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在林玉娟的描述中想象着把一副渔网挂在身上是什么样子。那简直就没得个样子么,满眼窟窿能叫衣服?“姑奶奶,你就消停点吧,成天异想天开的。不能安生点啊,渔网能做衣服么?”这个女儿也太能折腾了。

“听我说完,我算了一下,十多家店每天每家有一斤就够了。叫店家切成小块儿,放在小碟子里。送完两坛子就不送了行不?够送四五天的了。姆妈我们还得买坛子去,现在就回头定去。还得买口大缸我们做酸菜,酸菜做菜很好吃的。爸爸赶紧掉头吧,先去定了坛子去,回头我跟你们解释。坛子人家做一下要好久的。”

“是啊,下午回去跟老爷子商量一下。到时候买什么木料,要买多少还要请他一起去街上看看才行。桐油也得买上。上面的棚子我们自己编吧,这两天没活儿,我去割点芦苇,编好了曲成型了刷了桐油就能用了。平时你们上街都铺上板子,盖上棚子,下雨什么的也能躲一下,到了农忙一拆,能装不少东呢。”林桂禄跟孩子们说了自己的想法

“姆妈,我们试试吧,一直卖普通的菜。赚不了几个钱的。都是自己家种的,浪费不了多少的。”林玉娟觉得总要做过才知道。

林玉扣瞧见是自己的爷爷,就起身想上前去打招呼。林玉娟一把拉住玉扣的胳膊,压低了声音说“哥你别过去,爷爷吃东西你上去做什么。他自己一人在这里吃喝的,摆明了就是不想带回家跟奶奶分。你这上去撞破了多尴尬。”林玉扣没想到那么多,听妹妹一说觉得有理,当下停住了脚步。“那现在怎么办,我们就在这里等啊?”

“喂~~,吴大伯你在做什么呢?”林玉扣明知故问的问道

狗剩年龄比较大,口齿也清楚。他先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fanwai,其他小孩儿们也都七嘴八舌的说起来,都一致说是柱子自己摔下来的。

“柱子,你干什么挡着不让我上去?”

林玉娟才干一会就觉得腰也酸了。真不知道别人一直哈着腰得是怎么个累法。这农民的活可真不是人干的,累个半死一亩地才二三百斤的收成。割不了麦子就扔下镰刀去捡麦穗了。农家的孩子这时都让大人拘着帮忙干活呢。一来可以边干活边看着孩子,二来这学种地也是从小学着的。干不了重活可以拣麦穗,帮忙跑腿什么的。差不多的女孩子们这时更是要把一家的饭菜准备好,洗一家子的衣服,也都是不得闲的。

“听说是镇上的李员外跟几个乡绅从扬州请来的,听说是扬州第一美人呢。今年可真是大手笔啊。”

“哟哟,我家小姑娘都知道攒嫁妆啦!”齐氏听了哭笑不得又觉得很欣慰。“小丫头就你嘴巴利索,什么都敢说。忘了过年时你瞎说八道让你三妈打你耳刮子了。才多久你又忘了。”

“好啊,我们看谁学的快。我要赢了买糖给大家吃哈哈。”

“是,小妹你虽然钻钱眼里了。但是这话还是有理的。”林秀娟附和道。至于林小弟就更简单了,只要跟他说有钱可以买各式各样的糖果零食玩具就行了。至此姐弟四人统一观点,要努力挣钱!!!

“卖荠菜了,新鲜的荠菜哦,荠菜包春卷,荠菜包馄饨可香了。大家都过来看看了。新春的荠菜,吃了下火明目快买回去尝尝鲜哦。”

绣荷包,打络子?就别异想天开了,有钱人家的有绣娘,自己家女眷操持家务之余做这些不是小意思。不比你乡下人做的好啊。没钱的穷人就更不会买了,自己做个能用就行。会绣花的就绣两朵,不会绣花还不用荷包了?络子是什么玩意儿,乡下人表示不知道。城里人也不需要。也许会有一两个行商经过这里买那么一两个荷包用用,不过几率太小挣不了钱。居然没有一个法子能挣钱,度娘啊,度娘你可知道我很想念你。

在林玉娟的努力适应中,也很快到了年前。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洗洗涮涮,购买一些过年的用品实物。三家的对联都是林老爷子写的,各家去领了回来贴在门上。林玉娟也不知道怎么鉴别毛笔字的好坏,不过看起来还挺端正好看拉。

溱潼这里砖头烧制还是很出名的,说是河里几百上千年沉淀下来的淤泥粘性好,不容易裂缝,破碎,而且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这里大部分的农民都从事着跟烧制砖头有关的活计。大伯夫妻除了抢收忙种外,平时地里的活儿都教给林大姐了。

“五斤吧,大姐你几天能弄好啊?”林玉娟很着急的。

“三天以后应该好了,捻好了我就给你家送去。”林素娟想想自己家三个女人呢,三天足够了。

“好的,那先谢谢大姐了。我们先回家了,家里还有事情。”林秀娟也急着回家呢。林素娟也没留她们,都是乡下孩子,就算现在不是农忙了。只要想干活,总是有干的不完的活儿等着你的。

