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突然就从大臣们之间站了出来,猛的就跪在了大殿前方,他满脸兴奋的欢呼道:“陛下真乃当世雄主,观一貌而窥全豹!陛下之慧眼真乃当世无双,实乃我大明之福,乃天下之福啊。陛下高瞻远瞩,臣…臣…臣实在是兴奋难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错实际上在明朝万历年间番薯就已经传入中国,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传入中国。首先种植番薯的是福建、广东和云南,不久浙江也引进番薯,此后番薯的种植逐渐推广。番薯产量很高,每亩可得数千斤,所以传布很快。但是由于此时人们对于番薯的加工还是很差的,番薯不加工的话很难保存容易发霉和生菌,而且番薯也容易中毒!这里的中毒指番薯随着生长根结会累积毒素,相当于癌变病一样逐渐的开始减产。现代我们用的番薯种子都是经过脱毒处理的,所以番薯的产量要高得多。明朝此时的番薯种几次之后就会开始减产,还有得甚至直接就烂在田里了。所以虽然番薯的产量高,但是不容易保存等原因使得番薯兴盛一时后又沉默了!

此时的李建城非常失望,这就是古代的政府啊,合着这些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能富国强民那真是出了鬼,要知道问题永远是解决不完的啊。李建城叹气的模样也被杨林等看在眼里,这些人是忠臣啊,虽然刚才他们还准备呵斥皇上的不顾学业的事情,但是此时皇帝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是深得他们喜悦了,为了不打击皇帝的积极性杨凌站出来说道:“微臣觉得陛下所言有理,素来国家大事先由国家才到地方,制定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微臣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本来这事儿没什么的,但是李建城是谁?他李建城是皇帝啊,是九五至尊啊,整个大明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的一举一动还不是让人倍受关注的。而且李建城才刚刚登基,又说了一大堆振奋人心的话此时此刻岂不是更加受人关注,所以皇帝登基之后两次出宫,尤其是第一次他开着‘铁象’进宫,而且这‘铁象’就在皇极殿外的大操场上停着,所以人都能看到!这种神奇的事情更加引人注目了,所以皇帝接下来所做之事早已经是人见皆知了,特别是大明朝的精英人士们。

王安回答道:“这倒是有,卑职知道一个叫做戚祚国的人,是济南府掌印都司,听闻是戚家后人!”

富明德试完枪后就跑到了李建城面前来献媚了,他说道:“陛下这就是火枪的威力了,陛下可还满意?”

王安听了说道:“陛下这内库的银子看着多,但其实这都是以前慢慢积攒下来的才有这样多。国库每年的税收大概有800万两,但是那也是去年的,今年因为各地都有灾情先帝减免了很多税务,来年预计国库收入可能在500万两左右!”

忽然李建城重重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自己是不是太着急太跳跃了,一上来就想搞什么蒸汽机发动机的,这幅度的跨越太大了吧,就算自己把工业文明的心脏给搞出来了,以明朝的精英们就能明白其中的价值?知道是快肥肉的倒是会有很多人,这不是李建城的初忠,推动资本主义的诞生才是李建城的目的啊!那么这个问题还是tmd回到了文化上面!李建城又开始头疼了……

“这,请陛下恕罪,臣实在不懂,这铁像依属下看来好似有千万斤不用牛引如何能动!”骆思恭道。

李建城一愣,这点他倒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啊,李建城揉了揉头道:“是朕疏忽大意了完全没有考虑周到,这样吧,你下旨看看宫中有哪些人愿意离开的,你就给点遣散费让其离开,然后停止招聘太监宫女了,特别是太监,从朕开始日后皇宫中也不会在有新的阉人了。至于那些宫女太监的事情以后在说把,朕日后会需要很多人的,肯定会给他们找一条活路的。”

所以这么想来其实魏忠贤也不算什么啊,等等,那我到底在干嘛啊,李建城没由来的一阵烦躁,我靠,我可是穿越者啊,我应该拥有着更大的使命才对一个小小的魏忠贤有什么可以烦恼的,既然我来了他就根本没有机会了嘛!那我这到底是在烦躁什么?李建城有些傻了,他看着外面不知道为什么心潮间烦躁不堪!他有些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烦?

“呃…”李建城无语,一不小心说漏嘴了啊,他谄笑两下,这时候还没有云南白药啊,不过在意这个的人却没有几个,感觉李建城是真对那两个丫鬟好的人却不在少数,你看宫中那个宫女太监生了病能叫太医看的,那都是皇帝和他老婆的特权,凡是能例外的都说明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那宫女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递给李选氏一张纸条,明明白白的一张纸,上面就写了四个字‘事不可为’只看了一眼李选氏就满面绝望。

李建城一听,没想到这太监居然还识字,李建城点点头王安并拿起一封奏折道:“陛下,这本是监察院御史左光斗左大人的奏折!”

旁边的小太监听了有些奇怪,但还是叫起几个人把轿子台来了,就这样李进忠带着他们往文华宫的方向走去,只不过他走的非常慢,而跟在他后面的太监们又不敢走快,一个小太监满头大汗的说道:“公公,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那些太监们一听到底还是惧怕上宫不敢在阻拦并纷纷让了开来,就这样百官再次冲向了西暖阁,待来到阁门前时杨凌对王安说道:“公公,我等乃是外臣不便进入暖阁,公公可有什么办法!”

