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我只是比较好吃罢了,吃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赵海生笑着说。

赵海生笑了一下,说:“以后天天开,看你还想不想开。”

赵海生与王铁击了一下掌,这生意也就谈成了,现在这个时候做生意讲的还是诚信,说过了话就得算数,口头协议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

惊喜!这绝对是惊喜!大大的惊喜!……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惊喜!

王铁先是打量了好一会自己的这船,就象是在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了好一会,才乐呵呵地说:“这船就是了得,你看我们都离岸边多远了,放半年前这想都不敢想啊。”

后世由于农药大量使用,再加上什么大棚菜或者是无土裁培的展,想吃到这种让瓜蜂蜇了的丝瓜还找不着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下意识地提了一下手里的袋子,觉得有点沉,赵海生知道今天晚上的口粮是差不多了,慢慢地直起腰,无意之中向前望去,却隐隐约约看到岸边似乎有几个人影在挥着手,看样子是冲着自己来的呢。

“对了,铁叔,你们这船是在做了,这渔网呢?”赵海生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

“是啊,当年年轻的时候,在外面跑,年纪大了,不想跑了,就回来了。”老师傅说。

罗纲让赵海生的话吓了一跳:“什么?十万?”

还有调料,用的都是自己调的酱,天溪县用的酱都不是甜酱而是咸酱,最后再切上一碗新鲜的小辣椒下去,味道马上就“扑”的一声跳了出来。

“师傅,抽口烟。”

“我听说现在可以贷款了,想去贷点款。”赵海生没有瞒张石,都是乡里乡亲的,也没有什么好瞒的。

赵海生看到一个工人抱着的那块石头就要掉下来,赶紧上去帮了一把手,然后顺口问道。(好看的小说)

走了十来步之后,赵海生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一个圆中带扁的洞口出现在离他只有一步多的地方。轻手轻脚地走到这个洞口边,赵海生先是看了一下周围,很快地就在附近找到了另外一个洞口。

在赵海生的记忆之中,后世的广州、深圳等地的海鲜,大部分是从外地运进去的,湛江地区的虾和蟹,潮州的鱼,都是顶顶有名的,当时赵海生为了能吃上好的海鲜没少奔忙,现在自己就守在这样的一个“宝海”,哪可能为了打工就离开。

“呵,二爷蒸的好酒啊。”赵海生鼻子抽了一下,笑着说。

看着熊熊的火光,赵海生不由得一阵恍忽。8o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农村,基本上还没有用上煤气,都还是大灶木柴的时代,虽然麻烦,但是对于一个喜欢煮东西的人来说,这样的火却更能煮出好东西来。

走到那一海滩处,赵海生弯下腰,从地上拨出一条小细线,小细线的一头正钩着一只活蹦乱跳的海鸥!伸出手去捏住海鸥的脖子一用力,然后一甩,已经蹬直了双脚的海鸥就被扔进了网袋里。才一会,十来只海鸥就被赵海生扔进了网袋,沉甸甸的一大袋!

甩钩前要手里拉着线抡上几个圈,如果身边有人很容易就可能被钩子钩住,所以必须得让开。

用力地拉着线抡了几个圈,手一松,鱼钩飞出了十几米才“扑通”一声砸到海面上,激起一朵小水花之后沉入水中不见。

如法炮制,十来根鱼线让赵海生和潮磊扔到了海里,两个人一手拉着两三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象赵海生这种海钩一般来说不会要求钩鱼的人很安静,因为距离比较远,再加上风浪声本来就大,就算你是在大声地讲话,也不可能把鱼吓跑――十几米二十米以外的水下的鱼是不可能听得到人的说话声的!

“老大,我们下次什么时候买车?”潮磊笑着问。短短的两三个月,赵海生就又买了两辆车,他过足了车瘾,心里就想着“车队”能迅地扩大。

“再过一个月吧,到时再买几辆,你这小子,这些天还开不够?”赵海生笑骂着说。最近的海鲜卖得不错,手上还有点钱,赵海生的计划也是迅扩大自己的车队。

再说了,海潭镇的大机船越来越多,如果车不够,海鲜也就卖不出去,他得跟得上展才是。

“嘿嘿!我们得有一个车队,你想一下,我开着车在前面跑,几后跟着十来辆的车,这一路上得多威风!”潮磊“淫”笑着说。

眨着眼睛想象了一下,赵海生也不由得同意潮磊的说法,如果真的是这样还真的挺威风的。

“哈!没错!我看一年以内我们就可以组成这样的车队了!”

赵海生也大笑着说。其实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现在海潭镇的机船越来越多,每天打回来的鱼虾也越来越多,他的车都有点跑不过来了,所以买车是肯定的了。

而且在前世赵海生的记忆之中,海鲜的产量的高峰期就要来临,这个时间会持续五六年,最兴盛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几百米的码头上每天出去的海鲜车有近百辆!

当然,这些事情他现在是没有必要和潮磊说的。赵海生也没有想着自己一个人把这个海鲜运输的生意都吞下去,但在他的计划之中他起码也得占个五成,五成就是五十辆车左右,所以说现在才刚刚开始呢,因此潮磊梦想的十来辆车组成的车队绝对不是梦想,这本来就是赵海生自己的计划中的一环。

“嘿!真的想这一天快点来。”潮磊又陷入了“淫荡”的想象之中了。

赵海生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突然手上的一根线轻微地颤动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