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畏首畏尾,坚辞不就,凭锦衣卫的行事风格,就会翻脸无情,找个由头把自己喀嚓了。有才不授是为罪。

“王大哥,喘口气歇会吧,活计不是一天**完的。”潘兴汉放下手里的镐头,什了什有些酸痛的腰腹,对仍然闷头刨地开荒的王顺说道。

他决心到比ri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朝鲜,再**大明,后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大明、印度、朝鲜及其附属**国在内的东南亚大帝国。而这种思想自丰臣秀吉提出后,被历代倭国首脑视为天照大神的神谕,世代传承。

守护是为了生存,为何有兵丁守护的**城兵连祸结、战火纷飞,而那些ziyou自在生活在鞑靼人眼皮子底下的流民却可平安无事?鞑靼人真的如传说中那么嗜杀****?这让经历过现代教育的潘兴汉很是疑**,百思不得其解。

赏识潘兴汉的总兵官董一元此时已经调到宁夏做总兵,防范鞑靼火洛赤部的**扰。新来的总兵张邦奇对潘兴汉的标新立异看不顺眼。于是决定将他的**兵队调回原来所属的喜峰口‘军卫所’,让他到**城以北巡守边塞。

根据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潘兴汉决意依靠自己解决军饷问题。他在招募这些士兵的时候,就没将他们当做大明朝的普通卫军,而是当做自己在此世安身立命的第一**力量。

——————————————————————————

想到这里,王曰乾紧紧盯视潘兴汉一阵,**没有说谎迹象,遂说道:“你的事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轻松过关,要是满嘴胡话,不但自身难保,就连**人也要牵连进去,替你塞牙受累。”

听到这里,潘兴汉联系老爹的**话语,终于有了jing醒,不再搭讪。潘嘉义看到儿子如此,打住话头,**叹了口气,面现无奈之**。于是父子两个沉默下来,闷头赶路。

站在炕边的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实在经受不住刀具的**,用漏风的语句说道:“好二哥,给我耍耍,一下就**。”

此人确实也叫潘兴汉,但不是明朝少年潘兴臣如假包换的哥哥,而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

苍茫的群山完全被白皑皑的积雪覆盖,在阳光的照**下,泛着刺眼白光。陡峭山峰间点缀的稀疏松柏,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苍翠遒劲,生机盎然,为居住此地的山民平添了一丝对未来的期冀希望。叽叽喳喳的**雀,纷纷从巢**飞出,扑棱棱的穿梭在树丛之间,并逐渐向村庄聚拢觅食。

“**嘴吐不出象牙,粉丝是啥子**意?你掏出来我看看。”翠**以为潘兴汉这句是骂人话,停住脚步,xx着腰气鼓鼓的问道。

潘兴汉这才想起,土豆这种作物还没传到大明朝北方,当然不知道粉丝是啥,反正不是翠**想**的那**意。遂说道:“翠**姐信不过我,就自个给张叔炖两大盆酸菜吃。”说完,看着对方**的**部,暧昧的挤了两下眼睛,不待两人反应,**马跑向演武场。

一声炮响,开拔的时辰到了。看着依依不舍前来送行的**友,潘兴汉没象往常那般命令兵丁严守军纪,而是叹了口气,**上战马,自顾陪着钱、叶两位大人走到队伍最前面,向着大队人马汇合的方向行去。

近两万**兵一同行军可是个大阵仗,再加上正值秋季,沿途农田遭了殃,一不**心就会被馋嘴的战马吃上一口。为减少百姓损失,大军兵分两路。前往山海关屯驻的南路大军,从关内沿着**城一线行进;前往北镇屯驻的北路大军,从喜峰口出关,从**城北部向辽东行进。

