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摇摇晃晃的到了杨家屯,村子位于山谷处,家家户户挨得比较紧凑,四周的农田都已经收割,炊烟了了升起,正是做饭的时候。

“爸,听妈说家里准备修五层楼,真的吗?还有那个农家乐又是怎么回事啊?”小丽回来就听说这件事,觉得五楼有点太多。

小燕赶紧用竹子摁住蛇头,然后将蛇的脊骨敲碎,尤其是在七寸的地方。接着就叫起来“爸、姐,你们快来我被毒蛇咬了。”

把稀释源水撒在地里,经过3个月地面就会出现一些重金属的晶体,可以通过提纯得到一些工厂所需的金属。

饭后睡个午觉,日子过的真好。

“那如果我们送到河台的那个路口,你们能给28元每斤吗,毕竟绕路的话你也不划算啊。”小燕还是觉得只要能赚钱,辛苦一点不要紧。

8月的到来意味着小燕家又要全家出动去掰玉米,家里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玉米地,这些都是种的晚玉米。趁着玉米最嫩的时候,要把它全部掰下来赶紧卖掉,不然玉米变老了就不值钱。做的饭。整天都是在劳动、吃饭、睡觉中打转,好不容易把玉米掰完,全家人看起来都变的瘦黑瘦黑。

商量卖玉米的时候,小燕谎称自己联系好了买家,把红薯条和玉米弄到河台路口就有人来收购。然后只让家人送到村子南面,说是有人来帮忙,等到家人都回去后,小燕把东西全部放进空间再赶路。

到了河台路口租了一辆小三轮,趁没有人的时候把玉米拿出来送到农贸市场。最终卖出的价格每斤比县里多了7毛,再去干货店把红薯条卖掉,总共算下来比县里的价格要多赚10块。类,大家都要好好补补。

小燕想着能开通市里到李家村的路就好了,不然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因为交通限制在县里卖不起价钱,村里难以富裕起来。

心中暗暗决定要加快净化的脚步,尽早引起省里市里对李家村的重视,到时候开通市里到村里的高速是水到渠成的事。

,连带着多了5户村民准备种植。

大家看见小燕家加上这次一共种了四亩多的药材,而且感觉种植药材不是很困难,大家观察个多月都有点心动,基本都是订了一亩或者半亩的量。

全家仅仅休息一天,又开始整理玉米地准备种植药材。

等到罗老爷子再来李家村的时候,他看见地里的药材,完全不敢相信这个季节藏红花不仅活了,居然还长的这么好。当听到每天都在浇水、除草,心里感动于村民的勤劳踏实。

“李大哥、强子、大树、还有各位种植藏红花的村民,我保证大家只要一直仔细的照顾它,明年收获的时候不仅是成本回来了,而且肯定能赚钱,现在药材的长势非常好,大家的付出会有回报的。”听了罗老爷子的话,村民们都激动了。

李家村的村民是那么朴素、纯真,最大的满足莫过于辛苦的付出得到对等的回报。种植下去后,小燕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抽水浇地。除此之外,小燕经常去泉眼放源水,甚至把兑好的源水洒在森林里,让山上的土壤快速净化。

8月底,村里的花生开始成熟,整个村子大多都种植早熟的花生。花生营养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每家每户都种植了不少。

一阵大雨过后,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扯花生,小燕家里由于玉米种的太多,花生反而比较少,只忙了一天就收完了。

小燕把村里抽水浇地的活都接过来,李爸去了村长家帮忙扯花生,苏妈就在家里做家务,休息,小丽去县里上班。

小丽刚走的时候,小燕很是不适应,重生以来就没有和家人分开,突然和最亲近的姐姐不在一起,头一晚上翻来覆去没有睡着。

好在每个周末小丽都会回家,小燕想到这里才好受起来。

九月不慌不忙的到来,稻谷已经金黄,沉甸甸的低下了头。家里已经决定周末就收稻谷,李爸已经请了老村长家和大树叔帮忙。

小丽回来买了许多好菜,现在家里经济比较宽松。村民帮忙干活,必须要请人吃吨好饭,所以这次准备的很丰盛。

家里就不到一亩的稻谷,大家都是割稻的好手,花了一天就差不多收割完成。晚饭摆在小燕家院子里,大家边吃边聊,特别是今年风调雨顺带来的丰收,让大家都感到很幸福。

“强子,现在你家的条件也好起来了,手里剩下的钱准备干什么?我建议你修房子,现在的老木屋实在太破旧了。”饭后老村长对李爸语重心长的说道。

今天帮忙的是老村长的小儿子,村里一般谁家请客都会请上老村长,那是对他的一种尊重。老村长有3个儿子,大儿子小时候生病去世,二儿子在市里教书长期在外,老村长是随小儿子生活,名叫李志远,小一辈都叫志远叔,是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叔,上次卖何首乌的钱我把家里的外债都

还了,加上最近赚的钱大概有7万块。我和家里都商量好了,等秋收以后请人帮家里的老屋推到重新盖。”李爸说着也是一脸激动。

“好样的,强子,李嫂子养你不容易,现在你有能力了,也该让她享享福,盖房子如果有什么问题,叔会帮你想办法。”老村长想着那些年的艰苦生活,李嫂子独自带强子,村里的人能帮的都出手帮了。老人不图荣华富贵,只要儿孙孝顺,晚年也就满足了。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而过,一睁眼已经快到中秋节,因为村里的孩子都去外面读书,整个村子变得安静下来。

神上发生了变化。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