姐妹俩一到家,就开始忙活着腌制酸菜。先淘了米,米留着做晚饭。淘米水要煮开做酸菜用的。淘米水不太够,林玉娟往水里抓了一小把米。煮开了以后倒出来晾凉。最后在齐氏的帮助下,很快把晾晒得快蔫了的青菜都放到缸里。上面还压上几个洗好晾干的砖头。

第三天下午时,林素娟带着林铁娟拎着捻好的棉线过来了。真看不出来,五斤线可不少呢。林玉娟姐妹两个接过了,收到房里就立即数钱给了大堂姐。银货两清,大堂姐看了也不客气,接上钱打声招呼就带着林铁娟回家去了。

林小弟看着空空的钱匣子“二姐,钱都没拉,你可不能亏本了啊。”

“放心吧,也许赚的不多,但也不至于亏本的。卖不出去就给大家织衣服。”不过去染色可是没钱了啊,跟姆妈要?想想姆妈那死抠死抠的还是算了。明天早上在船上跟爸爸说就行了。看看一个个大棉线团子,她怕人家染色的不方便。就学着前世看到的,招呼姐姐把一个个线团又绕成大线圈。

第二天早上还是天没亮就出发了。父女两个一家一家的送泡菜,然后跟每家店主都说了今天是最后一天送了有没有需要购买的。问到最后只有四家定了,有一家才每天一斤,然后两家都是二斤,还有一家每天二斤半。半斤不好算,最后说好是六两。跟所有店铺都约定到了月底结账。林玉娟不由的有点沮丧。林桂禄见女儿一直在嘴里叨叨“怎么才卖了这么点儿呀”不由好笑。

“玉娟,这四家加起来也有三斤六两了。你卖一斤五文钱,这样一天也有十八文了。除去成本,一天也有个十多文。爸爸虽然一天能挣二十多文,那可是卖力气,要挑整整一天的砖头呢。就这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儿干的。你这还轻松,只要在家里做好每天早上送过来就行了。也不耽误做别的事。”林桂禄口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了那么一丝羡慕。也让林玉娟明白了,经常挑砖头卖力气是有多辛苦了。

经过林桂禄这么一比较衬托,林玉娟的心情比刚才好多了。收拾了下心情,跟林桂禄说了要去染色的事情。于是林桂禄陪着女儿又走回船上拿了棉线找那家染色的布店去了。由于不知道到底是哪家,林玉娟到了街东头见了布店就进去问。结果不是,不过店家倒也不小气,虽然不在自己家店里消费但还是告诉林玉娟是哪家布店代客染色。

“老板你真好,谢谢你拉!以后要买布还是来你家呵呵。”林玉娟给老板发了个好人卡。

“嘿,小姑娘那感情好。你可要记住了,我们家叫杭记布行。就在这个叉路口这里,要记好咯!”店老板笑眯眯的可不认为小姑娘是开玩笑。林玉娟听了更加决定以后有需要就来他家。同时也觉得,这老板真厉害啊。自己得学着点儿才行。与人方便,他自己以后也会得利的。

在杭记老板的指引下,这次很快就找到这个叫做薛家布庄的店。进去后林玉娟直接道明来意要染色,接待他们的是个店伙计,另有一个中年男人不知道是掌柜还是老板的另外招呼客人买布呢。

“我们这里可以染成红色,黑色,藏青色,土黄色,你们要染什么颜色?”店伙计介绍着还指了指几匹布。“不过真正染的时候,跟这几匹布的颜色可能有点色差的。深一点或者浅一点,颜色不一定跟这个是完全一样。”

“那行吧,给我分别染成红色,黑色,还有藏青色的就行。”说完示意林桂禄把大包袱放到柜台上。等林桂禄把包袱解开拿出棉线时,店伙计明显楞了。那中年男人,也走到这边来。看见了这么粗的线也没说什么,只吩咐伙计收好。“一共二十文钱,七八天以后你过来拿东西时再付。”说完又继续去推销布了。这边看伙计收好棉线,又问林玉娟多少线染红色,多少线染成黑色的。“平均吧,三分三。”对于这个林玉娟还真没想太多也不知道染成线是什么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等待的日子。等着棉线染好色,等着酸菜在发酵。中间林桂禄还带回了些许好消息,又有两家也订购了泡菜。虽然每家也才一两斤的订购量,但是见到销量能有那么一丁点增长也是很高兴的。因为人家那是天天都要送货的。林玉娟还弄了个账本记账,不然月底怎么去收账哦。每天都把需求量写好,第二天早上按需打包进坛子。然后每家店主都要在账本上自己的那一页签字的,或者按手印也行。店主的需求量有变化的话自己直接在账本上写好。林桂禄带回家来,家里几个孩子是一看就明白了。在这等待的期间,林玉娟也不忘请林老爷子给她又做了两副棒针,一副短的,另一副长些的以后也可以织毛衣。