,可也算是王熙凤的正经婆婆,王熙凤不好好的侍奉邢夫人百年,自己却撞墙自杀,这在当时的那个环境来看,是十分不妥当的事情,是要给家族抹黑的,所以,她非但没有得到众人的赞誉,反而还让人不满。

再说贾政和王夫人,这两人也和贾母有同样的感觉,除此之外,贾政还有一股很惶恐的感觉,大哥现在有出息了,那么以后这贾府是不是就是大房说了算,这个正堂自己是不是要搬出来啊?

随着九门提督的人和禁卫军的到来,局面已经完全扭转过来,老皇帝被人围在中间,层层保护起来,当然,贾赦他们因为救驾有功,也享受了一番皇帝般的待遇。

老皇帝沉默不语,三皇子看了看老皇帝,咬了咬牙,拔出手中的剑,说道:“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保护好您的安全,赵头领,请您再坚持一会儿,我相信援兵很快就会到的。”

贾赦将计划细细的想了一遍,一抬起头就看见贾琏在哪里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开口说道:“琏儿来了。”

贾赦看着赖嬷嬷的背影,微微皱了皱眉头,看样子只能到贾母那里去一趟了,一想到要去给那个老太婆低眉顺眼的赔礼道歉,贾赦就是一阵头疼。

至于正名的方法,心怡也早就做好了计划,在这个封建社会里,还有什么比皇帝的金口玉言更能为其正名呢。

只是贾赦,不知因为什么一动也没动,只是很盯了凤姐一会儿,这下不光贾母,连贾琏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的时候,这才接了过来,不咸不淡的说了他们两句,给了一个红包也就算啦。

目前最重要的是,还是要弄明白自己是在那里了,这幅身体又是谁的?毕竟从周围的环境来看,自己似乎是到了古代或是类似古代的地方,这个时候的人迷信无比,她可不想被他们给烧了。

顾不得伤心自己的妈妈故意杀害自己的事实,李心怡急切的寻找着爸爸,因为在刚才妈妈和弟弟的谈话里,透漏出一个消息,妈妈同样对爸爸下手了。

可是她忘了,她现在可是在外面,周围还有许多贾氏家族的夫人们,而且她说这话时声音很大,想不被人听见都难,这下,这王夫人的名声算是彻底的臭了。

两伙人一碰头,不管是被荣国府的硕大排场吸引过来的人,还是消息灵通来看热闹的都立马神起来了,这可是千古奇闻啊,不好好看看怎么行。

先是那几名小太监将贾赦和贾琏转接给贾府,同时附送太医一名,同时,另有一名太监宣布皇帝的圣旨。

因为贾赦与贾琏有伤在身,因此皇帝特意下旨,准许他们躺着听旨,其他人当然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乌压压的跪了一地。

圣旨的大体意思如下:贾赦救驾有功,特册封贾赦为一等忠勇侯兼一云骑尉,世袭三代始降;其子贾琏救驾有功,特册封贾琏为一等忠勇侯府的世子,同时册封贾琏为一等子爵兼一云骑尉,世袭三代始降。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贾政什么事情了,毕竟他现在是白身,因此,就由贾珍这个贾氏宗族的族长为首,带领着族中的长老,接了圣旨,然后毕恭毕敬的将贾赦和贾琏接了过去,顺便派人好好的伺候人家太医。

然后一干人也顾不上这是在大街上了,男的当众脱掉了孝服,女眷们自然是躲在马车里面了。

除了孝,自然有那心急的忙着攀关系拉交情,只可惜这二位现在正是必须要好好休养的时候,人家太医一句话,就将这些人全都打发走了。

当然,这里走不通还有别的方法,不是还有那个夫人路线吗,于是邢夫人和凤姐被闻讯而来的内眷们包围住了。

这些人那个热情啊,要不是大家还饿着肚子,并且要赶回荣国府,想必她们能拉着她们说上一天的话。

这路上,男人们这边碍于皇上亲派的太医在这里,倒是安静的很,倒是女眷那里,十分热闹。因为有一个小道消息在贾氏宗族的夫人之间流传,就是关于王夫人那惊天泣地的那一嗓子,只是,这女人都比较八卦,而周围的闲人又太多,然后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外面去了,最后差不多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贾赦终于回到了荣国府,住进了他的小偏院,这让贾氏一族的族长长老们都有些不好意思,这要是都是自家人也就算了,反正这点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这里不是还有一个太医吗,那可是圣上亲口嘱咐过的,要寸步不离的好好照顾病人的。

