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猛然间想起一件事儿该办了,就急忙起身下地道:“女儿,险些忘了件大事儿。”

增云望着张宏宇的背影,心里感叹:这个孩子倒是很实诚,才赚六文铜钱就坚持每天按时送柴火,从来没误过。以后有机会合作的话倒是可以试试。

饭毕,董氏及其他人都各回各家了,都约好了卯时初就都过来

增云正低头思索怎么才能让他封口的时候,一阵脚步声过来了。增云抬头看了看,一个不认识的人坐在自己对面。

后面又有小厮奉上另外一只活的大雁,一份聘书并一张礼书,小厮后面有挑夫挑着十八抬聘礼。

然后赵氏令郭姓人家的男子郭七做大管事儿,主要负责外院、养鸡养羊和大棚;郭嫂做内院管事儿负责母女生活起居;郭家女儿在增云身边。令另外的两个小厮听从郭七安排,那三名丫鬟会女红的跟着增云、会记账的和会做饭的跟着赵氏,白嫂和黄嫂都听从郭嫂安排。

婧媛撇嘴道:“是我舅公家的庶女,前些日子曾透漏出意思想让我父亲过去提亲,我父亲没同意,我也不喜,太小家子气。”

看着那忽闪的长睫毛下调皮的眼神,这个小娘子好俏皮,海老夫人点点头,笑道:“好。”

隔了一天,申时初,海建峰来访,带来消息说海老夫人对赵氏很是满意,问赵氏有何想法,如果可以就开始走程序,争取在这个月之内,很快迎娶赵氏进门。

赵氏这才明白为何增云这些天不停地编织网兜。赵氏有个优点就是不倔强不会倚老卖老,听增云的话有理就不会因为她是个孩子而不采纳。

增云对这位三叔从来没有印象,来到这个时代就没见过所谓的三叔,没想到在那条街上见到了。

第二天赵氏早早的就起来了,等做好早饭才把增云叫起来,增云还在嘀咕:“娘,不是说好了嘛!以后尽量我来做饭。”

赵氏听说是海大人,想了半天才恍然道:“莫非是海建峰海师兄?”脸上显出些许羞涩。

既然下午有客来访,增云就不再打算去圣医堂,两人上午抓紧时间将所有大棚架好,糊好窗纸,烧上火,闷上。

第二天两人收拾完毕就上街买新衣服。

增云才明白在这个时代建女户要求这个女子需要取得纳税的田产或者宅邸,制作契约书,到官帐簿上登记,盖上官印。而这个立户的女子可以是寡妇、宗室女、因离婚分得财产的女子、继承娘家财产的女子、孤女等。

赵氏耐心地告诉增云道:“后园子适合倒是适合,就是时间不对,这都什么时候了,再过个把月就冷了。”

其实在前世再婚很是正常,增云不知道赵氏是怎么想的,为何不同意,是因为了解那个姓宋的男人不是好人?还是因为怕姓宋的男人对自己女儿不好?还是因为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而不想嫁?增云看赵氏哭成桃子的眼睛,不敢和赵氏沟通这个问题。

牙侩愣了愣,还没有人这么问的,特意的想买哪个哪个,就翻开簿子查了查,道:“别说,现在还真在卖,刚登记的,说是又买了大宅子,已经搬过去了,白石巷的宅子现在正空着呢。”

故事讲到这里,冯增云才恍然自己这一世的可怜身世,唏嘘了一会儿,增云问道:

冯增云的家乡是东北一个近郊的小乡村,妈妈在她考上高中时就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家里的底子就是那时候掏空的。

“你饿不饿?”

郭婶子和黄婶子还有佩兰都会,只有增云和玉竹不会。

然后增云又用手比划着巴掌的大小问她们:“如果做一个这么大的你们一天能做几个?”

郭婶子能做十二个,黄婶子能做十五个,佩兰则能做二十个。

增云心里有了数就让众人下去,然后让玉竹取来笔墨纸砚和颜料,开始设计玩具。

增云甩了甩手腕,这个时代就是不方便,什么都用手工,效率太低了,这一个晚上自己才画了十四个木制玩具和十六个布偶的设计图。

第二天,刚过辰时,赵氏就回门了。

张奶奶和董氏也一大早就过来了,见赵氏、海建峰、后面还跟着海婧媛走进大门,众人上前迎接。

增云上前给三人见礼,赵氏把她搂在怀里,摸了摸她的头,然后就去和张奶奶、董氏说话去了。

增云则拉着海婧媛去了自己的闺房。

一进增云的房间,婧媛就看见增云昨晚设计的布偶图纸,喜欢地爱不释手,道:“妹妹,你画的这个真好看,送给我吧!”

增云看着婧媛就像小孩儿似的,一点心思也无的样子。增云上前按住她的手,拿过图纸道:“这是设计图,等我做好了玩偶再送你真的。”

婧媛没听过玩偶,只听说过木偶和傀儡。睁大眼睛对增云说道:“能做出来这么漂亮的吗?”

增云晃了晃脑袋道:“当然了。”

婧媛又看见增云挂在墙上的竹笛,就缠着增云教给自己吹那首《喜洋洋》。

增云让玉竹去正房取了赵氏的那只笛子过来给婧媛用。

增云就教给她吹这首曲子。婧媛学得也挺快的,等佩兰过来叫她们去前院吃饭时,婧媛已经学得差不多了,等回去再练练就可以了。

两人到了前院,只见张青也过来了,男女分席用餐。

今天岁数最大就是张奶奶,张奶奶可没那么多讲究,让大家随意吃,增云就没像那次见海老夫人那样端出见外宾的礼仪,婧媛吃得也很随意。

用过餐后,又聊了会子,张奶奶一家就告辞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