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南宫若翎惊讶地看着公孙燚,但又好像明白什么一样,“这么说来……你真的是我爹的师兄,真的认识我爹和我娘?”

“你知道她的病根为心病,却不知她还身中慢毒,还有未愈的旧病。”公孙燚顿了顿,自言自语道:“也不知是谁自作聪明给她服下金丹。金丹虽能疗外伤,但性味刚烈,对她来说,筋骨是好了,但却让她的气脉更乱了。”

“哼,皮外伤罢了?”公孙燚嘴角微扬,冷冷一笑,饶有兴味地看着南宫若翎,“你可知道,你身中慢毒,又有抑郁之疾,加之落崖骨伤,导致气息紊乱,经脉不畅?”

绛红离开了石林,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躺在石床上,却如何也睡不着。

“我要亲手埋葬她,”

“是,卑职遵命!”皇甫晏月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迅速转身,身影消失于黑夜之中。

“小贼,乖乖束手就擒――!”众人闻声纷纷赶至,将几人围住。

而适才她被皇甫晏阳反问时,她的心确实乱了。她不敢思考这个问题,甚至是恐惧思考这个问题。

“确实有心,皇后在宫中有你们相伴,我也安心了。”柳氏嘴上虽这么说,但她的眼神却游离在这三人中,仔细打量三人,尤其是萧无双。

“先皇一直觉得有愧于德容皇后与皇上,如今先皇在天上得知皇上解开多年的心结,心里一定很欣慰,皇上也勿要自责愧疚。”

“再多吃一些吧。”

“皇上多少吃点东西吧。”采儿把奏折放下,“皇上已一天一夜未休息,今日还颗粒未进,这样下去会熬坏龙体的”

“不要这样看着我,不要面无表情地看着我!”

南宫若翎与皇甫晏阳做朋友,除了出自真心,为的便是赎罪。可如今她却发现自己不仅没能赎罪,反倒愈来愈亏欠于他,甚至一次又一次伤害了他。

柳嫣儿与左玉莹向萧无双福了福身,表情虽无甚变化,而两人心中却也有各自的打算。

“恩。”皇甫晏阳点了点头,然后从袖中又拿了一锭金子,扔向掌灯人,冷声说道:“我等铜钱用完了,只剩黄金。”

“这盏好像也很好看呢。”南宫若翎看着五色斑斓的花灯,眼里的光芒越发耀眼,笑容越发灿烂。

她知道,自己是该做些事情了,她不会让南宫若翎如此快乐生活下去。

突然,从房外飘来一缕充满雄浑的嗓音,声音的主人随之跃于南宫若翎眼前。

她是萧无双,她拥有花颜月貌,艳色无双。

“妹妹快快请起,今天怎么那么早就来看姐姐了?”南宫若翎看到萧无双,先是十分高兴,尔后则略带心虚。

“左丞相的意思是要朕饶了他们?”皇甫晏阳故作生气地看着南宫曜,而心底则大概猜到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何。

“恩。”皇甫晏阳亦缓缓闭上双眼,脸上平静如水,而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烦心事呢?”

“南宫曜是为了家主之位才会一直忍辱负重,为的就是你们母女二人。而他不告诉把这些告诉你,一来免得你操心,二来免得泄露风声。”皇甫晏阳顿了顿,“至于将你们接回府后,迟迟不肯将因由道明,便是知道你对他已积怨甚久。他担心你知道真相后会自责痛苦,所以才不愿把这一切告诉于你。”

南宫若翎低下头,她不愿让皇甫晏阳看到自己流泪懦弱的样子。

“太后?”南宫若翎眼底滑过一丝疑惑,冷声说道:“那柳御女今日前来,可是要对本宫兴师问罪?”

南宫曜顿了顿,嘱咐道:“还有,在宫中切记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已贵为皇后,不能像以前在相府中那般任性,要多些忍让。还有,切记锋芒太露,徒惹事端。”

“若翎,先皇宠溺皇上,皇上可有对先皇的死起怜悯之情?”

南宫若翎对采儿千叮万嘱,此事要尽量做得自然,不得对别人提起半字。采儿虽疑惑重重,但她也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去做这一切。

“德容皇后对老臣恩同再造,我们两人亦是莫逆之交,若有其他方法,就算要老臣一死,老臣也绝不会亲手把鸩毒交予皇后手中!”

“唉,或许,那时在百姓眼里,先皇是一个昏君,认为先皇在国难之时竟还有心情娶妃,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打击。”

“哼!”南宫若翎生气地转身,愤然离开。南宫若翎一身怒气地走在皇宫中,与她擦肩而过的宦官、宫女妃嫔都吓了一跳,因为她们从未看过皇后如此生气的神情。

竹简被南宫若翎的眼泪浸xx,她无法想象皇甫晏阳知道这一切后的行为。南宫若翎只能确定,当皇甫晏阳知道这竹简上的一切后,他定会疯了,定会痛不**生,定抱恨终生!!

“晏月,你以为母后会那么大意,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么?”李娉婷微微一笑,眸里尽是杀意。

“好吧,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南宫若翎垂头丧气地别过头,一副可怜地看着采儿,而采儿自是清楚她这位**心里想些什么,心中不禁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哦?竟有此事?”皇甫晏阳故意一脸正**,正**问道:“皇后可有听闻?”

“因为朕就是**你的无德无才。”皇甫晏阳温柔地看着萧无双,而嘴角却勾起一丝邪魅的笑容。

诗经有云:月照**碧落,明湖映彩光。

“那本宫给采儿姑娘陪个不是如何?”

“采儿,本宫……”南宫若翎低着头,心中实在有愧。

“慢,来着何人?”守在宫****卫拦下南宫若翎,当然,这点南宫若翎还是预料到的,于是便从怀中拿出瑠璃灵凤簪,压低声音说道:“皇后有命让我出宫办事。”

“太后?!”南宫若翎听得宦官那尖音,心里吓了一跳,急忙走出正厅,福身行礼,“臣妾参见太后,太后万安。”

“臣等参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