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大汉朝虽是风雨飘摇,但根基犹在,各地造反的叛贼虽然声势浩大,但无有敢称天子者。即使是前两年席卷中原的黄巾叛党,亦不过自称大贤良师。张举竟自称天子,开天下反贼之先河,若不给予狠狠的镇压,大汉朝的形势堪危!

旁边审配插话道:“呃,头领,张将军乃绝世猛将,不若……”

二爷却是厉害,抢过一匹战马,翻身而上,手中长刀一挥,身遭的几匹无主战马登时圈了过来,往刘备那边一赶,喝道:“大哥,速速上马”!

审配就这么直直的盯着于笃看了好一会,才慢吞吞的道:“刚才的官军,其实是两只,一只是下曲阳县尉带领的下曲阳义勇,另一只则是安喜县尉带领的安喜义勇”。

“二弟救命”!一声大呼,自山腰传来。

既然来了,怎么滴也得留个名吧,要是能留下一段佳话,譬如:王太师巧施美人计、智间于笃与奉先。哈哈哈……

是夜,于笃终于结束了风餐露宿的日子,住进了帐篷。

于笃皱着眉头发愁:这可咋办?

“啊,老裴,怎么伤的这么重?!”

嘟~嘟~啊~

“报~将军,贼寇已经逃跑,贼营中的是些假人。”

裴元绍看着扎成一捆一捆的茅草,大咧咧的道:“嗨,老李,你特娘的割草倒是一把好手,要是你杀人的本事也这么厉害就好喽。哎我说大头领,你叫他们割这么多草干嘛啊?烧吗?有柴禾烧这玩意干嘛,不经烧啊”。

虽然已经严重低估了贼寇们的战斗力,但于笃仍然被今天的损失吓了一跳。今天下午一战,于笃的两万黑山军竟折损过半,仅有八千多人完好的活了下来。而经过清点,战死的官军仅有一千多人,十比一的比例,怪不得演义里那么多的万人敌!

“噌”,近百条丈长的大枪从橹盾的缝隙中穿出,斜斜的刺向天空。

再说于笃心里也是没底,按说于氐根他们骑马应该追上来了,怎么现在还没赶上?莫非出了什么意外?

恩?这两人一块来是怎么个意思?莫非?于笃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别吵吵了”,于笃止住众人“走,都随我去迎接二位头领”。

说起来,当时的黑山军并不是如黄巾军那样上下结构比较严密的组织,而是由太行山出来的大大小小二十余股山贼组成的松散联盟。

“自古燕赵多侠士,我打算坐镇中山,分别在幽州、冀州招募勇士,就地训练,然后奔赴渔阳。战斗,是士兵成长最快的方式!”

“唔”,刘虞眼露不忍,沉吟了一阵,无奈点头:“既如此,你去准备吧,待我将军资辎重备好,你便出发”。

过了几日,刘虞准备好了五千人的军资,便告知了于笃。于笃领了军资与官服信印等物便出发了。

冀州中山国北平县,拿着刘虞的文书,于笃顺利的在北平下立下了场子。募兵的告示已经由快马传遍冀州的中山、常山、河间,幽州的涿郡等地,就连各地的乡下于笃都派了骑兵通知到了。

虽然是装装样子,但演戏的话,咱也算半个专业人士了。《演员的自我修养》,于笃可是不止一次的拜读过。

常山东部的山中,留守大营的裴元绍已经接到于笃的书信,正将以前缴获的武器装备打包封存。毕竟听主公说,刘虞老儿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上好的武器装备,这些就等以后扩军之时在挖出来用。

将武器装备都封存起来之后,裴元绍便按照于笃的吩咐,将两千贼兵按二十人一队,分成二百个小队,每个小队都编上号,然后分头出发到北平集合。

听到不但不用再跟官军拼命,反而成了官军,一众贼兵都非常的兴奋。当裴元绍说起大头领已经准备好大量的钱财等着分给大家,贼兵们都兴奋的表示:一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跟大头领汇合。

话说于笃坐镇北平,招兵买马,虽然条件优厚,但前来投军的还真不多,五六日过去,报名者竟不足千人。而于笃招兵条件甚是苛刻,这不足千人的报名者最后招募到的竟只有寥寥数百人。

经过多方打听,于笃才了解到原因。

冀州本是大州,人口密集,只是黄巾之乱,整个冀州丧命之人近乎百万。后来黄巾刚平,黑山又起,几股黑山贼挟裹数十万精壮,整个冀州北方近乎十室九空,又哪里有那么多精壮的汉子来投军呢?!