钱世祯的枪**兵营被分配到北路,沿途多是荒野山路,给纠察军纪的潘兴汉减了很多**烦。

人要走字,摔跟头都能捡到金子。大军刚到辽东广宁**,钱世祯就因军容整齐号令统一,又是有学历的文化人(秀才、武举人),被坐镇辽东的兵部右**郎兼蓟辽经略使宋应昌相中,连跳两级(越过千总品级),破格提拔为游击将军,并任命他为辽东广宁**屯兵大营“先锋护卫使”,**为宋**郎的随从属员。

钱世祯倒是吃**不忘挖井人,通过宋应昌的**路提拔潘兴汉做了千总(千户)。潘兴汉挂在身上的镇**职务终于和品级配**,名副其实,距离中级武职只有一步之遥。

既然给了官职,就得继续**活。于是钱世祯放心的带着一队百人枪**兵,护卫宋应昌往来穿梭于广宁**、山海关、běi**ng城之间。潘兴汉安心的在辽东大营协助叶邦荣训练军兵。

——————————————————————

潘兴汉刚从演武场回来,就被钱世祯派人找了去。

“钱大人,刚从京城回来吗?旅途劳顿,辛苦了。”潘兴汉行完军礼,习惯**的问道。

“是x,自打来到辽东,就没消停过,**天带护卫**兵队跟着宋大人跑东跑西。军务繁忙,没有办法。唉,命苦吆!”钱世祯虽说着牢**话,却是**风满面,炫耀的**分更多。“对了,还没吃饭吧,今个别在军营吃军兵的大锅饭,随我到教坊司吃上一顿开开荤,给你介绍两位上官,以后办事也方便。顺便轻松轻松,年轻人吗,就要显出活力。”

提起教坊司,潘兴汉想起倭国的慰安**。看来**鬼子是向朱棣老皇爷取的经。作为职业军人,又执掌军纪,潘兴汉从来不涉足这些场所。但顶头上司邀请,驳不开情面,为了班子团结,**和谐,勉为其难的随着去了。

教坊是文化发展的副产品,或者说是文化的一个组**部分。它和古代科举制度几乎同时产生,在唐朝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宫廷专**培养礼乐歌舞人才的场所,并逐渐延什到地方,**为文人名士风**雪夜**诗做赋不可或缺的场所。

将教坊赋予新内涵的是靖难之役后继位的明**祖,他将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妻**送到教坊司充当军ji,供军卒**乐,使教坊司演变**官办的青楼ji院。

教坊司歌ji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祖祖辈辈从事这种行业的x籍,一种是获罪大臣的妻****仆。这两种军ji都不容许赎身ziyou。大明朝各地卫军都设有这种随军教坊。平时供军兵享乐,战时充救护所。

潘兴汉陪着钱、叶两位大人来到随军教坊司。既是随军,负责维持秩序的当然都是军人。三人刚到教坊司**口,早有一个校尉跑了过来,“钱大人,卑职等候许久,给您安排好了。”

钱世祯没有答言,做出一个带路的手势。三人随着接引军汉走入教坊司的正**大厅。

大厅内整齐排列着十几张桌子,靠近大厅里边是个略高的演艺戏台,台上几个戏子无**ng打采的演唱着一折杂曲。台下的桌子坐满了兵丁,因为正值饭口,每桌都吆五喝六的吃菜喝酒,几个慵懒的军ji稀疏的掺杂期间。这些军ji高矮胖瘦俊俏丑陋都有,既有十多岁的丫头,又有**人老妪。由于没人身ziyou,正常服务所得进不了腰包,不似民间艺ji那般尽情卖**,如同木偶般茫然机械的敷衍应承这些兵哥的索求。

接引军汉领着三位穿过大厅,来到后院。后院共分两进,第一进是一排低矮的土屋,每个**口都排着几个亟不可待的军兵。就在潘兴汉想这些军兵连续xx,是否有炸膛之虞的时候,几人到了最后一进房子。

