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我中了!!”一个年轻人跳了起来,一把抓住旁边人的手,笑着叫了起来,也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同伴,那铁青的脸se,他落榜了。

徐静在每个考区轻轻的走过。每一步都很小心,这考试文思极其重要,如是因为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别人的思路,便是大不该。事实上这事情也没有规定,都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若是来了三大五粗的考官,也是考生们的悲剧。

可谓是困难重重。

“不,我等哥哥回来一起吃。”柳玥头也不抬摇了摇头说道。

二人坐着一辆牛车,来到了县城,柳玥笑着道“哥哥我们是雇一辆牛车去上河郡,还是骑马去呢?”

王道明转过身子看着王珂,问道“你可想报仇?”

不久以前,见柳凭斥退那巨狼,救下自己后,又有礼数,觉得他勇敢却有礼数,值得结交。而现在看来,却是身手不凡却又才思敏捷,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这样的人,当真是前途无量,按照柳凭的话来说,就是一根粗粗的大腿,必须得尽快抱住啊。

柳凭笑道“想,当然想。”

听着这话,那脸上一直挂着温和笑容的娇媚少女,都不由皱起眉头。而旁边的白芷更是不满的说道“坏人又来了!小相公,帮我们把坏人赶走吧!”

“藏书楼的抄录工除您之外,还有三人,少爷吩咐了,这三人,您可以随意调遣。”一旁的丫鬟说道,神se有些倨傲,能在王府做丫鬟,她的容貌,虽不是绝等,但也算是端庄。不过柳凭是王府的少爷的朋友,她自是不敢得罪丝毫。

倚在车上打盹的车夫被王宏打了一下脑袋,茫然的睁开眼睛,一个激灵,连忙说道“少爷,少爷,您回来啦?”

又闭上双眼将刚刚的记下的句子念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就是这样,世间气运汇聚便形成了命运长河。命运长河的无数载沉浮,便产生了一定规律,这规律,就是天道。这就是气运之道,也是一条大道,点穴化龙,通晓未来,皆源于此。”

笃笃。

“法术?”柳凭嗤笑,心中不信,就算有,也不过是一些骗术吧?若真是得道高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像是玩戏耍一样使出法术给人看?

刚出生的牙牙学语,幼儿时的顽劣调皮,年少时的灯下苦读……

柳凭说道“你先歇息一下,等你醒过来,下午我们收拾准备一下,明天就回家去。”

柳玥有些失望的说道“怎么这么快就回去了?”

柳凭道“这么快?这还快?都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你还嫌不够?真的想要在这里长久的住下来?”

“想,和你一起在这……”柳玥心中冲动,接着酒劲,竟然点了点头,将心里话很小声说了出来。不知道又脑补出了什么画面,小小的脸蛋刹那变得完全羞红,连忙用被子将脸颊全部捂住,只露出一双微微有些迷离的眼睛,而后支支吾吾道“这儿挺好的,又繁华,有趣的地方也挺多的……”

前半句没有听清,倒是后面的话听见了,柳凭笑着说道“这很容易,以后我当大官了,便在这里买上一套大房子,我们全家一起搬到这里来住。”

柳玥微微眯着双眼,嘀咕着“不是……”

“你说什么?”柳凭问着。

“没什么,你出去吧,我要睡一会儿。”柳玥道。

“嗯。你睡吧。”

走了出去,将门合上,回到了卧室,躺在床上,双眼盯着天花板,乱七八糟的想着心思,不一会儿困意涌来,也不抵抗,慢慢便睡着了。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睁开双眼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自己的房间里走动,收拾着东西。

“什么时间了?”柳凭揉了揉双眼问道。

“哪里知道是什么时间,但看着太阳,应该是未时末,申时初之间吧。”柳玥想了想说道。

“都已经这个时间了吗……”柳凭想了想到“现在我们的身上还剩下多少银子了?”

柳玥立刻答道“三十二两了。”

“带了三百多两出来,只剩下了三十多两……”柳凭不禁苦笑起来“回去娘恐怕会把我们骂死吧?”

柳玥撇了撇嘴说道“哥哥你睡糊涂了吧?你现在可是秀才,还是案,这等成绩,会家之后,只能是风光无限,哪里还会受到责骂?”

“说的也是,不过既然取得了秀才,还拨得头筹,总要拜会一下老师才对。”柳凭想了想道。

那吕儒知府,便在郡城的衙门里办公,早上放榜时因为太早,就没有去拜会,现在就必须要去了,否则便太过于失礼了。

柳凭站起了身子,柳玥连忙走了过来,给哥哥穿上衣衫,好好的整理了一番。

看着妹妹给自己整理衣衫,柳凭也就不再动作,静静的享受着这片刻的温存。

过了一会儿,柳凭叫上王宏,一起前去拜会知府。

几人刚下楼,便看见楼下围了不少人,都在议论着什么。

“果然不愧是本届案,这字,这诗,当真是jing妙绝伦,可惜只有一句,未免太过于惋惜了。”一个秀才摇了摇手中的扇子,露出了赞叹的神se。

“本来还有些不服气,只是个区区十三岁的少年,凭什么能抵得上我的二十年苦读?让我屈居第二?但看了这诗,我才觉得这第二坐的不冤。”

“第二已经是不错,我可是第十,差点就跌出了一榜啊。”

“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是让我深有感慨啊。”

“的确,诸位的苦读,riri夜夜的努力,不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今ri的风光得意吗?”

“哈哈,妙极,妙极!不过,谁能将这诗补得完整?”

一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只有这一句才算是最好,补一句反而没有现在的直观,相对于诗,这一句,变成对联,或者jing示名言,更加的妙!”

“祝兄说的对!”一榜第二的秀才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觉得如此,一句才算是最好!”

刚刚下楼的柳凭,听了这话,不禁有些感慨,事实上,在前世,的确只有这一句,也的确是jing世贤文,说是对联,也未尝不可。这些学子,可真是了不得。

刚下来,就被人注意到,忍不住惊呼一声“案来了!哈哈,真是来得巧,来的妙!”

刹那间,所有童生秀才全部回过头看向柳凭。

“在下沁水县柳凭,字奉常,在这里,见过诸位了!”柳凭也不怯场,微微一笑,施施然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