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武氏春秋录 > 第二十二章 柯迩震西擒拿贼使 未雨绸缪夜郎请援

“公主何故如此伤怀?……莫不是此物有些什么缘故?”

过了没多久,两队便在中途照了面。只见为首的一名女骑下了马,对着对面人群中喊话道:

武维义一直在强调着,重复着。那些蜀兵性命攸关之际,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如今见对方投来竹竿,哪还管得了那么许多,看见竹竿便都纷纷丢下了手中的长戟长矛,将竹竿给死命的抓住。紧接着,只听了武维义的安排,拿了竹竿便又往后传递过去。

“如今前有湍流,后有追兵。看样子今日必是一场死战!诸位都是跟随我父与我一同走南闯北的老部下,我其他话便不多说了。等会你们分为两队,一人截一片带着枝叶的竹竿栓于马尾。一队从左往右,另一队从右往左,往来扬起尘土作为疑兵。待蜀兵在此攀坡之时,我们便一起冲杀下去。”

“哼!不过就是走脱个人罢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何能变得这般复杂?你可别忘了!你家中母亲当年病重,无处投医救治,却还是我族中先知长老给瞧好了的!再说了!我们是羌人,你们蜀国国王早就有令,只要是不入内城,不做偷盗之事,我们羌人尽可自由出入鱼凫城。怎么?我如今便是要出城去,你还要拦住我不成?”

“在下在下武维义,如今被官兵追杀,一路逃到了此处,如今只想要出得城去,还望这位兄弟能够帮在下一把。”

武维义喃喃自语,惊叹道:

“为何这般慌张?出什么事了?”

武维义听罢却显得有些迟疑,之后便又尴尬的笑道:

而这些知识对那些以劳作为营生的百工农务之人都是极为有用的。再兼武维义讲学,常以生产实例为证,因此他的学说很快便在四下传播了开来。

随着话,王子疆脸上倒释然了许多,将锦衣脱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叠好后又交还给了武维义,并与武维义说道:

“本王执掌蜀国三十余载,虽是无甚文武之功,但是也令国人皆能安居乐业。我们蜀国偏安于西南边隅,又有山川阻隔,因此向来无意染指中土纷争,而与这里的周边邻邦也还算和睦相处。本王膝下无子,原本便是想立一宗室之子为储,将来可以继承大统。这杜疆本王是从小看到大的,聪明果敢,遇事临危不乱,颇有君子之风。本王一直觉得这孩子将来定然会是一代明主。但是不知为何,这几年却是变得越来越离谱。咳咳”

“哦?是这样嘛?那确实有些可惜了……敢问上仙,此次……来我蜀国可是有何要事?”

说罢,那些在几案一旁跪着的那些公卿大夫们便都起身入了席。

杜疆见上仙依然无动于衷,于是便与御车的马夫做了一个手势。那驾车的马夫也是心领神会,慢慢拉住马车后便直接下了车。而王子疆则自己移到了御车马夫的座位上,这一路便专程为“上仙”驾起了车马来。

“这算哪门子的仙翁神灵!竟用如此卑劣的手段,有本事便与我痛痛快快的打一场!只会这些雕虫小技算什么本事?就凭这些手段,竟也敢在此招摇撞骗?”

“你们这些无知的蜀人,可知我究竟是谁?我可是金乌大明神座下弟子——太一上仙,蜀国有大灾临头,特奉天神之命前来解救众生。你们这群愚昧无知的家伙,还不快快把我松开!”

武维义想到此处,便在脑海中生出一个想法来。他首先应当要先确定,如今他所处的时代是否与他所猜测的一致,是古蜀时期。于是,他站起身来,又一本正经的向那锦织公主问道:

“姐妹们!你们快看呐,天上掉下来一个人!”

他心中存疑,却还是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查看了一番。摸了摸那三个人的寸口脉搏。

只是翻了没多久,眼皮子便是支撑不住了,武维义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昏睡了过去。

柯迩震西点头言道:

“武先生所料不错,巴蜀的确是有些世仇,至杜宇的父王十几年前将巴人打服,这才算是太平了十几年的光景。但杜疆那厮近来却是好像又有意要与巴国交好,不知是在做何盘算!巴、庸之人骁勇善战,而蜀国又是富甲一方。在这给巴人的信简当中,杜疆竟以国君之名,要将公主下嫁于刚继位不就的巴王——雅尔丹为后,只为谋求两家联手讨楚伐秦。哼!当真是好大的口气啊!”

武维义听罢,不禁的摇摇头,颇为感慨的喃喃自语道:

“这王子疆果然是个歹毒心思,将公主嫁于巴国,一方面可以此姻联巴蜀。另一方面还可以顺理成章的将郫城地界收入囊中。这手如意算盘真是打得真是滴水不漏啊!”

