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时还不能逃出皇宫,但解决了里应外合的问题,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姬平心情大为舒畅。

何后正询问着张辽一些事,看到姬平过来,呼唤道:“皇儿,这就是你想要见的张辽。”

其次江东,有江淮屏障,山川险固,以江东夺取天下,虽有难度但亦可图之。

张让已年近五十,却不显苍老,面白无须,声音阴柔:“陛下,老臣这两日甚是想念张周孩儿,却遍寻不见,不知被陛下差往何处?”

其中发生了四次瘟疫,前三次灵帝都有赈灾,唯有最后一次没有致医药,而张角便是在这次疫灾中趁机施符水,发展壮大了太平道。

十常侍虽然专横,毕竟是宦官,依附于皇权,暗里有手段,但明面里对天子自然有所顾忌,他保护身边几个人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若是换成董卓,他恐怕连自身也难以保全。

只要自己继续修炼下去,说不定会修炼出传说中的真气,成为绝世高手,到时候就能会一会那些三国名将了。

唐婉忍不住问道:“陛下也见过么?他们都说我眼花看差了呢。”

他这句话倒是越说越真,心中也多了几分黯然。无论如何,自己如今是天子呢,在其位不谋其事,只想着逃跑,自己也算有史以来最无能、最荒唐、最不负责任的天子了吧。

舞阳君是何进的继母,何苗也是她通先前丈夫朱某所生,与何进并无血缘关系,二人对何进也没有什么感情。唯有何后,是舞阳君后来和何进的父亲何真所生,与何进、何苗都有血缘,夹在其中。

随即他回过神来,急忙收回长剑,转身看到自己的侍卫,黄门冗从仆射耿忠正躬身行礼。

或许,这把剑能让他有几分安全感吧。

仅从年号上,就能看出这一年的混乱动荡,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董卓。

霍小玉似乎也察觉到了,紧闭着眼,玉足却卷翘起来,姬平不由呵呵一笑,收束心神,各下了两针,轻轻捻动着。

就在这时,姬平感到,自己修炼御龙经在体内产生的暖流,开始顺着骨针,一丝一丝进入霍小玉体内。

姬平不由一愣,随即尝试着运转起御龙经,果然,那丝丝气流陡然加大起来。

霍小玉先是痒的咯咯笑了两声,随即忍不住舒服地轻哼起来,面色越来越红。

她声音最是好听,轻哼声如缠绵悱恻,让一旁的文萝也脸红起来。

片刻之后,姬平收了针,文萝忙上来帮他擦了擦汗。其实姬平这一头汗,多半是为了抵抗霍小玉的魅力而逼出来的。

姬平看着霍小玉,期待的道:“小玉,感觉怎样?”

霍小玉动了动身子,惊喜的道:“婢子一点也不疼了,还暖暖的很舒服,陛下好厉害。”

姬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没想到这骨针竟然能传导自己体内那股暖流,如此一来,自己岂不又多了一项绝技,这暖流绝对不凡,或许能延长寿命也不一定。

二女退下后,他叫来了耿忠,让他派人偷偷去扶风郡,将密诏送给坐镇三辅的皇甫嵩。

在荀攸看来,董卓是可控的,唯一可虑的是姬平的皇位,而姬平却知道,那帮士人控制不住董卓,如果自己不做好充分准备,迟早也是被一口鸩毒闷死。

所以他制作了一个密诏,一个发给皇甫嵩的密诏。

那日荀攸提过皇甫嵩后,他便对皇甫嵩其人做了了解。

皇甫嵩确实堪称当世第一名将,五六年来,先是平了天下黄巾之乱,后来又去凉州平了王国之乱,历经大小战役,从无败绩,如今坐镇三辅,地近长安,统领三万精兵。

而皇甫嵩又是董卓最敬畏和忌恨的一个人,凉州平叛时,董卓正好在皇甫嵩的手下,他几次错误的出兵建议,都被皇甫嵩否掉。后来灵帝要解除董卓兵权,任命他为并州牧,董卓拒不交出兵权,皇甫嵩便上奏灵帝,灵帝因此下诏指责董卓,所以董卓对皇甫嵩颇有些怨恨。

姬平写的这份密诏,是令皇甫嵩严密监视董卓,一旦董卓入京,天子有难,便立即起兵追讨。

天子绕过尚书台下诏并不是第一次,桓帝灵帝便经常干这事,用一尺一寸的简牍下诏,称尺一诏,任用奸佞,为大臣所深恶痛绝,数次进言反对。

传闻皇甫嵩性格严谨,有些愚忠,姬平不知道皇甫嵩会不会接受这份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效力的密诏,他只是多开辟一条出路,万一能走得通,说不定到时候能狠狠的黑董卓一把,把董卓搞死,天下也少一分磨难。

七月末的一天,姬平从耿忠口中得知,张让和赵忠等十常侍经常偷偷将宫中太仓的粮食和西苑的珍宝运出皇宫,藏入自己府邸,尤其是在灵帝驾崩后,他们更是趁机收买镇守皇宫东北谷门的谷门侯,内外勾连一气,肆意妄为。

一群硕鼠!姬平心中愤怒之余,又萌生了一个念头。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张辽和皇甫嵩方面都没有回音,但何进和袁绍谋诛十常侍的步伐却越来越紧。

八月初,雒阳城北不远的孟津渡口火光通天,在宫中清晰可见,何后大惊,忙询问尚书台。

尚书台称武猛都尉丁原领兵进入河内,焚烧孟津渡,势要铲除阉贼。

几乎同时,并州牧董卓和东郡太守乔瑁的奏疏传到宫中,董卓已经进兵渑池,称十常侍浊乱海内,要进兵京师雒阳,铲除阉党。

与此同时,何进似乎也感受到了先前同意召外兵入京的失误,先是把已经进京的丁原任命为执金吾守备京师,又派种劭去渑池阻止董卓进京。

种劭是种嵩的孙子,种嵩名望极高,曾任三公之一的司徒,最重要的是,董卓入官场时接受过种嵩的辟召,是种嵩的故吏。

按照时下官场规矩,故吏视举主为君,对举主的后代都要礼遇,不能有丝毫的造次。

所以何进让种劭去阻止董卓,可以看出他拒兵的决心。

荀攸对袁绍等士人的行为并不赞同,尤其是与姬平这个天子交流后,更是与袁绍思路分化。荀攸分析,按常理种劭完全可以阻止董卓,但有袁绍在,一切都不好论定。

而姬平却清楚的知道,如今箭在弦上,便是没有袁绍作梗,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董卓进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