就在这时候杨凌从帝寝中走出大太监王安跟在他身边,众大臣们一致将目光投向他,杨凌也深深吸了口气大声宣布道:“圣上遗召,传位太子,召文武百官进殿即刻拥立太子即位!”

内阁大学士刘一景说道:“启禀圣上微臣也觉不妥,李选氏既非太子生母,若是此时加封皇后日后恐怕与太子声望不利请皇上三思!”

李建城如此这般苦涩的叫了一声,但那嗓音在皇帝和群臣还有在一旁的李选氏的耳朵里却是一种哭腔,他的这种语气在群臣和李选氏以及皇帝心里却都是三种截然不同的意味。

光宗闻言苍白的脸上出现笑意他说道:“嗯,拿药来,朕要早些康复好看我皇儿学业有成!”

李建城说着还双手捂眼做垂泪状,眼下却偷偷看着李进忠等人惊疑的眼神,心中直叫着周星驰在苏乞儿那部电影中打断打狗棒时的台词,我靠,这样也能过关,我真他妈是个天才啊!哇哈哈哈!

李建城听了眨了眨眼睛道:“噢,呵呵,你一直紧张兮兮的捂着小嘴这惊慌失措的模样还不是小兔子!”

李建城在那里停顿了片刻一只手摸了摸满头都是冷汗的额头,最后还是靠近了过去,李建城还有些不死心,可是等他一走进了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这…这人身上穿的衣服怎么这么奇怪,这是汉服?还是和服?不会是个日本人吧!此时李建城也已经蹲到了那人身边,此人爬倒在地一动不动,李建城看不见他的脸,他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喂,兄台、老大、哥们你还活着吗?”

李建臣点点头道:“没错,正是邸报,但是朕不这么叫,这个叫做报纸!这几天朕和工匠们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印刷机,就这么大一张纸上面的内容可以间排版一晚上并可印刷出数万分报纸出来!朕先成立的一家报社,准备用这报纸将我大明的新鲜事,人物奇传,朝政大事什么的给发表在这报纸上,然后在发卖下去,让天下人都来观看,让他们都知道整个朝政的未来走向,就比如我们今天的朝会类容,朕明天就打算刊登在报纸上发表下去。朕不但要让他们知道,还要让他们都有机会发表看法,朕的报社有专门的投稿箱,若是有人对报社的内容发表了精彩的看法,只要观点合理,不管是谁朕就会将他的看法给刊登出来。众位爱卿以为这报纸如何!”

李建城话一说完下面顿时就炸了锅,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来,还说今天朝会的内容明天就会刊发出去让天下百姓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始料不及的。

户部尚书李汝华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妥啊,这朝政大事如何能刊登下去,若是让天下黎民都来议论朝政,这朝堂尊严何在,到时候法将不法,国将不国此事万万不可行啊!陛下!”

李汝华声语振奋,慷慨激昂。他一说完刑部尚书黄客瓒也跳出来说道:“陛下微臣复议,素来有民不议官之说,若是纵由黎民议论朝政非议官员,到时候朝廷官威不在又如何协管堂下百姓呢?陛下!”

黄客瓒说完左都御史张问达也接着跳出来道:“陛下,微臣亦觉不妥,朝政大事若纵由天下非议势必会流言飞起到时候臣唯恐损伤国体啊!”

李建城听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说着这样的话,他脸色渐渐变得深沉,听他们说完之后,李建城开口道:“朕听你们说了这么多,算是明白过来了,你们是不是在说朕的百姓都是!愚昧、刁蛮、暴力。丝毫不懂得人情世故,只知道非议朝廷,一点都体会不出朝廷带给他们的好处,是不值得去交流的对象是不是!”

李建城这么说了,群臣为之一阵肃静,李建城坐在上面,他年龄不大但是那满脸愤怒的样子阁谁看都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户部尚书催景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等并非此意,只是……”

“只是什么?”李建城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他接着道:“只是你们一个个的尊严都在你们的官架子上了是吧?只是朕将国家的政策告诉了百姓他们就不尊重朕了是吧?是这样吗?”

群臣都没有说话,李建城接着道:“朕读的书不多,但是朕知道什么样的人受百姓尊重受百姓尊敬,那就是给他们办实事的人?百姓的要求是朴素的是简单的啊,朕见到的百姓不多,但是朕保证朕见到的每一个都是最纯真的人,他们想的就是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是你们说的那样的刁蛮,那样的不讲理吗?”

李建城高举着百姓的大旗,打着上世纪70年代的口号‘百姓是最纯真的人’用来攻击这些大明的精英们,显然这些家伙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他们都找不到反驳李建城的话,李建城脸色一变哼道:“朕就是要站在百姓们那边,站在他们那群最纯真的人那边,帮他们说话!我大明太祖曾言不许旁闭言路,朕相信这话不是单指你们这些站在下面的人,朕相信以太祖心胸,这是对天下百姓们说的!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让他们知道你们这些人都做了些什么,敢做就不要怕人说!朕要让所有人都盯着你们!百姓们就是朕千千万万个御史言官,他们替朕盯着你们,看看谁在尸素餐位。谁在欺负朕身后那群最纯真的人!今天就到这里了,散朝!此事朕心意以决,谁要是敢在议论此事就以‘欲旁蔽圣听’罪论处,王安明白了吗?”

王安目光一冷,扫视下面一眼道:“启禀陛下,卑职遵旨!”

李建城点点头,一甩袖子站起来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