柯迩震西原本便已是怒不可遏,听了武维义这番分析,更是暴跳如雷了起来,怒道:

“宇妹,武先生,我这就回白马氐,点齐人马兵发鱼凫城去讨要说法。我柯迩震西就算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与那杜疆拼他个鱼死网破!”

话一落下,柯迩震西便要夺门而去。正在此时,却又被武维义给一把拉住:

“柯迩兄弟万万不可!如今杜疆手掌蜀国大权,而此事又不宜公之于众!若是你领兵以此等缘由贸然伐蜀,倒反而会给杜疆留下口实。况且,即便你们白马羌骑骑术精湛,骁战勇猛,却也奈何不了这蜀国城池的铜墙铁壁!”

柯迩震西听武维义这么说,却不由得更加火冒三丈:

“那怎么办!难道就让宇妹这么被他那混账王兄给嫁到巴国去?姑且不论我柯迩震西答应不答应,若是真的嫁个好人家那也就罢了!巴庸之人凶残无比,且无信无义,宇妹若是就这般下嫁过去安能有舒心日子?不如不如宇妹便与我一同回去,反正我们羌人尚游牧迁徙,大不了我们就去他处放牧营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杜宇此时虽然已是伤心欲绝,却依旧强打起精神站起身来,呜咽着与柯迩震西言道:

“柯迩大哥待我一片诚意,本宫自是晓得的。但是若因为本宫一人而要连累你上下全族人要流离迁徙,途中万一有个闪失,本宫这心中又如何能安?你是白马氐的酋豪,岂能为本宫一人而不顾你全族人的安危?也罢实在不行……哎谁让本宫是蜀国公主呢!也罢也罢”

而武维义此时,在一旁细细的寻思了一番之后,便又与公主说道:

“公主殿下,你可还记得蜀王曾在遗信之中提过,若是他日公主在蜀国无法立足,可前往那夜郎国暂避?”

柯迩震西一听“夜郎”二字,却是一愣:

“夜郎国?夜郎国现在都是自顾不暇了。又如何会肯出手相帮?”

武维义听了却又是一脸疑惑,问道“自顾不暇?怎讲?”

“咳!武先生是有所不知,这夜郎国国主日达木基如今已是年过七旬,却如今还宠信着一个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妖姬,并将其册立成为国母,人称天机夫人,那老国主原先便有二子,此二子有一文一武之能事,可谓是颇得国人之心。十几年前那妖姬却又为那日达木基添生了一个儿子。因此,老国王便更是宠信妖姬,那妖姬便仗着老国王的恩宠,近来是越发胡作非为。竟魅惑国王欲废长立幼。国主也是老迈昏庸,竟任由着那妖姬胡作非为。前几日,坊间更是传出,那监国的嫡子竟是不明缘由的暴毙身亡了。庶出的长子原本领兵在外,听闻国内风云突变,自然便是不敢再回去了的,据说如今就驻扎在了与摩揭陀国交界的附近,屯垦戍边。”

武维义听罢,不禁又是一声感慨:

“谁又能想到这些个弹丸小国,竟也平白能生出这么多的事端!但如今我们看起来也已经是走投无路,既然夜郎的老国主尚在,想必也还是会感念与公主父王的交情。若是投往他处,只怕是不比夜郎更为妥当。”

柯迩震西听了却只是闷不做声,二人皆是看着杜宇。不知杜宇自己会做何打算。

杜宇思考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站起身来,与他二人答道:

“既然是父王遗命,自当遵从。况且若是要本宫委身于巴庸蛮夷之地。本宫纵是身死也不受此大辱。”

柯迩震西听到杜宇如此说道,知道杜宇眼下已经做出了决定,便不再多言:

“既然公主去意已决,那我这便亲自去一趟夜郎国,让他们派兵前来接应。蜀国与夜郎交情甚笃,我们羌人又长期替他们走商。本豪与他们也还算得上熟悉。想是邀来救兵也并非难事。但是……宇妹这边……”

“哦,至于本宫的安危……柯迩大哥无需担心,紫娟自会一路护得本宫周全的。”

柯迩震西听了,虽是勉勉强强的点低了头,却看得出依然是有些迟疑,总是有些放心不下。只听杜宇此时却又一个劲的催促他道:

“哎呀!大哥勿要迟疑,就快些去吧。大哥你今日便去,迟则有变!”

柯迩震西直直的看着杜宇,虽是感到杜宇的言行有些怪异。但事态紧急,便还是缓缓的向杜宇点了点头:

“好吧,宇妹千万要小心行事,我这便快马加鞭前去夜郎请援。”

只见柯迩震西话一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庭院,跨上马背便随着几名族中亲随一路飞奔着出城前往夜郎去了。

而武维义却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得是清楚明白,与杜宇说道:

“公主,你如今身处险地,却还刻意要将柯迩震西给支开。这却又是为何?”

杜宇听了却是吃了一惊,回过头去看着武维义。随后,却又嘴角微扬,无奈的笑了笑说道:

“呵,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武先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