又过了数日,于笃的脸色才好看了些。却是老部下们来了。

这些前来汇合的黑山贼被于笃单独编成一营,交由廖化暂时统领——因为裴元绍这厮竟然磨磨蹭蹭的还没到!

等到裴元绍到了,于笃却是忘了先前说过“等老裴到了非狠狠的骂死他不可”的话,高兴的不行。要不怎么说战友之义、袍泽之情呢,战场上一块滚过刀子的感情可比后世那些撸啊撸的机油情坚实多了。

再说了,老裴怎么说也是俺现在的头号打手呢!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除了原来的两千的黑山贼,于笃

总共才募集到了一千多的新兵。而远在涿郡的刘虞却已经来书信催促了。

当初不是说好先练练兵的吗?再说兵还募集齐呢。

于笃相信自己这边的一举一动,刘虞不能说知道的清清楚楚,但这边的募兵情况他应该是知道的。唉~说起来于笃也挺理解刘虞的,毕竟作为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被下属指着鼻子骂,这种感觉实在不是太好。

几天前,涿郡的人传来消息,先前在徐无山大败的公孙瓒终于回到涿郡了。谁知道刚回去,就跟刘虞争执起来,最后,公孙瓒指着刘虞的鼻子骂了一通,摔门而去。

然后公孙瓒就带着他的几个手下当天出城,据说是到广阳郡去募兵、准备一雪前耻。

虽然电视剧里公孙瓒跟刘虞就不对付,甚至最后公孙瓒还把刘虞给宰了,但现在两人就这样矛盾激化,还是始料未及的。

看来安逸练兵的日子不多了,最多再呆半个月,于笃就准备出发前往渔阳的抗贼第一线。

这一日,于笃正在新兵营看挑选过来的黑山老贼们操练新兵,忽然见一士兵急匆匆的过来。于笃眉头一皱:“那谁,你不是在审先生那吗?”

燕赵之地多豪杰,常山、中山、河间几个郡可都是出过大人物的,在募兵之初于笃就把审配安排过去考核有才能的新人的。

什么是有才能的?就是识字的、一个能打四个的。

于笃当初这么安排就是怕出现赵云来了被安排去当小兵这样的操蛋事发生。毕竟那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于笃可是记忆深刻。

小兵急匆匆的过来,躬身道:“主公,审先生说有急事请您过去,哦,最好带上裴将军一块”。

嗯?搞什么东东?于笃虽然不明白,但还是依言喊上裴元绍往军营门口走去。

审配就在军营门口办公,每一个前来投军的士兵都是经审配登记、询问、安排的。

来到营门,于笃一眼就看见一名少年持枪肃立。远远观之,就见其蜂腰猿臂、身形挺拔,一股锐气冲天而起。走进一看:嚯~剑眉星目、唇红肤白,好一名英俊的少年郎。

见于笃过来,审配忙起身疾行几步来到于笃跟前道:“主公,这位小哥武艺不凡,且兵法娴熟,是大将之才,特请主公前来一观”。

哦?武艺不凡还会兵法?是哪位大将吗?于笃上下打量了这帅哥几眼,只把那帅哥看的浑身不自在,这才走到近前道:“汝~姓甚名谁啊?”

帅哥急忙行礼道:“赵云见过将军”。

啥?!赵云!卧槽!!!

咳咳,于笃假装观瞧赵云,绕着他转了七圈,才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心中狂喜:赵云啊赵云啊,这可是赵云啊。

既然落我手里了,就不能叫他跑了!想了想,于笃道:“嗯,刚才军师说你武艺不凡,又兵法娴熟,我本不应怀疑军师之言,只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这样吧,这位是我帐下大将裴元绍,你先跟他过两招试试~嗯,点到为止吧”。

说罢,又转头对裴元绍道:“老裴,你试试他”。心中却对裴元绍默哀了三秒钟~哎,可怜的老裴,要被打击到了。

裴元绍最恨小白脸了,冷哼一声,大刀一摆道:“小子,来吧”。

“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