看着太医那先是不解,然后是恍然大悟后那鄙视的眼神,就是脸皮再厚的人也顶不住啊,哪有袭爵的长子住偏房,让不袭爵的小儿子住正房的,这种事别说高门大户了,就是稍微识礼的人家都很少发生的吧。

当然,很少不代表没有,不过一般这种情况之下,自然会有其家族中的长辈出来干涉,毕竟自古至今对于尊卑嫡庶长幼什么都是很看重的。

于是自恃身份的贾家人脸红了,当然他们早就已经选择的忘记了,自己贪图荣国府的那点银子,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的事情了,心里只是将无视长幼之分的贾母反反复复的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一致决定,无论如何必须尽快让贾政搬出正房。

一行人谁也没有心思继续在荣国府待下去,这个时候说的再多也不如实际行动来的妙,只是还没等他们走出大门呢,就在门口遇见太上皇派来的太监了。

太上皇这次派人过来是给贾赦赏赐的,因为贾赦贾琏不能起床接旨,而贾政又是白身,因此,还得麻烦贾氏宗族里的人一次,于是,一群人又乌压压的跪下了。

太上皇赏赐的东西不少,除了赏赐贾赦黄金千两之外,还有珍珠玛瑙、古董字画什么的,另外还有人参燕窝之类的名贵药材若干,土地庄子四个,每个庄子都有超过千倾的良田;同时还赏赐贾琏白银万两,珍珠玛瑙、古董字画若干,拥有千倾良田的土地庄子二个。

太上皇这边的人刚走,太上皇后那边也派人来了,同样是有赏赐下来,同样是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以及药材什么的。

因为是后女眷,倒是没有土地庄子什么的,不过,随同小太监一起来的,还有一位是太上皇后的娘家刘家的大管家,人家当即送给了贾赦贾琏各两处铺子。

这边,太上皇后的人还没走,那边皇帝的人又接着到了,好吗,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土地庄子、人参燕窝等等也是赏赐了一大堆。

皇帝的人走后,就是皇后的赏赐,然后,就像是商量好的似的,后有品级的嫔妃是挨着个的一个个的争着拼命的往贾家撒东西啊,好像这些东西都是大风刮来的似的。

也是,救了她们的丈夫,免除了她们守寡的命运,不表示一下怎么行?就算是看在太上皇和皇帝的面上,这出手也不能太小气了,而且这也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事情呢。就这还不是人人都能送呢,你的品级太低了想送都送不成。

当然,也有人是纯粹的感恩了,比如现在的太上皇后,比如现在的皇后,对于救了自己的独生爱子,救了自己丈夫的贾赦父子,那是感激的不得了,于是手一挥,许多东西就进了贾赦的腰包,那数量,那质量,可是仅次于太上皇和皇帝了。

好家伙,这赏赐东西的人多,这赏下来的东西也不少,从开始到结束整整用了一整天的功夫,可怜贾家的这几位啊,从早上折腾到晚上,连口热饭都没有吃上,更是连跪加磕头的折腾的是头晕眼花啊。

要知道,不管是哪一位贵人的赏赐,他们都要磕头谢恩,然后继续跪下听下一位的。什么,喝口水吃点东西再继续,你没看见人家xx太监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吗?你这是瞧不起xx贵人吗?

这顶大帽子一扣,他们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只能咬牙继续坚持下去吧。这个时候,倒是有人羡慕起不用接旨的贾政了,当然,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

天渐渐的黑了,贾家的这几个人也差不多到了极限了,这个时候,宣旨的人也渐渐的少了,等送走了最后一位小太监,这些人已经站不起来了,当然也走不了路了,只能由几个小厮或抬或背的送回了家。

至于在这里吃饭什么的,那时想都不敢想了,谁知道一会儿还会不会有什么人来,万一再跪上这么一夜,他们老命还想不想要了。

事情一开始,自然有人给贾赦他这里报信,贾赦一边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喝着他的人参汤,一边欣赏着那些人惨状,心里是舒坦的不能在舒坦了。

谁让他们在贾母长幼不分的时候,不为他说话,还在他求助上门的时候,装聋作哑的,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