这排房子与前边明显不同,整齐洁净略有装饰,被分**各个单**独院,不时有优美的丝竹琴曲从中飘出。在这里服务的军ji都是那些出身书香**第的漂亮**子,曾经都是享受奢靡生活的大**闺秀、名阀贵**,多数通晓琴棋书画,坐卧行止高贵儒雅,也只有将军级别的军官才可享受这种待遇。

三人**一处比较宽敞的院落。等候的老鸨听到脚步,一路**跑着迎了出来,老远冲着钱世祯说道:“真是稀客,什么风把钱大老爷又吹回来了,快快请进。”

老鸨边说边将正堂的**帘撩起,向着两边的房间喊道:“各屋的姑娘别猫着,赶紧的出来伺候贵客。”

“钱大人今个是喝酒听曲还是。。。。。。”老鸨边张罗端茶倒**,边试探着问钱世祯来此消遣的项目。

“张**,先别忙着张罗,叫姑娘们也回去候着,还有贵客没到。对了,先熟悉熟悉这两位。。。。。”钱大人将叶邦荣和潘兴汉分别介绍给老鸨。通过钱大人介绍,得知这位老鸨姓张,丈夫曾是朝中重量级大臣,现在娘**老爹和哥哥还在朝中为臣,因此才得到老鸨的差事,很少接客。

就在几人寒暄之时,原先带路的校尉又引着两个客人进到**院。进来的两位大人是宋应昌大人手下的两位得力助手,一位叫袁黄,一位叫刘黄裳,都是兵部职方武选清吏司主事,随同宋大人来到辽东‘赞画军务’(后勤部**、参谋**)。虽是出自兵部,但因不是带兵将领,只是文职,不能随便出入随军教坊司,所以这二位没穿官服,只是一身普通文士衣衫,头上带着一顶辽东人经常戴的瓜皮帽,并且走路也遮遮掩掩。

兵部主事只是正六品官职,和千总同级,要比游击将军品级还低,但因掌武官的叙功,核过、赏罚、**恤及军旅简历、考验等事,就是总兵、副将等高级将领见了他们也要恭敬有加。潘兴汉有幸能和这两位上达天听的人物坐到一起,是一次大大的机缘。

钱世祯作为中人,分别介绍两边见礼。介绍潘兴汉的时候特意提点他造枪练兵的功绩。袁黄是个喜怒不形于**的人,没有任何表情。刘黄裳为人随和,说话风趣,看着潘兴汉光秃秃的脑壳说道:“常说**人头发**见识短,看你一头秃壳,是头发短见识**。只是今个不适合到这里来。”

陪在旁边的张**接过话头:“我的姑娘还没品过和尚是啥滋味,今个就让她们尝尝鲜。”

“**和尚要不得,**姑娘还差不多。”潘兴汉虽两世为人久经风雨,却一直身处军旅,没顾得上个人问题,听了几位上司的调侃,不禁有些脸红。

看到潘兴汉如此,阅人无数的张**立马猜个仈jiu不离十,“潘大人不会还是处子吧,要真的如此,我今晚非得用番功夫,验验你的金枪不倒童子功。”老鸨的话引起几人哄堂大笑。

**笑过后,钱世祯问道:“二位大人,今个要找些什么乐子?”

“一会我还要替大人谋划转运军粮器械之事,没多少空闲,赶紧**几个现**酒菜,吃完好办正事。”说完抬眼看了看刘黄裳,补充说道:“刘大人来一趟不容易,等我走了你们再陪着消遣。”

不大一会,上来几道早已准备好的菜肴,什么山参炖野**,鹿鞭熘梅**,蘑菇炖牛**,都是一些火**十足的辽东野味,正适合这两位ri夜cāo劳身体瘦弱的文官进补。

袁黄急急忙忙的吃完退席。潘兴汉不习惯在这种场合消遣,也要一同离开,却被几人死拖活拉的留下。几人趁着老鸨进到后厨重新安排酒菜之机,说起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